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园记丨一座私家园林的滋养

 PD顽童 2016-05-14



园·养

人养园三年

园养人三代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流水 贵族乐团 - 空山鸟语:古筝心灵音乐


苏州名园 · 艺圃


苏州私家园林素来有“三分在造,七分靠养”的说法。收藏一座园林,犹如养一块璞玉。一座私家园林,只有通过时间的润泽一代人、数代人不断把玩养护,才会显现温润如玉的不凡气质,才能积淀出珍贵的包浆,成为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而这就如同玉器古玩,主人在悉心养玉养园,在物与人的沟通中又何尝不是对人的滋养,对精神和生命的滋养。


私家园林对生命的养:每一座园林都有其独特的生命系统和生命力。

会呼吸的园林,处处充满了生机,而不是荒凉和冷清。


园林之养:水的滋养


中国园林应该说是“文人园”,在古代许多园林都是在文人、画家的参与下经营的,因此园林从一开始就带有诗情画意般的感情色彩,蕴藏着很深的文化功底。园林中的一山一石,一泾一亭,如同诗文歌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对不同心境、不同阅历的人,都能产生不同的感知影响。


“人养园三年,园养人三代”正是强调了园林对人的滋养,园林对园林主人的精神和生活的重要影响,从其间最灵动的物什——水,便能窥探一二。有了水的滋养,园林自有那美妙轻柔和婉转细致的百般好处。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人本来就有亲水的天性,古来至今从水的形态、性格来寓意人生哲理,或加以拟人化的诗文,多不胜数,寓意颇深。中国园林,其实就是在方寸之间模拟大山大水,如园林经典北京北海的濠濮间,承德避暑山庄的濠濮间想亭,苏州的网师园等,都是因水而设计的。



“石令人古,水令人远。”——明·文震亨


明代诗画大家、园林大师文震亨有言: “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水和山同样重要,以各种不同的水型,配合山石、花木和建筑来组景,是造园的固定手法。园林中不同形态、作用的水,能使人产生不同的兴会、联想,于园林主人的精神反哺和生活滋养是不同的。



苏州网师园:园内有妙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古语:山因水生,园以水活。苏州园林最美之处是它的水,无水不成景,无水不成园。有了水,园林就有了活力,水仿佛是园林血液,将植物、山石、建筑等元素串联一体,营造出极富变化的美景。园林中的水千姿百态,却各有韵味。叠水灵动,水池幽深,瀑布叮咚,水缸雅趣,配以绿植石木,使园林生活变得生动活泼。



大水养心 · 中水养情 · 小水养趣




园林中的水,有内外之分,也有大小之分。园外的水为活水,可以调节气温、湿度,并可以划船、游玩;园林中的水为趣水,形态百变,能够与山石花木构建妙趣横生的意境。人们因大水豁达,因小水内敛,不同的水,可以让人产生不一样的感悟。沛乔流水、碧波荡漾,园林中的活水与动水自成系统,生生不息滋养着人们,在调节心境、情绪的同时,达到陶冶情操、养生的目的。



大水:自有气度,世间万物尽藏于胸



苏州桃花源实景


苏州园林多建于城市中心,像网师园这般依水建造的已不多见,能够依大湖而建的,就实属罕见了。大水辽远开阔,让园主心旷神怡,大水自成大气候,与园内水系互相作用,形成活水生态循环,可养护身心,更是延续家族兴旺的风水龙穴。



每临大水,胸中可装下三千世界

大水自有非凡气度,一片水域所表达的,正是园主的心境。一天烦劳之后,从城市繁华归家上岛,行走在湖畔自然曲折的栈道上,看着一望无际的的湖面,心胸霎时变得豁达,这时候一直萦绕在心头的繁琐俗事,也变得不过尔尔。



桃花源 湖岸景观


 湖岸双亭,意趣不同

面对一片湖,人会不由地变得贪婪。苏州桃花源在造园之初,充分考虑到与金鸡湖、独墅湖的气质融合,以“气韵、和谐、宁静”的理念,将桃花源与双湖的气脉相互承接,形成此中有彼,亲水而居的大智慧。苏州桃花源沿湖大宅院,利用自然曲折的池岸,将理水造池发挥到极致。


每一栋都有两座观湖亭,虽处在不同的位置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高处、远处俯瞰,目极全景,让浩然之气从平静的湖面感染身心;在低处、近处驻足,临水细数水波,撩拨着心头的小情绪。



