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翻箱底翻出上世纪80年代游记

 领户外队 2016-05-14
戈壁与灰蓬
坐着长途车沿着着河西走廊向西,向北。一路上沙丘,石滩,荒原......猛的感觉是一毛不生,人迹全无。但细细的看,沙地上或许有一串模糊不清足迹,石滩上或许留着一行浅浅的车辙,荒原上或许残存着一截墙垣,甚至远远地蹒跚着一个人影......
赤日炎炎,公路旁时有养路工埋头修理护坡的身影;旷野茫茫,与铁路交道口上,一位也许并不老的老人缓缓地摇起栏杆;尘土绝处,一辆载着货物的卡车在戈壁深处摇晃。忽然前面隐约现出一抹绿色,不久就能看到几棵树,开垦的土地,几座土房,房前鸡鸣狗叫,几个孩子跳跃着向你招手。这里,在地图上大片的空白中,也许标注着“三棵树”、“七间房”或者“一口井”,其中包含着多少拓荒者的故事。
不过,你也能看到,多么坚强的灰蓬、骆驼刺,不惧风沙,经得住干旱,却被养路工人漫不经心铲起烧火,多么伟岸的白杨树,却被并不太大的孩子掰弯让羊啃…..
说起灰蓬是戈壁一路上最多的一种植物,往往长在沙包上。灰蓬也叫白刺,嶙嶙峋峋、弯弯曲曲的。叶子是灰色的,形状如蓬蒿,枝干是白色的,上面有刺。细碎的叶子,灰白的颜色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坚硬的荆刺为了防止动物啃食。它生存能力极强,当它的枝被风刮断刮跑,在戈壁上四处飞滚,寻找合适的地方用刺挂住,倔强地扎下根,坚决地生长。
沙子随着肆虐的风游荡,遇见灰蓬就猛烈地吹打,把它包围起来,甚至把它全部埋住。但是灰蓬并不屈服,它努力往上生长,并发出侧芽,不断壮大。面对又露头的灰蓬,风沙更猛烈地去吹打、去包围、去堆积。这样,或许是沙子把灰蓬掩埋了,或许是灰蓬把沙子束缚了。沙包越来越大,灰蓬越来越茂盛。
汽车在走,我在想,那沙丘,甚至于那山峦或许也是灰蓬的俘虏吧,或者说是他们自己的墓穴吧!那里面不知埋藏着多少故事啊。大自然就是这样,创造着,毁坏着,既是创造又是毁坏,说是创造结果是毁坏,看似毁坏结果是创造。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1982.9.2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