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昭公四年

 传统文化网站 2016-05-14


【原文】四年春,王正月,许男如1楚,楚子止2之,遂止郑伯,复田江南,许男与焉。使椒举如晋求诸侯,二君待之。椒举致命曰:“寡君使举曰,日君有惠,赐盟于宋,曰‘晋、楚之从,交相见也’,以岁之不易,寡人愿结欢于二三君。使举请间3。君若苟无四方之虞4,则愿假5宠以请于诸侯。”

晋侯欲勿许。司马侯曰:“不可。楚王方侈6,天或者欲逞其心,以厚其毒7而降之罚,未可知也,其使能终,亦未可知也。晋、楚唯天所相,不可与争,君其许之,而修德以待其归。若归于德,吾犹将事之,况诸侯乎?若适淫虐,楚将弃之,吾又谁与争?”公曰:“晋有三不殆,其何敌之有?国险而多马,齐、楚多难。有是三者,何乡8而不济9?”对曰:“恃险与马,而虞邻国之难,是三殆也。四岳、三涂、阳城、大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是不一姓。冀之北土,马之所生,无兴国焉。恃险与马,不可以为固也,从古以然,是以先王务修德音以亨神人,不闻其务险与马也。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若何虞难?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丕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敌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恃此三者,而不修政德,亡于不暇,又何能济?君其许之!纣作淫虐,文王惠和,殷是以陨,周是以兴,夫岂争诸侯?”乃许楚使。使叔向对曰:“寡君有社稷之事,是以不获春秋时见。诸侯,君实有之,何辱命焉?”椒举遂请昏,晋侯许之。

楚子问于子产曰:“晋其许我诸侯乎?”对曰:“许君。晋君少安,不在诸侯,其大夫多求,莫匡其君。在宋之盟,又曰如一,若不许君,将焉用之?”王曰:“诸侯其来乎?”对曰:“必来。从宋之盟,承君之欢,不畏大国,何故不来?不来者,其鲁、卫、曹、邾乎?曹畏宋,邾畏鲁,鲁、卫逼于齐而亲于晋,唯是不来。其余,君之所及也,谁敢不至?”王曰:“然则吾所求者,无不可乎?”对曰:“求逞于人,不可,与人同欲,尽济。”

大雨雹。季武子问于申丰曰:“雹可御乎?”对曰:“圣人在上,无雹,虽有,不为灾。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西陆,朝觌而出之。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冱10寒,于是乎取之。其出之也,朝之禄位,宾食丧祭,于是乎用之。其藏之也,黑牡11、秬黍12,以享司寒。其出之也,桃弧、棘矢,以除其灾。其出入也时,食肉之禄,冰皆与焉。大夫命妇,丧浴用冰,祭寒而藏之,献羔而启之,公始用之。火出而毕赋。自命夫、命妇,至于老疾,无不受冰。山人取之,县人传之,舆人纳之,隶人藏之,夫冰以风壮,而以风出。其藏之也周,其用之也遍,则冬无愆13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雷不出震,无灾霜雹,疠疾不降,民不夭札。今藏川池之冰,弃而不用,风不越而杀,雷不发而震,雹之为灾,谁能御之?《七月》之卒章,藏冰之道也。”

夏,诸侯如楚,鲁、卫、曹、邾不会。曹、邾辞以难,公辞以时祭,卫侯辞以疾。郑伯先待于申。六月丙午,楚子合诸侯于申。椒举言于楚子曰:“臣闻诸侯无归,礼以为归,今君始得诸侯,其慎礼矣,霸之济否,在此会也。夏启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孟津之誓,成有岐阳之蒐14,康有酆宫之朝,穆有涂山之会,齐桓有召陵之师,晋文有践士之盟。君其何用?宋向戌、郑公孙侨在,诸侯之良也,君其选焉。”王曰:“吾用齐桓。”

王使问礼于左师与子产。左师曰:“小国习15之,大国用之,敢不荐16闻?”献公合诸侯之礼六。子产曰:“小国共职,敢不荐守?”献伯、子、男会公之礼六。君子谓合左师善守先代,子产善相小国。王使椒举侍于后,以规17过。卒事,不规。王问其故,对曰:“礼,吾所未见者有六焉,又何以规?”

宋大子佐后至,王田于武城,久而弗见。椒举请辞焉。王使往,曰:“属有宗祧之事于武城,寡君将堕1819焉,敢谢后见。”徐子,吴出也,以为贰焉,故执诸申。

楚子示诸侯侈,椒举曰:“夫六王二公之事,皆所以示诸侯礼也,诸侯所由用命也。夏桀为仍之会,有缗叛之,商纣为黎之蒐,东夷叛之,周幽为大室之盟,戎狄叛之。皆所以示诸侯汰20也,诸侯所由弃命也。今君以汰,无乃不济乎?”王弗听。

子产见左师曰:“吾不患楚矣,汰而愎谏,不过十年。”左师曰:“然。不十年侈,其恶不远,远恶而后弃,善亦如之,德远而后兴。”

