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荐馆 | 石库门里的书香门第

 昵称32296360 2016-05-15

馆 舍

推 介 上海石库门家庭博物馆,上海市首家也是唯一以石库门为主题的家庭博物馆,讲述一个普通上海家庭四代人的石库门生活故事。


石 库 门


石库门建筑盛行于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为典型的上海民居建筑。它总是有一圈石头的门框,门扇为乌漆实心厚木,上有铜环一副,因而这种样式的建筑就被上海人称为“石库门”。






上海石库门建筑采用欧洲联排的风格,向空中发展,多为两层,临街的石库门多为三层。一般由天井、客堂间、厢房间、亭子间、灶披间、三层阁以及晒台等构造成,楼上下房间结构较为一致。双厢房的石库门,因为中间还有一间客堂间,叫“三上三下”,单厢房的傍着客堂间的叫“两上两下”,只有客堂间的就叫做“一上一下”,上海多是“一上一下”的石库门,上海石库门家庭博物馆即属于此。





永 康 路 38 弄 35 号


走近兴顺北里,沿着面前的弄堂一直向里走,窄窄的小路两边,有着雕花门头的石库门房子联排挨幢地向远处延伸,似乎依旧是旧时光里老上海的那般调调。在这些房子之间,推开其中一栋的乌漆铜环大门,踏入青石转铺就的小天井,走进石库门家庭博物馆。


这栋建于1925年的石库门,孕育了达氏四代书香人家,馆主达世平在这这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




天 井


高墙之下的这一方露天空间里头有着花、鸟、虫、鱼,松、竹、梅、兰、菊装点其间,石库门房子里头也有着传统的园林艺术和文人的优雅,看似随意却有摆放有序的水桶、水缸等杂物,透露着老上海生活的气息。




厢 房


天井一侧的厢房由隔壁一户石库门的天井改建而来,那里曾经是上世纪40年代影星王丹凤步入影坛前的旧居。


厢房里展示着石库门文化不同时代的各个方面,除没有卧具之外,其余日常生活用品一应俱全,煤球炉子、热水瓶、马桶、洗澡盆、石磨、米桶、笼屉、菜罩、菜篮等等。墙上还挂有馆主达世平,文革时在江西插队用的草鞋、蓑衣、斗笠等,有文革后80年代买的缝纫机,还有石库门弄堂游戏的各种器具如铁环、陀螺、橄榄核、空竹、弹子、沙包、毽子、长绳、小人书等。




客堂间


穿过天井,迎面的便是正对大门的客堂了。客堂里面展示的各种老旧西式日常生活用具是海派文化的缩影,也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表现。


墙上有馆主胞弟80年代画的油画,馆主家族世系简表及四代人的原始照片,有德国老船钟、埃及银杯、美国名牌无声打字机、二战时美国海军的不锈钢刀叉,有早年的英文版连环画,还有仍能使用的老电话机、华生电扇、电唱机和收音机等。






亭 子 间


亭子间是灶披间之上、晒台之下的空间,这里以书房的形式作为展示。展品除了文房四宝、琴棋书画和古书外,还展示汉字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馆主年轻时书写的真、草、隶、篆四种汉字书体。


亭子间因是朝北,冬冷夏热,房间面积又小,是整幢房子中条件最差的居室,因此租金也较便宜。但因其私密性又最好,故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不少进步文艺界人士到上海来寻找新生活,靠卖文谋生,只能租用廉价的亭子间,在这陋室中苦读钻研,构思写作,进行各种文学和艺术创作活动,故有“亭子间文学”之称。   

 




前 后 楼


二楼的房间以卧室的形式作为展示,展品以中国画为主,为馆主父母及其祖父、外祖父的作品。除有关卧具外,有馆主外祖父及其与张大千合作的中国画、馆主祖父1921年出版的著作和在中国大学任教期间9周年校庆的合影等。馆主父母婚姻有关的物件,除政府方面的证书、馆主外公亲手绘制的艺术证书和婚礼来宾签名簿等,还有馆主父母合作并邀请程十发、贺友直等共同编绘并出版的《婚姻法故事连环画》。



 




馆主将自己的居住空间打开,建立“石库门家庭博物馆”来展示石库门里的海派文化和上海居民的普通生活。你或许会觉得这是最不像博物馆的博物馆,因为里面还有人在居住和生活,每一次参观就好像是去做客,而那些游客也似乎只是众多来拜访主人的客人中的一位,大家都在这一方不大不小的空间里静静地听馆主讲述,那发生在这栋石库门里将近百年间的故事。



馆舍地址:上海永康路38弄35号

开放时间:上午9:30-11:30 下午1:00-4:00 (周六、日以及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和上海历史文化名城纪念日)

票务信息:免费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