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数据之前来先说说最近好多家长纠结的事情:一模或者二模或者第一轮自招没发挥好,然后填提前批志愿学校的时候又担心选高了上不了,选低了不甘心;被预录了又不想签,还想争取再好一点儿的学校;还有会觉得中考超长发挥......
这些只是两个字在作怪:欲望。其实我们都是这样,幸福感都是比出来的,欲望都是不断在膨胀的,好了还想更好,有了也不嫌多,也不知道珍惜。可是这样会感觉很累的额。
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会劲量克制,把握当下所拥有的。
老师说:眼光在四大,其次在八大金刚,前面名校进入越多,为学校挣得荣誉与面子,下次更好招好学生。
分析:功利因素在,观点难免有偏差(当然这只是很少很少的情况)。
学生说:谁谁谁签哪儿了;什么什么学校伙食可好了;同学们传消息,哪儿哪儿作业多。
分析:名校虚荣心,缺乏正确引导,面子害死人!!
家长你怎么看?你该考虑哪些?
1:是不是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愿做鸡头还是凤尾?进四大八大抗压能力够吗?
2:孩子自觉性,是否寄宿可以,近一年有逐渐放手的过程吗?
3:愿意孩子走读,家长和孩子一起共度三年最后的青春时光吗?以后独立了,想在一起恐怕没机会了。
4:高考一本率是伪命题,考上四大的孩子在前24所中学哪个会变差?千万要避免那种一味被四大八大误区所累!高中老师对孩子的影响不到5%。生源决定升学率!
5:要知道,单一的林子成长品种抗风险能力低,抵御病害能力差。社会大学要复杂万倍,不要一味放在恒温里培养。孩子快成年了,不见识点东西,难担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