秋七月,楚子以诸侯伐吴。宋大子、郑伯先归。宋华费遂、郑大夫从。使屈申围朱方。

八月甲申,克之。执齐庆封而尽灭其族。将戮庆封。椒举曰:“臣闻无瑕者可以戮人。庆封唯逆命,是以在此,其肯从于戮乎?播于诸侯,焉用之?”王弗听,负之斧钺,以徇21于诸侯,使言曰:“无或如齐庆封,弑其君,弱其孤,以盟其大夫。”庆封曰:“无或如楚共王之庶子围,弑其君兄之子麇而代之,以盟诸侯。”王使速杀之。

遂以诸侯灭赖。赖子面缚衔璧,士袒,舆榇22从之,造23于中军。王问诸椒举。对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榇。”王从之。迁赖于鄢。

楚子欲迁许于赖,使鬥韦龟与公子弃疾城24之而还。申无宇曰:“楚祸之首,将在此矣,召诸侯而来,伐国而克,城竟莫校25,王心不违,民其居26乎?民之不处,其谁堪之?不堪王命,乃祸乱也。”

九月,取鄫27,言易也。莒乱,著丘公立而不抚鄫,鄫叛而来,故曰取,凡克邑不用师徒曰取。

郑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曰:“其父死于路,己为虿28尾,以令于国,国将若之何?”子宽以告。子产曰:“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且吾闻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济也。民不可逞,度不可改。《诗》曰:‘礼义不愆29,何恤30于人言。’吾不迁矣。”浑罕曰:“国氏其先亡乎。君子作法于京31,其敝32犹贪33,作法于贪,敝将若之何?姬在列者,蔡及曹、滕其先亡乎。逼34而无礼,郑先卫亡,逼而无法。政不率35法,而制于心,民各有心,何上之有?”

冬,吴伐楚,入棘、栎、麻,以报朱方之役。楚沈尹射奔命于夏汭,箴尹宜咎城钟离,薳启强城巢,然丹城州来。东国水,不可以城,彭生罢赖之师。

初,穆子去叔孙氏,及庚宗,遇妇人,使私为食而宿焉。问其行,告之故,哭而送之。适齐,娶于国氏,生孟丙、仲壬。梦天压己,弗胜。顾而见人,黑而上偻,深目而豭喙,号之曰:“牛,助余。”乃胜之。旦而皆召其徒,无之。且曰:“志之。”及宣伯奔齐,馈36之。宣伯曰:“鲁以先子之故,将存吾宗,必召女。召女,何如?”对曰:“愿之久矣。”鲁人召之,不告而归。既立,所宿庚宗之妇人献以雉。问其姓。对曰:“余子长矣,能奉雉而从我矣。”召而见之,则所梦也。未问其名,号之曰“牛”,曰“唯”。皆召其徒,使视之,遂使为竖37。有宠,长使为政。公孙明知叔孙于齐,归,未逆国姜,子明取之。故怒。其子长而后使逆之。田于丘莸,遂遇疾焉。竖牛欲乱其室而有之,强与孟盟,不可。叔孙为孟钟,曰:“尔未际38,飨39大夫以落之。”既具,使竖牛请日。入,弗谒。出,命之日。及宾至,闻钟声。牛曰:“孟有北妇人之客。”怒,将往。牛止之,宾出,使拘而杀诸外,牛又强与仲盟,不可。仲与公御莱书观于公,公与之环,使牛入示之。入,不示。出,命佩之。牛谓叔孙:“见仲而何?”叔孙曰:“何为?”曰:“不见,既自见矣,公与之环而佩之矣。”遂逐之,奔齐。疾急,命召仲,牛许而不召。

杜泄见,告之饥渴,授之戈。对曰:“求之而至,又何去焉?”竖牛曰:“夫子疾病,不欲见人。”使置馈于个而退。牛弗进,则置虚,命彻40

十二月癸丑,叔孙不食。乙卯,卒。牛立昭子而相之。

公使杜泄葬叔孙。竖牛赂叔仲昭子与南遗,使恶杜泄于季孙而去之。杜泄将以路41葬,且尽卿礼。南遗谓季孙曰:“叔孙未乘路,葬焉用之?且冢卿无路,介卿以葬,不亦左42乎?”季孙曰:“然。”使杜泄舍路。不可。曰:“夫子受命于朝,而聘于王。王思旧勋而赐之路。复命而致之君。君不敢逆王命而后赐之,使三官书之。吾子为司徒,实书名。夫子为司马,与工正书服,孟孙为司空,以书勋,今死而弗以,是弃君命也,书在公府而弗以,是废三官也。若命服,生弗敢服,死又不以,将焉用之?”乃使以葬。

季孙谋去中军。竖牛曰:“夫子固欲去之。”

【译文】四年春,周景王正月,许悼公去到楚国,楚灵王留下他,也留下郑简公,再次到江南田猎,让许悼公参与。派椒举去到晋国求取诸侯,让郑简公、许悼公等待。椒举传达命令说:“我们君王派我椒举传达,前日贵君主有恩惠,赐予敝邑在宋国结盟,说:‘跟从晋国、楚国的诸侯,要互相会见’,由于年岁不易,我愿意与几位君主结盟欢乐。派我椒举请求贵君主参与。君主如果没有四方忧患,那么希望凭借您的宠信以向诸侯请求。”

