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多可怕?所有父母都需要上这一课

 水木文武0903 2016-05-14


开学之后,很多家长在“父母在线”的后台留言反应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我家孩子2岁4个月,玩一个玩具总是没两分钟就不玩了,又跑去玩别的,注意力太不集中了,要怎么办啊?

我的宝宝4岁6个月,幼儿园老师经常跟我反映孩子上课坐不住,交代的任务也总是完成得不好。我特别担心他上小学之后还这样,学习跟不上怎么办?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注意力是一切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有良好的注意指向和集中,恐怕连一件小事都无法做好,更不用想会成为一位优秀的人,乃至天才。


就目前普查来看,80%的孩子存在感统失调的症状,34%的孩子是重感统失调,50%的孩子感统失调的这种情况是没有被意识到的。


目前医学界相信,一个孩子如果是采用了剖宫产的生育方式,那么由于出生时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没有给予他们感觉上的一些必要刺激,就很导致孩子容发生情绪敏感、手脚笨拙、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甚至发生感统失调的比率也比一般孩子要高。


这就意味着,每两个孩子中就会出现一个注意力缺失的孩子!但是,这个问题却被广大家长忽视。


什么是注意力?

注意力,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专心儿曰常生活中人们所表现的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就是注意力的表现形态。简单说,它指的是孩子的心理活动对外界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是智力的重要部分,这是无可非议的。同时,注意力还是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其他智力因素的必要条件和先导,如果没有注意力,人就听不到、看不见,无法回忆,难以思考。


考察一些高智商的孩子,稳定而集中的注意力,可以说是他们的一个普遍的特征。


注意力缺失,对孩子的学习和人生危害无穷

如果孩子对新异刺激没有反应或太容易受到外部刺激的干扰,不能与他人目光对视,或者不能与父母和他人共同游戏,甚至对他人喊叫均无反应,这都属于注意力发展问题。若不能及时矫正,将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表现,以及人际关系。
1、不能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
经常分心;做事有始无终;丢三落四;忘记分配的任务。
2、会出现学习困难的现象
学习粗心大意,经常看错、看漏,听错、听漏,抄错、抄漏;
出现识字障碍、阅读障碍、书写障碍、 算数障碍;
上课思想开小差、不能坚持听讲;
学习成绩差,但智力正常;
很难安排好日常学习和生活;
做作业拖拉磨蹭;作业、考试常因马虎大意而丢分等。
3、导致孩子自卑
任务完成不好,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赞扬,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很多孩子一自卑就更加完成不好任务,从而恶性循环。
4、引发多动症
注意力不集中,常指注意力障碍,是多动症的核心症状。
上课期间孩子经常坐不住,在座位上小动作多或扭来扭去,动个不停;
很难安静,在一些不该动的场合乱跑乱爬,精力过分充沛;
经常话多,说起来没完,好插话或喧闹;
别人对他讲话时常常好像没在听或没听见;
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和纪律,如抢答、排队。
5、致使人际关系不佳和家庭环境的紧张
冲动任性、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情绪不稳定,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
经常搞小动作,造成师生关系不和谐;
自控能力差,给父母造成极大压力;
研究表明,75%的犯罪者儿时有严重的注意力不集中表现,注意力不集中如不及时纠正,半数以上殃及成年。


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有哪些?
1、遗传或先天因素:父母有多动症或感统失调,孩子就可能有多动症或感统失调(多动症和感统失调都会导致孩子注意力缺失);母亲孕期所吃的食物和所处的环境,尤其是母亲的情绪状态会对孩子注意力的发展造成影响。

2、生产方式:难产、早产,尤其是剖宫产的孩子会容易出现因感统失调导致的注意力不集中。
3、教育方式:
A. 家长溺爱,导致孩子自控力差,无法集中注意力。
B. 家长经常打断、破坏孩子的注意力。如让孩子不停喝水,对孩子絮絮叨叨等。
C. 让孩子边吃饭边看电视。孩子饭也吃不好,电视也看不好,导致孩子注意力分散。这样的孩子往往在上学之后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学习。
D. 家长总是在孩子玩玩具或者做学习任务时干预孩子,导致孩子注意力分散。


