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厂专访】马田卢根Martin Logan(一):混合静电音箱的当代典范

 abcdefijkonmzx 2016-05-14



2015年10月,由代理商享映公司主办、台音公司协办,浩浩荡荡一行15人的加拿大Paradigm参访团,密集在三天的时间之内,一口气看过Martin Logan、Paradigm与Anthem三个音响品牌,这三个品牌都隶属Paradigm集团。参观的时间虽然紧凑,手中的数据却是不少,既然是三个品牌,也就得写成三个故事,且让我从Martin Logan开始讲起。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Canadian Sunset Dean Martin - Christmas with the Mega Stars, Vol. 2

 Martin Logan不是静电音箱的发明者,在他们之前曾经有过许多经典静电音箱,但是Martin Logan以「让静电音箱变得完美」自居。


结合静电振膜音箱与动圈式单元


大部分人对Martin Logan的印象,应该都是静电音箱,而且他们以「混合式(Hybrid)静电音箱」闻名。怎么个混合法?就是把静电振膜音箱与动圈式单元合而为一,个中道理不难说明,因为静电音箱靠大面积的静电振膜推动空气发声,所以静电振膜的面积大小,决定低频延伸与量感,如果您想要延伸到30Hz以下(还不到人耳极限的20Hz喔),静电音箱的振膜面积大约要像门板那么大,也要高过一般成人的身高。这么大面积的静电振膜音箱,要摆放在一般居家空间,自然难度很高,也不容易普及。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Better Let It Ride Roy Clayton - Real Texas Country Volume 7

所以Martin Logan想出了「混合式」设计,让静电振膜负责擅长的中高频段,底下加入动圈式低音单元(主动、被动皆有),让动圈式单元补足尺寸较小的静电振膜不足的低频,两者各司其职,就能用相对较小的尺寸,创造出适合居家空间的混合式静电音箱。在Martin Logan现役的产品线当中,只有CLX ART是「纯粹」全静电音箱,而其他如新旗舰Neolith、次旗舰Summit X以降,全都是「混合式静电音箱」。


 混合式静电音箱是Martin Loagn的「招牌」,静电振膜负责中高频段,而动圈低音负责450Hz以下频段。好处是什么?在人耳对时间相位最敏感的中高频段,完全没有分音器的干扰,达到最纯净的中高频段再生。


在我们进入Martin Logan位于加拿大Mississauga生产基地之前,且让我们先来认识这个品牌的历史。关于Martin Logan的故事,按照西方人的逻辑,这家公司由Martin和Logan两个人创立,这话只算说对了一半,两位创办人是Gayle Martin Sanders与Ron Logan Sutherland,而品牌名称取的是两个人的「中间名」。为什么不用俩人的名字或姓氏,却用中间名?您可以凑凑看,Martin Logan听来是不是比较顺口?如果改为Sanders Sutherland,英文肯定很难念(开头都是S),但为什么不是Gayle Ron?我倒想不出原因,反复念了好多次,不难读,但感觉有点俏皮、不稳重,还是Martin Logan念起来又顺又好记。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Mississauga Rattler The Oscar Peterson Big 4 - Freedom Song: The Oscar Peterson Big 4 In Japan '82

音乐与音响的狂热分子


 Martin Logan两位创办人Gayle Martin Sanders与Ron Logan Sutherland。


这两位都是美国人(虽然我们是来加拿大采访,这里是工厂),他们在1970年代后期认识,当时Sanders(就是Martin啦)在肯萨斯州Lawrance经营音响店,两个人的被讲很不一样,Sanders学的是建筑与营销,而Sutherland(就是Logan)学的是电子工程,但是两个人都是音乐与音响的狂热分子,尤其是对静电音箱更是深感兴趣。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Fever Peggy Lee - Fever  

问题来了。Martin Logan并不是发明静电音箱的公司,事实上静电音箱早在1920年代,贝尔实验室就有工程师利用猪肠子绷出大如门板的振膜,配上金箔导体发声,但这项设计实验过后,很快就被束诸高阁,因为太不实际了,一直到1960、70年代,商用静电音箱才开始逐渐出现在市场上,而Martin Logan的出现,就是承接在那个静电音箱商业化的时代之后。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Pure Fool's Garden - For Sale

那个静电音箱商业化的时代,有哪些重要的产品?譬如Klipsch KLH 9,1975年Stereophile杂志评论曾经说它是「目前听过最接近完美的音箱」!但是非常难以驱动,如果不是追求极致完美的人,最好不要轻易尝试。那个时代还有Quad ESL,1957年发表,生产至1985年,「Sound & Vision」杂志曾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音箱之一」,1981年改款为ESL-63,1999年才停产。这些都是「纯」静电音箱,而Martin Logan诞生的时代,就是这些产品引领风骚的年代。


 在Martin Logan推出静电音箱之前,市场上已经有许多经典静电音箱,包括KLH9与Quad ESL。


采用航天薄膜制作振膜


问题来了!当年KLH 9以全音域静电音箱之姿,技惊四座,但KLH 9尺寸非常庞大,价格非常昂贵,而且非常难以驱动,所以叫好不叫座,销售量平平,没几年就停产。相较之下,Quad ESL就非常成功,但相对比较适合回放室内乐,如果要听摇滚乐,或是大编制的交响乐,ESL的低频还是难以满足音响迷的需求。关键的问题出现了!静电音箱的中高频表现非常好,甚至有些人认为近乎完美,但是低频的再生能力一直是问题。Sanders与Sutherland开始合作研发,找寻答案,他们相信一定有更好的办法,可以让静电音箱表现足够的低频,而且不会难推到把扩大机烧掉。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Aerospace Lanes Run_Return - Metro North