晋平公想不允许,司马侯说:“不可以。楚灵王正在过分的时候,上天或者是想让他满足心愿,以增加他的厉害而降下惩罚,这是不可知的,或者让他善终,也是不可知的。晋国、楚国唯有上天辅相,不可彼此争夺,君主应允许他,而修整规律以等待他的归附。如果归于规律,我们还要去侍奉他,何况是其他诸侯呢?如果走向荒淫暴虐,楚国就会抛弃他,谁又能与我们相争呢?”晋平公说:“晋国有三种不危险,谁能与我们匹敌?国家地势险峻而多出产马匹,齐国、楚国多有危难,有这三条,有何方向不能成就?”司马侯回答说:“仗恃地势险峻与马匹,而忧患邻国的危难,就是三种危险。四岳、三涂、阳城、太室、荆山、中南,都是九州中的险峻,它们不属一姓所有。冀州的北部,是出产马匹的地方,并没有兴起国家。仗恃地势险峻与马匹,不能巩固国家,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因此先王致力于修整规律来沟通神与人,没有听说过致力于地势险峻与马匹的。邻国的危难,是不可忧虑的。或者是因为多难而巩固了国家,开启了疆土,或者是因为无难而丧失了国家,失去了疆土。怎能忧虑危难?齐国有仲孙之难而获得齐桓公,至今还依赖他。晋国有里克、丕郑之难而获得晋文公,因此成为盟主。卫国、邢国无难,敌人也灭亡了他们。所以别人之难,是不可忧虑的。仗恃这三样,而不修整政事的规律,挽救危亡还来不及,又如何能成就?君主还是允许他。商纣王荒淫暴虐,周文王仁惠和睦,殷商王朝因此陨灭,周王朝因此兴起,难道只是争夺诸侯?”于是允许楚国使者的请求。派叔向回答说:“我们君主有社稷之事,因此不能在春秋两季进见,至于诸侯,君王本来就拥有他们,何敢有辱君命?”椒举于是请求婚事,晋平公许诺了。

楚灵王询问子产说:“晋国允许诸侯归附我吗?”子产回答说:“会允许君王的。晋平公少有安宁,志向不在于诸侯,他的大夫多有贪求,不能匡正君主。在宋国的结盟上,又说过两国如一,如果不允诺君王,怎么遵守盟约?”楚灵王说:“诸侯能来吗?”子产回答说:“必然会来。服从宋国的结盟,取得君王的欢心,不畏惧大国,何故不来?不来的,大约是鲁国、卫国、曹国、邾国吧?曹国畏惧宋国,邾国畏惧鲁国,鲁国、卫国受齐国逼迫而亲近晋国,因此不来。其余的,都是君王威力所能达到的,谁敢不来?”楚灵王说:“然而我所要求的,没有不行的了?”子产回答说:“要求满足于别人,不可以,与别人欲求相同,都能成就。”

天降大雨与冰雹。季武子向申丰询问说:“冰雹可以抵御吗?”申丰回答说:“圣人在上位,没有冰雹,虽然有,也不为灾。古代,太阳在北陆就藏冰,太阳在西陆就朝觐而出冰。当藏冰时,深山穷谷,凝聚冻结着阴寒之气,于是乎取来。其出冰时,朝廷上有禄位的人,迎宾膳食丧事祭祀,于是乎取用。当藏冰时,用黑色的鸟兽、黑色的黍米来祭祀司寒之神。当出冰时,用桃弓、棘箭,以消除灾害。其出入都要按时,凡是禄位可以食肉的,都可以用冰。大夫命妇,死后擦洗可用冰,祭祀司寒之神而收藏,贡献羔羊而启用,公室先用。大火星出现而分配完毕。从大夫命妇,以至于退休生病的,没有人不接受冰。山中人取冰,县正运输,舆人收纳,隶人收藏,冰由于寒风而坚固,由于春风而取出。其收藏之也周密,其使用之也普通,那么冬天就没有超过期限的阳气,夏天就没有伏藏的阴气,春天就没有凄厉的寒风,秋天就没有苦雨,雷鸣不伤人,霜雹不成灾,瘟疫不流行,民众不夭折。如今收藏山川池塘之冰,舍弃而不使用,风不散越而肃杀,雷不散发而震动,冰雹成灾,谁能抵御?《七月》的最后一章,说的就是藏冰之道。”

夏,诸侯君主都去到楚国,只有鲁、卫、曹国没有与会。曹国、邾国以危难推辞,鲁昭公以参加祭祀推辞,卫襄公以疾病推辞。郑简公先在申地等待。六月丙午日,楚灵王在申地会合诸侯。椒举对楚灵王说:“下臣听说诸侯不归附于别的,是以礼仪为归附,如今君王开始得到诸侯,要谨慎于礼仪,称霸能否成就,就在此次会合。夏启有钧台的宴享,商汤王有景亳的命令,周武王有孟津的盟誓,周成王有岐阳的田猎,周康王有鄷宫的朝觐,周穆王有涂山的盟会,齐桓公有召陵的会师,晋文公有践土的结盟。君王准备用什么办法?宋国的向戌、郑国的子产在这里,是诸侯君主中的良材,君王可以挑选。”楚灵王说:“我选用齐桓公的方法。”

楚灵王派人询问礼仪于左师和子产。左师说:“小国调节礼仪,大国使用礼仪,岂敢不进献所闻?”献上公侯会合诸侯的礼仪六项。子产说:“小国恭敬于职责,岂敢不进献守则?”献上伯爵、子爵、男爵会见公爵的礼仪六项。君子认为左师善于保持先人的礼仪,子产善于辅相小国的礼仪。楚灵王让椒举侍从在身后,以纠正过错。事情完毕,椒举没有纠正过错,楚灵王询问缘故,椒举回答说:“礼仪,我没有见到的有六项,又怎么纠正呢?”