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1、经常给孩子正向刺激:当孩子认真做完一件事时,家长要及时对孩子的表现有正向的引导以及赞扬,让孩子有成就感,对他注意力的发展会更有帮助,让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有良好的发展。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2、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孩子不可能注意到所有的事物,尤其是面对他不感兴趣的东西时。所以家长应该找到孩子的兴趣点,专注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3、家长要学会等待: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发展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1-2岁孩子每次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致为5分钟左右;2-3岁孩子的注意力能持续10分钟左右。3岁以上的孩子,大都能集中注意力15分钟左右。只要我们正确地去引导孩子,孩子就会很顺利成长,注意力自然会稳步提升。


注意力是可以被培养出来的!


积木宝贝国际早教的罗静博士说:“注意力长短是可以培养的。它可以被“培养”的长,也可以被“培养”的短。这全在于我们家长。


而通过游戏活动来促进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好的方法,因为孩子天生就是喜欢玩游戏的,让孩子在各种兴趣活动中意志品质就会形成,注意力相对就会在意志力的作用下有所提高。


尤其是在孩子自我意识萌芽之后,会出现叛逆的现象,此时,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能采取强迫的方式,通过快乐的游戏,让孩子知道他们集中精神所做的努力,是有成效的,如此,孩子的注意力维持时间,才能不断被训练延长。
接下来,就是罗静博士针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推荐的一些游戏促进活动,而且这些游戏道具每家都有。


滚动的泡泡瓶

适合年龄:4-6个月
活动准备:透明的矿泉水瓶1 个,适量儿童颜料,洗涤灵。


步骤:

在矿泉水瓶里装入三分之一的水,再加入几滴洗涤灵,拧好瓶盖,稍微摇晃出一点泡泡。
让孩子拿着瓶子摇晃,然后告诉他:“看,孩子摇晃出好多泡泡啊,孩子真棒!”
妈妈往泡泡瓶里加一点儿童颜料,然后把瓶子交给爸爸,妈妈抱着孩子看爸爸摇晃出彩色的泡泡,观察孩子的反应。
让孩子趴在地垫上,爸爸把瓶子推得滚动起来,让孩子看到滚动的瓶子,温柔地对他说:“泡泡瓶子滚走啦!”让孩子观察滚动的瓶子,留意孩子视线的变化。
游戏点评:这个年龄的孩子手部的抓握能力有所发展,双手已经可以和眼睛配合做一些动作,此时让孩子看着一个自己很感兴趣的物体,然后视线追逐并用手触摸物体,这是孩子非常喜欢玩的游戏。让孩子用眼睛追看滚动的彩色泡泡瓶子,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视觉追踪能力,如此较长时间地去注意一样物体,自然而然地就培养了孩子的注意力发展。


彩沙世界

适合年龄:25-30个月
活动准备:彩沙若干,白色卡纸,胶水,桌子1张。


步骤:
爸爸妈妈首先鼓励宝宝,用胶水在白卡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然后让宝宝将各种颜色的彩沙洒在卡纸上。
告诉宝宝拿起卡纸轻轻晃动,让彩沙粘在胶水上。
游戏点评:这个游戏的每一步都是促进孩子注意力的好方式。最开始让孩子用胶水在纸上画画,图案的绘画过程也增强了孩子的注意力。另外,孩子拿起卡纸晃动,使彩砂粘到胶水上的过程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去调整,这对孩子的注意力延长很有帮助。并且,这个游戏中添加的色彩元素,用胶水粘贴彩沙,形成五颜六色的图案,发挥了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


拼接图片

适合年龄:31-36个月
活动准备:青蛙图案,剪刀,桌子,双面胶。


步骤:
妈妈拿着青蛙图案,问宝宝:“看看青蛙的身体由哪些部位构成啊?”并告诉宝宝要记住。
然后妈妈将青蛙图片按组成部位剪开。
妈妈告诉宝宝:“现在要用双面胶按青蛙的身体组成把它粘在一起,恢复它原来的样子。”
游戏点评:拼图对锻炼宝宝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都很有好处。在游戏中,宝宝要在爸爸妈妈的引导下,凭自己的记忆力想象每个部分是怎么组成整体的,完成任务;在一张图片的拼接过程中,不仅需要宝宝的空间思维,更需要宝宝的细节观察能力,同时还需要宝宝分辨大小和形状的能力。因此拼图游戏对于宝宝来说,可以说是百玩不厌,益处多多。
爸爸妈妈在让宝宝玩拼图游戏的时候,可以逐渐增加难度。当宝宝拼图成功以后,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赞扬,一句小小的赞扬,对于宝宝的自信成长非常有帮助。