几年之后,1980年第一个原型Prototype开发出来,样子还是很原始,平面铝质振膜配上导线、框架、变压器,外加电源供应,一样拿扩大机来推,声音听起来比预期还要好。成功了吗?远得很!当他们开始觉得声音不错,把音量往上催,铝质振膜开始冒出火花冒烟,马上没了声音。失败了,但是他们觉得离成功并不远,至少声音比预期还要好。


 第一个Martin Logan静电音箱的圆形。据说刚试播就被静电打穿,现在还留在肯萨斯州的研发中心,提醒工程师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于是他们开始找寻新的振膜材料,当年正是「太空年代」,许多航天材料出现,让Martin Logan的研发有了素材。他们找到一种航天用薄膜(Mylard Diaphragm),将薄膜表面经过导电涂布处理,夹在孔洞钢板的定子(stator)中间,因为薄膜本身看起来是透明的,夹在孔洞钢板中间,静电振膜外观非常漂亮,而且可以承受大音压,也不会产生电弧打穿振膜,但是Sanders还是不满意,他希望能把声波扩散角度做得更开阔,直到一次半夜的会议,Sutherland画出声波扩散的示意图,Sanders才想到弧面振膜的灵感,结合线音源与弧面扩散,称为curvilinear line-source,也就是后来我们缩写称为CLS的创举。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Outer Space Until June - Until June

1982年,Martin Logan的品牌还没出现,还是Sanders与Sutherland两个人一起研究,虽然CLS的创新想法有了,但是还没来得及做出来,他们赶着用草图、模型和几张照片,拿去参加芝加哥消费电子展(CES)。没想到这个还没完成的设计,获得当年度CES设计工程创新奖,可是得了奖却没产品,那怎么可以,两个人回到肯萨斯州,想办法要做出「能听的样品」(working prototype)。


 参访团采访的是加拿大工厂,但Martin Logan的研发中心依然在美国肯萨斯州。


1983年芝加哥CES展推出首样产品


这段时间Sanders与Sutherland得到许多外界的帮助,像是发明铁氟龙镀膜的技术人员,加入研发团队,协助开发出专利的蒸镀镀膜技术,让透明薄膜足以承受5,000伏特电压。还有均匀的涂装技术让孔洞金属定子(Stator),可以施以10,000V的电压。赶在1983年芝加哥CES大展推出第一项产品:Monoliths。同时为了销售Monoliths,他们第一次把Martin Logan的品牌打了出来!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Bridges And Monoliths Mikhal - Full Flower

 Martin Logan产品发展图1979~1990


随着销售成长,1985年公司业绩逐渐稳定,不过Sutherland却离开公司,回归电子本业另起炉灶,做起Sutherland扩大机,于是Martin Logan就只剩下Martin独挑大梁,1986年公司搬到现址,随后Monoliths打入国际市场,销售成绩亮眼。到1988年,Martin Logan的销售量成长了十倍,他们必须扩厂,这次扩厂动作连续三年,让Martin Logan名列全美成长最快速500大企业。 1990年代,Martin Logan推出全世界第一款静电中央声道音箱,跨足多声道领域。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Leave Me Alone [In the Style of Michael Jackson] Backtrack Professional Karaoke Band - Karaoke - In the Style of Michael Jackson, Vol. 6 (Karaoke Version)

Martin Logan产品发展图1991~2001 


不过如果要找出Martin Logan最「惊人」的产品,要算是1997年的Statement e2四件式音箱!重量高达2,000磅,静电中高音音箱外加主动式低音柱,而类似的设计元素延伸至1999年推出的Prodigy,以及随后的odyssey、Ascent、Aeon与Theater。此外,因为Martin Logan的混血静电式设计,他们对超低音投入许多研发,2001年推出Descent超低音,采用伺服控制与平衡推力(BalancedForce)设计,让Martin Logan的超低音越来越受市场重视。2004年推出Voyage与Passage嵌壁式音箱,则让Martin Logan不仅有静电音箱产品,也把音箱的技术推向更广的产品线。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Breathe The Prodigy - The Fat of the Land

 Martin Logan产品发展图2002~2012


2005年ShoreView Industries集团购并了Martin Logan,也让这家公司与加拿大Paradigm结合。不过ShoreView仅是投资公司,不插手营运,而因为合并,所以Martin Logan位于美国肯萨斯州的研发维持不变,但是生产则一大部分移往加拿大,与Paradigm共享同一工厂。这次我们来多伦多近郊的Mississauga参观,就是Martin Logan合并之后移转过来的新厂。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Theater Carleen Anderson - Die Manege ist leer

看过Martin Logan的历史,接下来的访问记我们要从静电音箱的原理,介绍到Martin Logan的独家CLS曲面静电振膜技术,然后看看Martin Logan怎么生产他们家与众不同的混合静电音箱。



 加拿大Martin Logan参访团成员,由享映黄总经理领军,带领孝钮、翔语、鸿运、吉达、醉音、麦仕、鼎旸、奈威八家音响公司,声势浩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