分享

“文言文”学习经验分享!附2个经典例题及解析!

 郑公书馆298 2016-05-14

很多家长在加了我微信后,说我的记忆课程很好,一些家长加了我微信后,问我:“老师!您说的背文言文的记忆方法,是将语言变成图片,让孩子自己画图,并且把画好的每一张图,旁边都附带着一个关键字或关键词,并且按照顺序将所有的图联系起来,我认为这种方式非常好,孩子背东西很快。“

我在微信上回复:"谢谢家长加我微信号!其实我教语文也有很长时间了,对于文言文和古诗词,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很多孩子都认为文言文很难背。这个也可以理解的,毕竟很多东西都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背东西。如果不理解,是很难背过的。所以很多老师,就会说,不理解没有关系,你先死记硬背,以后就会慢慢理解了。可是这里有个问题,就是你等你理解了,那时候回过头来,对古诗词只能理解一半。“

我认为,孩子也要当时把解释的文言文意思也要一起背过,以后理解力上升了,就会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这种理解是很深。

下面我就文言文学习的经验分享如下:

“文言文”学习经验分享!附2个经典例题及解析!

“文言文”学习经验分享!附2个经典例题及解析!

“文言文”学习经验分享!附2个经典例题及解析!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较为常见,因此,选择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成为文言文翻译的难点。例如: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兵”是一个多义词,它的义项共五条:a.兵器; b.士兵; c.军队; d.军事; e.战争。这个句子用a项最恰当。全句译为“砍下树木作为兵器,举起竹竿作旗帜”。

去今之墓而葬焉,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去”是一个多义词,它的义项共四条:a.离开;b.废除;c.距离;d. 前往。这个句子用C项最恰当。全句可译为“距现在修墓并将他们安葬在这里,那时间只有十一个月罢了。”

保留法

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器具等,可保留不变。例如: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勾践灭吴》)

——“越王”是官名,“勾践”是人名,“会稽”是山名,翻译时保留不变。全句可译为“越王勾践退守在会稽山上”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是时间,“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全句可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季,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我是老师,可以加我微信,送学习资料和听视频课,家长也可以在我朋友圈里查找相关文章

请加我微信:211588393 进行索取和咨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