彩虹花瓶

适合年龄:4-5岁
活动准备:塑料瓶1个,儿童专用颜料,笔刷3支,调色盘1个,装水的纸杯3个,绿色的植物茎叶若干。


步骤:
爸爸将调色盘、笔刷、不同颜色的颜料摆放在桌子上。让宝宝用笔刷蘸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在调色盘里调匀。
爸爸先给宝宝示范:用笔刷在塑料瓶的最下面涂上一圈颜色,注意叮嘱宝宝要涂匀,然后让宝宝模仿。如果宝宝涂不均匀,可以先让宝宝在瓶子上用细的笔刷画出一圈一圈的轮廓,再涂色。
当宝宝把第一圈涂好后,将塑料瓶的上半部分剪掉。让宝宝将笔刷在准备好的纸杯里涮洗一下,再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在调色盘里调匀,然后在瓶子上开始涂第二圈、第三圈……注意叮嘱宝宝不要着急,慢慢来。
待瓶子上的颜料晾干后,让宝宝在瓶子里加入适量水,把植物茎叶放进去。
游戏点评:这个手工活动的主要步骤是给花瓶上色,这个过程需要孩子静下心来去描绘,很好地锻炼了孩子的注意力,同时,对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视觉记忆能力、精细动作能力,还有对颜色、植物以及制作工具等的认知能力都有提升。
在家庭活动中,家长们可以多安排进行一些需要孩子持续集中注意的游戏活动,如下棋和画画。需要提醒的是,在进行这些活动时,家长们只需在一旁提供必要的帮助即可,让孩子最大程度地独立完成,不要频繁地去打扰孩子。在孩子完成一项“任务”时,及时给予赞扬,会让孩子有成就感,同时对于他下一次再进行任务时,会更加专注。


豆豆装饰盒

适合年龄:5-6岁
活动准备:大米,黑豆,铅笔,白乳胶,空纸盒。


步骤:
爸爸先让孩子在空纸盒上用铅笔画出熊猫脑袋图案。
让孩子将白乳胶滴在熊猫图案上。爸爸要提醒孩子有耐心,尽量涂得均匀一些。
爸爸告诉孩子:“现在孩子要为熊猫画上五官。”并让孩子把黑豆一粒一粒仔细地依次排列粘贴在熊猫图案轮廓线上。
让孩子在熊猫轮廓缝隙里撒上大米,用小手按一按,把整个缝隙填满。
游戏点评:这个游戏能很好地锻炼孩子手指的灵活性,并且在粘贴小豆子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注意力是完成事情或学习新事物的基础,孩子只有先形成一种专注的习惯,才有可能在日后对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投入,不会被其他事情所干扰,从而让孩子受益一生。

以上促进孩子注意力的游戏均来自罗静博士团队的新书《跟早教博士学60种成长益智亲子游戏》系列图书。

总体上说,0-3岁孩子对事物的注意是被动的,多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的,注意力发展具有缺乏目的性、无稳定性、无分配性等特点。而3岁以后的孩子,对外界环境、氛围的变化会越来越敏锐,如果家长们能经常带孩子出去走走,去接触、感知更大的世界,去融入更大的人群和集体,孩子就能有收获。


就像我们常说的,《最好的成长在路上》。这本书记录了家长们带着宝宝外出旅行的奇遇见闻,在一个个温馨的旅行故事中融入科学的教养方法,让家长教得轻松,孩子学得快乐。同时,还解答了很多让家长们头疼的问题,如孩子的行李如何整理?出门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如何快速找到适合孩子口味且干净卫生的餐厅?一起来书里寻找答案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