宋国太子佐最后才到,楚灵王在武城田猎,很久没有会见他。椒举替他请求告辞。楚灵王派他前往,说:“我们在武城正有宗庙祭祀之事,我们君王将要毁坏一些破旧的东西,胆敢拜谢以后再见。”

徐国的君主,是吴国女子所生,楚灵王认为他有二心,所以在申地抓捕了他。

楚灵王向诸侯显示很过度,椒举说:“那六王二公之事,都是向诸侯显示礼仪,诸侯也因此而听命。夏桀王举行仍地的会合,有缗背叛了他,商纣王举行黎地的田猎,东夷背叛了他,周幽王举行太室的盟会,戎狄背叛了他。这都是因为向诸侯显示奢侈了。诸侯也因此而抛弃命令。如今君王显示过度,恐怕不会成就霸业吧?”楚灵王不听。

子产去见左师说:“我不担忧楚国了,奢侈而刚愎自用不听劝谏,不会超过十年。”左师说:“是的。不是十年的过度,恶名不会远播,邪恶远播而后被抛弃,善名也像恶名一样,规律远播而后兴盛。”

秋七月,楚灵王率领诸侯联军征伐吴国。宋国太子、郑简公先回国。宋国的华费遂、郑国大夫随从诸侯联军。派屈申包围朱方。

八月甲申日,攻克朱方。抓获齐国庆封而尽灭其宗族。打算杀戮庆封。椒举说:“下臣听说没有暇疵的人才可以杀戮人,庆封因为违逆君命,因此才在这里,他肯服服贴贴被杀戮吗?如果恶名远播于诸侯,又怎能使用命令呢?”楚灵王不听,让庆封背负斧钺,在诸侯联军中巡行示众,让他说:“不要像齐国的庆封一样,杀害他的君主,削弱君主的孤儿,以会盟他的大夫。”庆封说:“不要像楚共王的庶子围一样,杀害他的君王兄长的儿子麇一样取而代之,以会盟诸侯。”楚灵王急速派人杀死庆封。

楚灵王于是率领诸侯联军灭掉赖国。赖国君主双手反绑口里衔着玉璧,士袒胸露背,抬着棺椁跟从,到了中军。楚灵王询问椒举,椒举回答说:“周成王攻克许国,许僖公也是这样,周成王亲自解开他的捆绑,接受他的玉璧,烧毁他的棺椁。”楚灵王听从了。把赖国迁到鄢地。

楚灵王想把许国迁到赖国境内,派鬥韦龟和公子弃疾去修筑城邑后才返回。申无宇说:“楚国祸乱的开头,将由此开始,召集诸侯前来,征伐攻克小国,在边境筑城没有人改正,没有人违背君王的心愿,民众能辨别吗?民众不能安处,谁能堪受?不能堪受王命,就会形成祸乱。”

九月,夺取鄫国,说是很容易。莒国发生动乱,莒丘公立为君主而不安抚鄫国,鄫国就背叛莒国而来投奔,所以说取,凡是攻克城邑不使用军队叫做取。

郑国子产制定丘赋,国人指责他,说:“他的父亲死在路上,他自己是蛇蝎之尾,在国发布命令,国家将怎么办啊?”子宽把这些话告诉子产。子产说:“有何妨害?如果对社稷有利,生死都由它去,而且我听说作为于善的人不会改变他的度量,所以才有所成就。民众不可能都能满足,度量不可以改变。《诗经》上说:‘礼仪和最佳行为方式没有过错,何必发愁别人的言说呢?’我不会改变。子宽说:“国氏恐怕要先亡吧,君子作为于法制很盛大,其弊病就是不知道满足,作为于法制而不知道满足,弊病将会怎么样?姬姓国家在列的,蔡国及曹国、滕国会先灭亡吧。靠近大国而没有礼仪,郑国先于卫国灭亡,因为靠近大国而没有法制。政事不遵循法制,而由己心决定,民众都有自己的心愿,何来的君上呢?”

