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力量来自于,做最好的自己

 虫虫JJ 2016-05-14


图文版权:细草(郑波)

尼康中国NPS摄影师


图片故事:这张照片是这几天在太湖摄影,最满意的作品。 拍完湖景,正在收拾三脚架,突然间头上的灯亮了,此时深蓝色的天空显得格外干净。我再次撑起脚架,上滤镜拍摄了这张照片,让流动的天空,带来空灵和时光的感觉,亦是静中有动,冷里有暖,好看还是因为平衡之美。


你的力量来自于,做最好的自己

看到一句话:你的力量来自于,做最好的自己......回味良久,深有感触。


记得我最煎熬的摄影经历是为了生存,做工作室拍婚纱摄影那两年,煎熬是因为,没法好好做自己,有限的心思都花在取悦市场。这只是因为我自己不喜欢这个领域,人只有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会觉得苦中有乐。以至于,连带的阴影,是我这几年几乎不拍女性摄影。


我也知道,这是自己修炼不够,过于性格偏执和自我,还是学不会取悦别人而活着。佛家说要去除“我执”,我还欠缺太多。 但这也是真实的自己,我必须接受且尊重这样一个我执。还要和他如影随形很长的一段路。


人最惬意的生活状态,是可以真实的表达自己。平日里,在同事,朋友之间,又有多少可以完全不带掩饰的真实表达?大都需要带着一点“遮羞布”为了这个,那个的理由,把自己藏起来说话。摄影也是一种表达,所以也要真实才会快乐。摄影圈那么大,各种题材轰轰烈烈的五光十色,我能守好很小的一片地,就已经不错,重要的这是我喜欢的生活。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朋友找我探讨:模仿的问题。或许大部分人都认为,学习应该先从模仿开始,比如,模仿别人的风格,色彩,构图,题材。 但从我个人观点来说,模仿有利有弊,从深度学习训练来说,弊还是大于短期的“利”。短期可以看到一点起色,但起色的同时,把握不好,也很容易失去了自我意识的启发和觉醒。但对于只是追求“沾衣露湿”的人来说,也是快速找到乐趣的法子,要根据自己的追求,衡量取舍。


齐白石老先生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我深表赞同。应该虚心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思路,但形式上最好不要模仿别人,否则会失去真实的自己,作品就失去活力


摄影是桥,是我认识这个世界,了解人心的桥

就如喝茶,在哪里喝茶,用什么茶具,泡什么茶叶不是很重要,和谁在一起喝茶才最重要。或许你的茶叶再贵重,如果人不对,也不屑于有话说。


一直觉得,照片可以看到背后的人,才是有味道的。很多人说我心态平和,其实不然,那只是表象,我也有自己的情绪和性格。也会常常也被外在的世界弄得很焦躁,失去自我。只有通过安静下来反思自己,才能解开迷惑。也会被人误解,或者给人清高的印象。大概只是因为我不喜欢解释,更相信时间可以给出结果。解释只是因为认知不同,反而容易陷入无休止纠葛,左右都是苦果。


摄影有时很修炼人,你想拍好一些地方,就要忍受这样的独孤,慢慢看和感受,如人饮水,苦乐自知。但能支撑你坚持下去的,肯定是你真的喜欢这样的自己。否则,用不了多久,热情就会风轻云淡。我这十几年,见多了开始轰轰烈烈,没几年,就烟消云散的人。所谓照片背后的人,故事,更多的是那个人把信念,执着刻在照片里的沉默。


你的力量来自于,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牺牲自己灵性,去追赶潮流和社会。商业竞争可以产生社会财富,艺术摄影竞争,只能产生平庸和虚荣。和各位零散着聊一点我个人观点,一家之言,学会做你最好的自己就好,共勉。

原创图文,感谢转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