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当你真正去靠近他们,用心去欣赏他们的时候,他们同样也会对你报以温顺的性情,通过目光与你对视和交流。” 苏柏斗,当代著名画家,以工笔画创作见长,1997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200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现为北京大学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研究所教授,工笔画研究室主任;中国美协中国重彩画研究会秘书;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展览部主任;梵境重彩佛画艺术工作室学术指导。作品多以野生动物为主题,是中国画坛第一位通过自己的作品呼吁全社会来关注和保护野生动物的画家。 接触过苏柏斗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睿智而又善于思索的新一代青年画家,与当代画坛很多成名画家一样,他的成功也绝非偶然,在经过十多年的磨砺锤炼和内心挣扎后,终于凭借自己对生活和生命的独特感悟和不同寻常的画技风格,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创作之路。 “因为从小就喜欢动物,喜欢观察动物的眼神,喜欢用心灵去和他们交流,长大后,脑海里经常出现一个个小动物的形象,尤其是那些家园因为人类破坏而无家可归的野生动物,他们苦苦哀求、无助的眼神在我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苏柏斗告诉记者,现在静下心来画野生动物,或许就是生命里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了的事。他告诉记者他画虎不但体现它兽中之王的威猛,许多作品中都融入了人的因素,人和虎同时出现在作品里,是一种和谐的,相携相生的意境。他画狼,狼的目光里没有了狼的邪恶和狡颉,传达给欣赏者的却是动物本性的善良和温顺。他画豹、画狐、画兔、画松鼠、从构图到立意,总给人意想不到的视觉感受和内心感动。用苏柏斗自己的话说就是“合情合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作品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打动人。” 苏柏斗在继承和吸取中国传统工笔画创作精髓的同时,大胆地运用西方写实表现手法,从动物的面部表情到全身的刻画,从动物所处的近景环境到背景的烘托、渲染来真实的表现动物的亲密、平静、大度、霸气、坦荡、休闲以及它们为了生存所表现出的凶狠。在刻画野生动物的同时,他以自己对动物独特的情感来诠释动物的精神世界,他的作品不仅仅表现一个或多个客观对象,而且呈现着人类和动物间情绪的交织,以及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对生活的感悟。西方绘画的具象传统和东方艺术的意像传统契合无间的结合,成就了他独立的艺术风格。 “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最佳作品奖”、“首届全国青年工笔画学院工笔新锐奖”等等,凭着自己的勤奋和对工笔画创作的孜孜以求,近几年来,苏柏斗创作的野生动物系列作品多次获奖,作品多次出现在国际国内大规模的画展上,他的作品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可。这无疑是对他多年来无闻创作、潜心探索的最好回报。 要用作品唤起更多人对野生动的保护和关注,“我现在最远的设想就是将来能搞一次保护野生动物的全球巡回展,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和保护野生动物。”苏柏斗说他要用5年或者10年的时间积累更多的作品去办画展,用一幅幅生动不拘一格的作品换取大家对野生动物保护这一领域的关注。 在200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苏柏斗—当代中国画家作品集”里,记者看到这样一段话:“无数次地被野生动物们那种纯粹的野性魅力所深深震撼,令我更加感觉到生命的可贵,用手中的笔将动物至纯至美的野性、温馨和谐的生存环境展现给热爱动物、热爱生命的人们,通过绘画不仅要让大家感受艺术,更期待唤起大家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从这些野生动物身上认识那份原始的美丽,发现那一刻浓情的凝视,从而感受我们来自心灵的震荡和深刻的反思。” 内心平静的苏柏斗亦如他作品展现出来的宁静深邃,没有太多豪言壮语,平静的心继续前行在作品与野生动物保护的路上。 (文 《北京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