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肿瘤治疗并非越贵越新的药越好

 渐近故乡时 2016-05-14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寻求专家的治疗是大部分患者的做法,但有这么一部分人,根据别人的使用效果,自己给自己当起了医生。对此,湖湘中医肿瘤医院田道法教授指出,肿瘤治疗并非越贵越新的药越好,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肿瘤患者切勿自己给自己开药!

前不久,田道法教授收到一封求助信,求助者李先生(化名)是一位肺癌患者,他希望能参加田道法主持的一项新药临床试验。看完李先生的自述,当了三十多年肿瘤医生的田道法也被惊到了。50多岁的李先生三年前被查出肺癌,术后还出现了骨转移。虽然李先生一开始也接受了化疗、放疗,但他后来自己开药吃,而且,很多药都是目前在国内还未上市的。李先生选择的都是新特靶向治疗药物,在一个肿瘤患者的交流网站上,他只要听说某人吃了某种药效果明显,他就会想尽办法通过一些特殊渠道去购买这种药品,但用了没有效果,他就又会选择新的药品。前前后后,李先生用了三十多种药,有的药品甚至是治疗肾癌、肝癌的,他也买来用。盲目、自主选择所谓的“靶向治疗”,并没有让李先生取得满意的疗效,他又瞄上了更新的治疗。

田道法表示,像李先生这样的情况在临床上并非个案,这种取代医生,给自己开药的情况,会让肿瘤治疗走上误区。

精准治疗避免人人都用靶向药

“三十多年前,由于对肿瘤的治疗手段比较有限,医生面对肿瘤患者也会比较无奈。但现在随着新药、低毒有效药物的层出不穷,肿瘤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田道法教授表示,如今肿瘤医生的目标是把肿瘤变成慢性病,让患者能带瘤生存,而达到此目标的关键是患者应该接受规范、合理、有效的治疗,其中,精准医疗是帮助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的一个依据。

据介绍,精准医疗的本质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于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志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并对一种疾病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确分类,最终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目的,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田道法表示,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就应该是精准治疗。如今,肺癌、乳腺癌等都有了靶向治疗药物。很多人认为,相对于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副作用低,效果好,虽然价格高,对于经济基础比较好的病人,他们根本就不会在乎价格,总是希望能得到最好的治疗,所以,一开始就会要求医生给自己上靶向药物,也不管这个药对自己有没有用。

对此,田道法表示,目前的靶向药物基本上都只对某一类人群有效,比如肺癌靶向药物易瑞沙,只有对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才有效,所以,在接受靶向治疗前,医生会先给患者进行相关基因检测,而不是像李先生那样,想当然地选择靶向药物。

靶向治疗的疗效判断也要精准

田道法指出,肿瘤患者的初始治疗首选的并非新药或靶向药物,而是经过临床验证疗效比较好的,新药如果无法替代老药,医生也不会给患者用新药的。所以,在治疗中通常医生更不会直接推荐靶向治疗,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靶向治疗。“靶向治疗的特异性很强,只对一部分人有效。需要经过做相应的基因检测,找准靶点。只有那些有驱动基因突变的人,才是适宜人群;没有相应基因突变的,医生不建议病人做靶向治疗。”

李先生化疗有效但没有坚持,反复更换靶向治疗药物,效果很不理想。他反复更换靶向治疗药物的依据是:骨头疼痛是否好转,肿瘤标志物CEA指标的变化情况。只要这两个方面没有好转,他就换药;对别人有用的药,他都愿意试一试。

 对此,田道法说,这种不找医生,自己治病的方式其实是很可怕的。医生对靶向药物的选择有依据,疗效判断也有依据。对适合靶向治疗的病人,治疗前会做影像学、肿瘤标志物的检查;治疗后3-4周再进行检查,结合病人的症状,与治疗前进行对比,以确定治疗是否有效。如有效,会让患者继续服用。如无效,可能会更换新一代的靶向治疗药物,而不会在同一代的药物之间互相轮换。李先生更换的这几类药物,基本都是同一代的,专业的肿瘤临床医师不会作出这样的选择。


湖湘中医肿瘤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