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答题模板|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特点

 勿忘初心YZ 2016-05-14

Part 46  Focus on-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特点

答题模板系列 

本模板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在此为大家做一个整合,每天只发一个部分的内容,方便消化吸收,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模板以概念为主,故还需同学们结合模板多加实战练习,Fighting!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区域分布

灾害种类

区域分布

原因

旱灾

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为多发区

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

洪涝

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为多发区

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大,锋面雨带进退快慢的影响

台风

东南沿海地区为多发区

濒临西北太平洋

低温冷害

东北地区为多发区

纬度高、气温低、接近冬季风源地

地震

东南沿海、华北、西北、西南为多发区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滑坡、

泥石流

西南地区为多发区

地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降水多,强度大

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分布地区 

主要灾害 

形成环境 

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海洋灾害带 

主要指东部和南部海域 

以台风、风暴潮、暴雨、赤潮等为主 

受海洋环境影响 

对海洋渔业和海洋钻井平台、船舶、港口造成危害 

东南沿海灾害带 

主要指连云港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 

以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海水入侵等为主 

受海洋与陆地双重环境影响 

对城市、港口、海水养殖等造成危害 

东部灾害带 

主要指第三级阶梯 

洪涝、旱灾、病虫害等为主,此外东北的霜冻、华北的地震也很显著 

是许多大江大河的下游地区 

对农业和城市危害严重 

中部灾害带 

主要指第二阶梯 

以暴雨、洪涝、交通雪灾、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为主 

是自然环境复杂、地表物质不稳定的地带 

对农业、工业及交通与建筑物造成严重灾害 

西北灾害带 

主要指西北内陆的新、甘、宁、内蒙古西部地区 

以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为主 

是中国的干旱区 

对绿洲农业、城市建筑和畜牧业造成灾害 

青藏高原灾害带 

主要指藏、青和川西北部 

以暴风雪、地震、山崩等为主 

是中国的高寒区 

对畜牧业造成严重危害 


|实战演练|

本题为2015年山东高考题,与今天答题模板给出的方法相关,希望同平哥一起完成这道题目,并熟练运用今天模板的知识。

1.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地质现象。读下图回答问题。


(1)据图说明最容易发生滑坡的条件。

(2)为防止该区域滑坡的发生,请提出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  

(1)坡度15°左右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砂质土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

(2)岩土体改造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加强监测与预警预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等;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试题解构】 

第(1)题,据图可得出正确结论。左图从坡度与滑坡面积关系、右图从土质与滑坡关系进行分析。图中信息可判断坡度15°左右滑坡的可能性最大;沙质土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

第(2)题,应对该区域滑坡多发的措施有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加固稳定变形土体等工程措施,以及加强监测与预警预报、加强宣传教育等非工程措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