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美女主播的新闻播报↓↓ 相对平静的一周过去,又进入早出晚归的日常作息。有多少小伙伴和编辑君一样,忙碌一天,要赶末班车结束前回家。 夜幕的公交车人很少,有很长一段路只有自己,这时音乐是冲淡孤单是最有效的办法。 1、“Enjoy” 你是否也经历这样的情景:因为一首歌曲开篇平淡,被我们弃之不听。如果有一种方式,让我们用最简短的篇幅表达出最精华的片段呢? “Enjoy”用30秒,改变我们听歌的方式,我们欣赏到的是最纯粹的30秒,有针对性的选段能更好地「抓住耳朵」。或是主歌的喃喃低语,或是副歌的澎湃高亢,或是前奏的轻快灵动,或是尾声的情意绵长。 如果喜欢,双击专辑封面点赞,点击“爱心”还可以收藏下来慢慢品味;不喜欢也没关系,只要放任它慢慢走完30秒。 “Enjoy”推荐来源是每一个用户的感同身受,“搜索”、“选段”后即可将对自己的理解和视角分享给所有人。 2、“mozik” 情绪,是人类独有的属性,如果有一款音乐电台可以对不同情绪精挑细选最适合的歌曲,是不是会打动你呢? 于是引出接下来的“mozik”。 “mozik”是这样介绍自己的一一简洁不只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体验。 主界面除表情和红心电台外,别无其他。选择合适心情后进入播放界面,这样也可以有效规避算法做出的错误判断。 播放界面同样精简,上滑分享,下滑收藏,左右滑歌名切歌,省掉一切不必要细节。 “mozik”独有的精简让人耳目一新,习惯手势操作后也可以带来非常优秀的感受,但和其他音乐电台相比并没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 一个新生APP想要吸引人,“可玩性”依然是最重要的因素。“mozik”选择“精简”,也注定会使“可玩性”流失不少。 而情绪又是很复杂的东西,不是只有喜怒哀乐这几种,“mozik”还不足以覆盖大多数情绪,如果可以多些选择,或混合几种情绪,应该会有不错的体验。 “mozik”适合对“风格”有一定要求的朋友,对快速反应和手势操作有很深的执念,相信它会满足你的喜好。 3、“余音” 电台,听起来很文艺的词语,让我们可以听到不同类型的音乐世界,有没有一种方式,让我们“看到”音乐世界呢? 当“余音”来到世间,这样的“妄想”也可以成真。 “余音”不是传统音乐电台,非要定义的话,它应该叫“音乐期刊”。 从“余音”主界面可以看出一二,音乐和图文整合的最新期刊,会让耳朵和眼睛同时得到享受,期刊也可以通过左右滑切换。恰当图文比例和文字配色,充分留白让页面保持简洁,让“余音”有纸质书的精致感。 播放界面同样如此,“余音”直接将黑胶唱片摆在素净白底上,播放时唱片旋转,暂停时收入专辑,动画效果很赞。 “余音”推荐歌曲多为独立音乐和一些异域曲调,这些音乐或许非常陌生,但不意味它们不精致,依然可以从这些小众音乐中获得别样美感。 欢迎大家留言,说出你的观点,精彩的上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