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澄清一点,现在很流行一个概念叫AQ,也就是逆境商数,但事实上,情商(EQ)的完整体系中,早就包含了所谓逆境商数的内容。 很多父母都非常关心孩子的抗挫折与抗压能力,甚至有些父母还会特意给孩子制造一些“挫折”来磨练孩子。其实,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根本不需要刻意而为之,你只需要帮助孩子处理好他生命中的每一次或大或小的挑战与挫折,让孩子从从中习得营养与力量,就已经足够了。 因为对于孩子而言,从出生到长大,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挫折的过程。小到一次喝奶、一次摔跤、一次打针,大到一次批评、一次考试失利、一次比赛淘汰等,一路走来,孩子要经历的挑战与磨砺实在已经足够之多。这些压力和挫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让孩子变得不自信,怀疑甚至否定自己,进而变得消极颓废。 首先要提醒大家的是,自信是积极乐观对抗挫折的前提,有了自信这个基础再来培养孩子的乐观心态就会相对容易很多(公众号“精英父母帮”里回复244收看:孩子胆小不自信怎么办?)。在此基础上,作为父母,你可以从下面4个方面来帮助孩子培养和积蓄积极乐观的力量。 1引导孩子建立正向思维帮助孩子学会看到事情的好的一面,父母应常常用正向思维来影响和启发孩子对事物的看法。 比如你带着孩子在公园玩,突然下雨了,如果你说:“哎,这个鬼天气,周末也不能好好玩一下。”你也许是无意,可传递出来的却是抱怨以及内心的烦躁与抗拒。不如换个说法:“平常都是晴天逛公园,今天下雨天在公园里走走,感觉很不一样哦!你有没有发现空气要清新很多、花草树木也显得有生机很多呢?” 在孩子碰到挫折时,别一上来就责备:“怎么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可以启发孩子正向思考:“这次虽然不是太理想,但你有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经验呢?” 这样一来,孩子就会逐步养成正向思维的习惯,碰到问题懂得先去思考正面的意义和价值,从而避免了负面情绪的干扰,有勇气从挫折中走出来。 对于3岁以前的孩子而言,所谓正向思维更多的是孩子从父母的言行中所体验到的一种积极的情绪能量的传递。 比如宝宝摔倒了,积极乐观的父母会保持关注,同时淡定微笑地张开怀抱鼓励孩子,意思是“没关系,宝宝自己可以爬起来的!”这个时候,孩子接收到的情绪能量就是勇气与自信;而消极负面的父母可能就会第一时间惊慌失措地跑过去大声追问“怎么样,有没有摔到?吓死妈妈了!”毫无疑问,这种情况下孩子接收到的情绪能量就是恐惧与脆弱。 2鼓励和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很多小宝宝经常挂在嘴边的词语就是“怕怕怕”,孩子说怕的频率,有一个由少到多,又由多到少的自然发展过程。 在1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之后,他说“怕”的频率会明显增加,甚至一缕刺眼的阳光、一个突然的声响,都会让他产生恐惧,更别提那些从未见过、从没做过的事情了。有些父母就据此认为这是孩子胆子小,或者是不敢尝试失败。其实这恰恰是孩子自我保护意识的发展。因为恐惧,所以孩子会小心、会远离危险、会寻求保护与帮助,这是很正常也很积极的一面。而随着孩子的成长,认知和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孩子说“怕”的频率自然就会下降。 所以,当我们看到孩子遇到问题止步甚至退缩时,要想孩子积极面对,光靠简单的鼓励诸如“不怕,你一定可以的!”这类话语是远远不够的,父母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克服心中的恐惧和担心。 比如头一次玩滑梯的孩子,不敢从高高的滑梯上下来,这并非孩子胆小,而是天生对于“高”这种危险的自我保护。父母要怎么做呢?你可以告诉孩子,怕很正常,咱们第一次玩,不知道怎么玩没关系,我们先看看别人是怎么玩的?边看边对玩滑梯的要领做个总结,比如身体要坐直,手要左右分开搭在两边扶手上,腿要伸直。等孩子看几遍明白了大概之后,如果还不敢行动,你可以亲自示范几次,然后才可以在滑梯下头,展开你的怀抱,鼓励孩子滑下来。 这样一来,孩子慢慢就会知道,碰到困难时不用担心和逃避,因为他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学习、尝试等,去逐步克服困难。 3引导孩子培养一点兴趣爱好作者:田先,精英父母帮,微信号:txjyfm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