冬,吴国征伐楚国,进入棘地、栎地、麻地,以报复朱方那次战役。楚国的沈尹射到夏汭奔赴应命,箴尹宜咎在钟离筑城,薳启强在巢地筑城,然丹在州来筑城。东部国家发生水灾,不可以筑城,彭生停止了在赖地的军事行动。

当初,穆子离开叔孙氏,到了庚宗,遇见一妇人,让她私下弄食物而后就住宿在她家。妇人询问他到何处,穆子把原因告诉她,她哭着送走了穆子。到达齐国,娶国氏女为妻,生下孟丙、仲壬。穆子梦见天塌下来压住自己,不能取胜,回头看见一个人,面黑而驼背,深眼而猪嘴,就喊叫说:“牛,快来帮助我。”于是取胜。早上就召集徒众,没有这样一个人。就说:“记下来。”等到宣伯逃奔到齐国,请他吃饭。宣伯说:“鲁国由于先生先人的缘故,将会保存我们的宗族,必然会召回你。如果召回你,你会怎么办?”穆子回答说:“早就愿意了。”果然鲁国人召他回去,他不告诉宣伯就走了。立为叔孙氏宗族继承人后,在庚宗留宿他的妇人来献野鸡。询问她的姓名,她回答说:“我的儿子已长大了,能够捧着野鸡跟着我了。”于是穆子召见她,就是他梦中的人。还没有询问他的名字,就叫他“牛”,他答应“是”。于是召集徒众,让他们辨认,随后让他做了小臣。牛受到宠信,长大后让他参与政事。公孙明知晓穆子在齐国,回来后,没有去迎接国姜,公孙明就娶了她。穆子发怒,她的儿子长大后才派人去迎接他们。在丘莸田猎时,穆子患病,竖牛想要扰乱他的家室而占为己有,强迫与孟丙结盟,孟丙不干。穆子为孟丙铸了一口钟,说:“你尚未达到成年,在请大夫们享礼时再举行落成仪式。”在具备享礼后,让竖牛选择日期。竖牛进去,没有报告,出来,就定了日子。等到宾客来到,听见钟声。竖牛说:“孟丙那里有北方来的妇人。”穆子大怒,准备前往,竖牛制止他,宾客出去后,穆子派人拘禁了孟丙而后在外杀死了他。竖牛又强迫与仲壬结盟,仲壬不干。仲壬与昭公的御者莱书在公宫游玩,鲁昭公赐给他玉环,仲壬让竖牛进去拿给他看,竖牛进去后,不拿出来。出去,就命令仲壬佩带。竖牛告诉穆子说:“昭公见仲壬怎么样?”穆子说:“有何为?”竖牛说:“昭公不见他,他就自己去见,昭公赐给他玉环他就戴上了。”穆子就把仲壬驱逐,仲壬逃奔到齐国。穆子病危,命令召回仲壬,竖牛答允而不召。

杜泄进见,穆子告诉他自己又饥又渴,把戈交给杜泄。杜泄回答说:“求他来了,为何又要去除他?”竖牛进来说:“先生病重,不想见人。”杜泄让人把送来的食物放置在厢房就退出去了。竖牛不把食物送进去,倒掉后,命令撤走。

十二月癸丑日,穆子未进食,乙卯日,去世。竖牛立昭子而辅相他。

鲁昭公派杜泄安葬穆子。竖牛贿赂叔仲昭子和南遗,让他们在季孙那里说杜泄的坏话从而去除他。杜泄准备用路车随葬,并且全部按卿大夫礼仪安葬。南遗告诉季孙说:“叔孙从未乘坐过路车,怎能用它陪葬?而且正卿没有路车,副卿用来陪葬,不是偏斜了吗?”季孙说:“是的。”让杜泄舍弃路车。杜泄认为不可,说:“先生在朝廷上接受命令,而去访问周景王。周景王念他过去的功勋而赏赐给他路车。他回国复命后把路车交给君主。君主不敢违逆王命而后又赏赐给他,让三个官员记载此事。先生您是司徒,记载姓名。他老先生是司马,让工正记载车服,孟孙是司空,以记载功勋。如今他死了而不能用路车陪葬,就是抛弃君主命令,记载收藏在公府而不用路车,就是废弃三个官员的记载。如果君主命令车服,活着时不敢使用,死了又不让陪葬,路车有什么用呢?”于是允许用路车陪葬。

季孙谋划去除中军。竖牛说:“他老先生本来就想去除的。”

【说明】本篇所记之事发生在公元前538年,周景王七年期间。主要记述了六件事,一是许悼公去到楚国,留下来参与田猎,椒举去到晋国邀请晋文公,希望他到楚国来,并希望允许各诸侯国能参加楚国田猎,晋平公同意了。二是季武子询问冰雹之事。三是各诸侯国君主去到楚国,参与田猎,宋国太子后到,没有见到楚灵王,于是返回。徐国君主则被楚灵王拘禁。然后楚灵王率领诸侯联军征伐吴国,途经朱方,杀死逃亡在此的齐国庆封,尽灭其族。后又灭掉赖国,把许国迁到赖国境内,后又夺取鄫国。四是郑国子产制定丘赋。五是吴国反攻楚国。六是记述了穆子的衰落。

——————————————————

【注释】1.如:(rú儒)《管子·轻重甲》:“今每战舆死扶伤如孤。”《左传·隐公四年》:“厚从州吁如陈。”《尔雅》:“如,往也。”《史记·项羽本纪》:“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这里用为去、往之意。