中水:雅趣灵动,感悟四时天地之间



桃花源实景


园林中的中水为动水,起到沟通景致的作用。园林的中水是形态最为丰富的,叠水叮咚,泉瀑琮珑,古人在造园之时,如果没有水源,便挑水筑池,然后引水入渠,打造曲水流觞的美景。园水穿桥而过,能够分隔空间,在太湖石下流过,跌落回响,方显园林幽静。


园林里的水,极富隐逸之趣,以不穿、不透的营园手法,蕴含含蓄内敛的人生智慧。



桃花源实景图


幽静空间,忘俗遗尘

一把摇椅,一壶茗茶,天上时而饱云,时而残月。庭院中的水池,一座小桥隔了好几个天地,池水净如明镜,倒影着蓝天,浮萍乖巧地成长在一边,池中最自在地莫过于那火红的锦鲤,心境随着这一方天地变得明朗愉悦了起来。


而无论何时,耳边总缠绕着潺潺沥沥的流水声,像是配上音乐,在看景的同时,与人与物进行灵魂上的极致沟通。



桃花源实景



 探水罗汉松,灵智交流

穿过廊亭,看到立于水岸的罗汉松,水中的倒影,湖畔的身影,仿佛在等候的朋友,与灵魂对话,让独立而行的人不在寂寞。




池中有鱼,临水观赏

锦鲤被称为“会游泳的艺术品”,据说锦鲤的不同花色,也代表着不同的吉祥寓意。养一池的锦鲤实属人生享受,池中锦鲤也让园主的园林生活变得有生机起来。





小水:人文写意,可得静思之妙



桃花源实景


园林养人,是因为它让人能够在繁华中陶冶一份静心,而园林中的私家庭院在亭台楼阁之中,洞门漏窗之外,更是隐逸。庭院是园主的私人世界,所以庭院内的水,主要为静水,讲究不动声色,以小见大。


庭院里的小水在有限的空间里,与山石、花木巧妙组合,营造出静谧深幽的感觉,让园主能够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迎合主人静思独处的精神需求,水边的鹅卵石、半亭,都是于此坐卧、思品的工具,可得“壶天”之妙。


水缸如镜

一口水缸就是一面镜子,省人自省。在苏州桃花源,水缸是最常见的小品。其中或养几尾金鱼,或植几株睡莲,小小的点缀,让园主能够在闲暇之时,享受生活乐趣。最妙的是风停雨后,水面上积攒的微尘全部沉淀到了水底,只剩下明澄的水面,俯身探看,只有自己的影子和倒映着的蓝天亭角,整个心都会安静下来,天地间只剩自己。





曲水、半亭、微雨

庭院里的小水,能够给园主带来身心、精神上的愉悦。泉石相映,静坐观鱼,半亭听雨,竹林疏风,在小水的营造中,私家庭院的惬意无处不在,不经意间都会被它感染,或心随景异,或驻足凝神,在这里只剩下无拘无束,悠闲自由。


园林中的水养人,一是通过创造出曲径通幽、曲折多变、景色深远的空间,还人类一个重回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同乐”的一个梦想。一是以天人合一的系统观,道法天然的自然观,巧夺天工的以人为本观,让人产生不同所思所得。



苏州桃花源实景


5月,暮春初夏,恰逢江南最美时节,邂逅最美的园林,至融创·苏州桃花源来一场人与自然的身心交流。2016东方国宝园林游园会里,复现中国五千年世家风范,亲身体验大美桃花源里“水的滋养”。





热文回顾

点击文字 即可阅读


聚焦

【1】 中国桃源会丨大师对话:南北对话 论道收藏

【2】大美中国 寻梦桃源丨2016东方国宝园林游园会,风雅启幕!

【3】长江商学院EMBA公益 | 24期5班:“桃源公益 雅会风华”慈善公益游学行

【4】桃源下午茶丨千年桃源美,一品江南香

【5】盛世造园丨中国最高居住理想的回归


养园二则

【1】养园:一座私家园林的生长

【2】养园 | 触及人性的魔鬼细节,成就全球顶级中式园林


品园八法

【1】品园丨藏在苏州园林屋顶之上的秘密

【2】品园丨每一块石头都曾是一座高山

【3】品园 | 一座私家园林需要几多桥?

【4】品园丨藏在门里的千年文化

【5】品园丨细数苏州园林里那些长廊


【8】品园丨顶级园林首次对外公布造园秘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