2.止:(zhǐ纸)《诗·秦风·终南》:“君子至止,锦衣狐裘。”《诗·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诗·大雅·凫鷖》:“凫鷖在亹,公尸来止熏熏。”《诗·周颂·振鹭》:“我客戾止,亦有斯容。”《诗·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管子·内业》:“心静气理,道乃可止。”《论语·微子》:“止子路宿。”《礼记·中庸》:“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荀子·解蔽》:“故学也者,固学止之也。”这里用为停留、逗留之意。

3.间:(jiān)《管子·制分》:“十人之聚,日五间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韩非子·亡征》:“上间谋计,下与民事者,可亡也。”这里用为参与之意。

4.虞:(yu)《书·毕命》:“世变风移,四方无虞。”《左传·成公八年》:“辟陋在夷,其孰以我为虞?”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戎狄弃甲而远遁,朝廷高枕而无虞。”这里用为忧虑、忧患之意。

5.假:(jiǎ贾)《诗·大雅·文王》:“假哉天命,有商孙子。”《诗·周颂·维天之命》:“假以溢我,我其收之。”《诗·鲁颂·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管子·枢言》:“诸侯假之威久而不知极已者,殆。”《左传·隐公十一年》:“而假手于我寡人。”《礼记·曲礼》:“假尔大龟有常。”《荀子·劝学》:“假舆马者。”《韩非子·存韩》:“则以韩、魏资赵假齐以固其从,而以与争强。”《广雅》:“假,借也。”这里用为凭借之意。

6.侈:(chǐ齿)《书·泰誓上》:“惟宫室、台榭、陂池、侈服,以残害于尔万姓。”《管子·立政》:“侈曰专制,不足曰亏令,罪死不赦。”《管子·大匡》:“关市之征侈之。”《战国策·楚策》:“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这里用为过分、过度之意。

7.毒:(dú独)《书·微子》:“天毒降灾荒殷邦。”王引之述闻:“《广雅》:‘毒,安也。’毒天下者,安天下也。《广雅》训毒为安,盖《周易》旧注也,视诸说为长。”俞樾平议:“《尚书·微子篇》‘天毒降灾荒殷邦’,《史记·宋世家》作‘天笃下灾亡殷国’……是毒通作笃,笃通作督,皆声近而义同。”《庄子·胠箧》:“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水经注·河水》:“有九折坂,夏则凝冰,冬则毒寒。”这里用为厉害之意。

8.乡:(xiang)用作动词,通“向”。《管子·形势》:“风雨无乡,而怨怒不及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乡师而哭。”《庄子·山木》:“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荀子·王霸》:“主之所极然帅群臣而首乡之者,则举义志也。”《韩非子·十过》:“秦、韩为一以南鄕楚。”《史记·田单列传》:“东乡坐。”这里用为面对着之意。这里用为方向之意。

9.济:(jì技)《书·君陈》:“必以忍,其乃有济。”《诗·大雅·棫朴》:“济济辟王,左右趣之。”《管子·宙合》:“毒而无怒,此言止忿速济也。”《老子·五十二章》:“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论语·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荀子·不苟》:“独行而不舍,则济矣。”《淮南子·览冥》:“杀黑龙以济冀州。”《后汉书·荀彧传》:“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资治通鉴》:“以济大事。”这里用为成就之意。

10.冱:(hù互)冻结。《左传·昭公四年》:“深山穷谷,固阴冱寒,于是乎取之。”《庄子·齐物论》:“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集韵》:“大摄,骨枯而血冱。”

11.牡:(mǔ亩)《书·汤诰》:“敢用玄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有夏。”《诗·邶风·匏有苦叶》:“雉鸣求其牡。”《诗·小雅·北山》:“四牡彭彭,王事傍傍。”《诗·大雅·烝民》:“仲山甫出祖,四牡业业。”《诗·周颂·雍》:“於荐广牡,相予肆祀。”《诗·鲁颂·駉》:“駉駉牡马。”《老子·五十五章》:“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论语·尧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仪礼·丧服传》:“牡麻者,枲麻也。”《说文》:“牡,畜父也。”《大戴礼记·易本命》:“丘陵为牡。”这里用为雄性的鸟兽,在生殖过程中起授精作用从而生育下一代的生物之意。

12.秬:(jù巨)植物名。古人视为嘉谷。《书·洛诰》:“乃命宁予以秬鬯二卣。”《诗·大雅·生民》:“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恒之秬秠。”《诗·大雅·江汉》:“釐尔圭瓒,秬鬯一卣。”《诗·鲁颂·閟宫》:“有稷有黍,有稻有秬。”《管子·地员》:“其种,大秬、细秬,黑茎青秀。”《尔雅·释草》:“秬,黑黍。”《吕氏春秋·本味》:“饭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阳山之傺,南海之秬。”《说文》:“秬,或从禾。”这里用为黑黍之意。

13.愆:(qian)《易·归妹·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书·牧誓》:“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诗·卫风·氓》:“匪我愆期。”《左传·昭公四年》:“冬无愆阳。”《左传·宣公十一年》:“不愆于素。”《荀子·大略》:“盈其欲而不愆其止。”《说文·心部》:“愆,过也。”这里用为超过期限之意。

14.蒐:(sōu)《周礼·大司马》:“遂以蒐田。”《管子·小匡》:“春以田,曰蒐,振旅。”《左传·隐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左传·成公十六年》:“蒐乘补卒,秣马利兵。”《韩非子·十过》:“昔者桀为有戎之会而有缗叛之,纣为黎丘之蒐而戎、狄叛之。”这里用为春天打猎阅兵、带有检阅之意。

15.习:(xí席)《易·坎·辞》:“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书·大禹谟》:“龟筮协从,卜不习吉。”《管子·七法》:“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习也、谓之化。”《晏子春秋卷五·内篇杂上》:“婴闻汩常移质,习俗移性,不可不慎也。”《左传·隐公五年》:“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荀子·劝学》:“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韩非子·主道》:“因能而使之,是谓习常。”《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既知其以生有习,然后民特从命也。”卢辩注:“生,谓性也;习。调节也。”这里用为调节之意。

16.荐:(jiàn)《诗·周颂·雍》:“於荐广牡,相予肆祀。”《管子·五行》:“而荐之祖庙与五祀。”《左传·隐公三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易·豫·象》:“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论语·乡党》:“君赐腥,必熟而荐之。”《礼记·祭义》:“天子有善,让德于天;诸侯有善,归诸天子;卿大夫有善,荐于诸侯。”《玉篇·草部》:“荐,进献也。”这里用为进献之意。

17.规:(guī归)劝告,建议,尤指温和地力劝谏,纠正。《庄子·盗跖》:“夫可规以利而可谏以言者,皆愚陋恒民之谓耳。”《墨子·尚同上》:“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

18.堕:(duò剁)《管子·正世》:“力罢则不能毋堕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堕军实而长寇仇。”《荀子·王制》:“非存亡安危之所堕也。”《荀子·强国》:“堕兴功之臣,耻受赏之属。”《史记·孔子世家》:“吴伐越,堕会稽,得骨节专车。”这里用为损毁、败坏之意。

19.币:(bì毕)通“敝”。《左传·成公五年》:“君为之不举,降服,乘缦,彻乐,出次,祝币。”《国语·鲁语上》:“不腆先君之币器。”这里用为破旧,弃、败坏之意。

20.汰:(tài)通“泰”。《晏子春秋卷七·外篇第七》:“今公家骄汰,而田氏慈惠,国泽是将焉归?”《荀子·仲尼》:“般乐奢汰。”《礼记·檀弓上》:“汰哉淑氏,专以礼许人。”《说苑·反质》:“君臣衣服舆马甚汰,吾欲禁之,可乎?”这里用为骄泰、奢侈之意。

21.徇:(xùn)古通“巡”。《书·胤征》:“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书·泰誓中》:“王乃徇师而誓。”《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杀颠颉以徇于师。”《韩非子·难一》:“郄子因曰:‘胡不以徇?’”《史记·司马穰苴传》:“以徇三军。”这里用为巡行示众之意。

22.榇:(chèn)古时指空棺,后泛指棺材。《左传·襄公二年》:“自为榇与颂琴。”《左传·昭公四年》:“士袒,舆榇从之,造于中军。”《说文》:“榇,棺也。”《小尔雅》:“空棺谓之榇,有尸谓之柩。”

23.造:(zào)《书·大诰》:“弗造哲,迪民康。”《周礼·司门》:“凡四方之宾客造焉。”《管子·大匡》:“兴师伐鲁,造于长勺。”《战国策·宋策》:“而造大国之城下。”《仪礼·士丧礼》:“造于西阶下。”《说文》:“造,就也。”这里用为“到”之意。

24.城:(chéng)这里用作动词,修筑城邑。《左传·隐公元年》:“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今吴是惧而城于郢。”

25.校:(jiào)《管子·立政》:“孟春之朝,君自听朝,论爵赏、校官。”《国语·鲁语下》:“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荀子·礼论》:“凡礼,始乎棁,成乎文,终乎悦校。”《列子·周穆王》:“遂能存亡自在,憣校四时。”《汉书·张安世传》:“后购求得书,以相校。”《广雅》:“校,度也。”这里用为订正,改正之意。

26.居:(jū拘)《易·革·上六》:“征凶。居贞,吉。”《书·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诗·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诗·小雅·鱼藻》:“王在在镐,有那其居。”《诗·大雅·生民》:“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管子·幼官》:“此居图方中。”《老子·八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论语·公冶长》:“藏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孟子·滕文公下》:“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荀子·不苟》:“唯所居以其类至,操之则得之,舍之则失之。”《礼记·乐记》:“乐著太始而礼居成物。”俞樾平议:“居,犹辨也。‘乐著太始。礼居成物’。谓乐所以著明太始,礼所以辨别成物。”这里用为“辨别”之意。

27.鄫:(zēng)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枣庄市东。《左传·僖公十四年》:“鄫季姬来宁,公怒,止之。以鄫子之不朝也。”《左传·宣公十八年》:“秋,邾人戕鄫子于鄫。”

28.虿:(chai)《诗·小雅·都人士》:“彼君子女,卷发如虿。”《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蜂虿有毒,而况国乎。”《荀子·议兵》:“宛钜铁釶,惨如蜂虿。”蛇、蝎类的毒虫的古称。

29.愆:(qian)《书·伊训》:“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诗·小雅·伐木》:“民之失德,乾餱以愆。”《诗·大雅·假乐》:“不愆不忘。”《诗·大雅·抑》:“不遐有愆,相在尔室。”《左传·哀公十六年》:“失所为愆。”《论语·季氏》:“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荀子·正名》:“大古之不慢兮,礼义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说文》:“愆,过也。”这里用为过失、毛病、罪过之意。

30.恤:(xu)《易·萃·初六》:“无恤,往无咎。”《书·盘庚中》:“今予告汝:不易!永敬大恤。”《书·大诰》:“不印自恤。”《诗·小雅·杕杜》:“斯逝不至,而多为恤。”《诗·大雅·桑柔》:“告而忧恤。”《荀子·正名》:“大古之不慢兮,礼义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说文·心部》:“恤,忧也。”这里用为发愁、忧虑之意。

31.京:(jīng)《诗·小雅·正月》:“念我独兮,忧心京京。”《管子·轻重丁》:“有新成囷京者二家。君请式璧而聘之。”《尔雅》:“京,大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莫之与京。”《公羊传·桓公九年》:“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朱骏声曰:“京,大师众也。”张衡《东京赋》:“京邑翼翼。”《方言一》:“京,大也。燕之北鄙,东楚之郊,或谓之京。”这里用为大或盛之意。

32.敝:(bi)古通“弊”。《易·井·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左传·襄公三十年》:“国之祸难,谁知所敝?”《玉篇·黹部》:“敝,败也;弊,同敝。”弊,谓有毛病、过失及失败之意。这里用为有毛病之意。

33.贪:(tān)贪婪。多欲而不知满足。《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以贪勤民。”《国语·晋语》:“贪欲无艺。”《战国策·齐策四》:“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34.逼:(bī荸)《晏子春秋卷一·内篇谏上第一》:“贵戚不荐善,逼迩不引过。”《国语·郑语》:“不可偪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泰侈逼上。”《淮南子·兵略》:“是故入小而不偪。”《小尔雅·广诂》:“逼,近也。”《说文新附》:“逼,近也。”《资治通鉴》:“秦兵逼淝水而陈。”这里用为接近、靠近之意。

35.率:(shuài)《书·伊训》:“于其子孙弗率,皇天降灾。”《诗·小雅·何草不黄》:“匪兕匪虎,率彼旷野。”《诗·大雅·緜》:“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诗·周颂·访落》:“访予落止,率时昭考。”《管子·禁藏》:“所以富民有要,食民有率。”《左传·哀公十六年》:“周仁之谓信,率义之谓勇。”《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荀子·哀公》:“虽不能尽道术,必有率也。”这里用为遵循之意。

36.馈:(kuì愧)《管子·戒》:“桓公外舍而不鼎馈。”《管子·弟子职》:“先生将食,弟子馔馈。”《仪礼·既夕礼》:“燕养馈羞,汤沐之馔,如他日。”这里用为饮食之意。

37.竖:(shù树)《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之竖头须。”《列子·说符》:“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这里用为宫中供役使的小臣之意。

38.际:(jì技)《管子·侈靡》:“事故也,君臣之际也。”《文子·十守》:“与道为际,与德为邻。”《淮南子·原道》:“高不可际,深不可测。”这里用为达到、连接之意。

39.飨:(xiang)通“享”。《诗·小雅·彤弓》:“钟鼓既没,一朝飨之。”《诗·周颂·我将》:“既右飨之,我其夙夜。”《诗·鲁颂·閟宫》:“享以骍牺,是飨是宜。”《管子·形势》:“牺牷圭璧,不足以飨鬼神。”《左传·哀公十五年》:“子,周公之孙也,多飨大利,犹思不义。”《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王飨礼,命之宥。”《国语·周语上》:“神飨而民听。”《荀子·王制》:“宰爵知宾客祭祀飨食牺牲牢之数。”《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今日飨国而杀贤者,何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飨,受食亦曰飨。”这里用为祭祀先王和鬼神的宴席之意。

40.彻:(chè撤)《诗·小雅·十月之交》:“徹我墙屋,田卒汙莱。”《管子·弟子职》:“沃盥彻盥,汎拚正席,先生乃坐。”《左传·宣公十二年》:“且虽诸侯相见,军卫不彻,警也。”《孟子·离娄上》:“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荀子·正论》:“《雍》而彻乎五祀,执荐者百人侍西房。”《礼记·燕礼》:“司宫彻之士。”《礼记·士冠礼》:“彻筮席。”《淮南子·原道》:“解车休马,罢酒彻乐。”这里用为撤除、撤去之意。

41.路:(lù陆)通“辂”。《诗·小雅·采芑》:“四骐翼翼,路车有奭。”《诗·大雅·崧高》:“王遣申伯,路车乘马。”《管子·小匡》:“登受赏服、大路、龙旗九游,渠门赤旗。”《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荀子·正论》:“乘大路趋越席以养安。”《韩非子·十过》:“殷人受之,作为大路,而建九旒。”这里用为大车之意。

42.左:(zuǒ撮)不正,偏邪。《左传·昭公四年》:“且冢卿无路,介卿以葬,不亦左乎?”《增韵》:“左,人道尚右,以右为尊,故非正之术曰左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