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酒人生】(四)

 江山携手 2016-05-15

第四章  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遮断春归路:
    苏东坡的酒路虽属豪迈,却也有仙气,他相当有名的一首作品,豪迈俊秀,是大家非常熟悉的。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东坡自序,这是中秋夜欢饮达旦,怀念起他弟弟苏辙而作。苏东坡当时被贬在密州,宋神宗读了他的作品,认为他还有“爱君”的忠诚,后来又把他调到汝州。不过,大家读这词,未必要有所谓忠君爱国的想法,倒是由分离想到月亮,再提醒自己不要自怨自艾,只要大家都平安,即使分隔两地,也是可以在中秋夜共享这美丽的月光。 

 

    婵娟,指美丽的月光。苏轼、苏辙分隔两地,因此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期待。词人专由月亮下手,先是质问“何事常向别时圆”?问问青天大老爷,为什么总是在这个分别的时候,月亮就特别圆呢?接着是词人自问自答:“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原来人的悲欢离合是不须讶异的,像这么美丽的月亮不也有着阴晴圆缺?这些都是自古以来无法完美的,大家只好认清现实,先求彼此平安,中秋夜分隔两地也还能共享月光。 

 

    苏东坡写。:“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也是安身立命的想法。原本在这样的中秋夜想乘风归去天上的神仙府,却又怕高处太寒冷,那么就在地上随着月光起舞,只要自己尽兴,一样好像感觉已不在人世之间,过着神仙般的愉快生活。 

 

    苏东坡这几句,后来被其它词人引为创作的一种手法。例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蜺。只恐花深时,红露湿人衣。”又如:“我欲骑鲸归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真,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苏东坡的仙气,在这几句表达无疑。宋神宗读到“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以为苏东坡关心他在皇宫的起居,这是他个人的感受,一般人未必这么以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豪迈之气。月光下举起酒杯问青天,为什么这么明亮的月光不是天天有?那么,又是什么时候才有?唐朝的诗仙李白就有过“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句子。诗人饮酒,豪迈之余,举杯邀月、举杯问天,把自身际遇放在一旁,和天上的星星、月亮、太阳、云彩谈起话来,这就是几丝仙气。 
    诗人与大自然对话,未必就有仙气,有的时候是希望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在人间多留一些时日。
   
【浪淘沙】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似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这是苏东坡的前辈欧阳修的作品。他举起酒杯向东风祈祷,希望多留一会,不要走得太急。 
    春神古称“东君”,春风是东风,请东风“从容”,就是希望春天不要走得太快。宋朝王观有一词:“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而黄庭坚也有“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的幽叹,和欧阳修的意思相同。

 

    “把酒祝东风”和“把酒问青天”笔法相近,意境略有不同。苏东坡用这个“问”字,有豪迈之意,欧阳修用“祝”字,略为婉约。欧阳修这个作品也因为用了“祝”字,仙气少些,婉约多些,感慨也深些,幽恨终究没有办法完全排解,所以才会有明年谁共赏花的怨叹。 

 

    “今年花似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几句话相当悱恻。今年的花顶多是和去年的花一样红,可惜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再和你一起赏花?因为,明年的花说不定会比今年或往年的花都还要红呢!欧阳修毕竟有仙气,如此悱恻,也写得让人空灵。 

 

   对于花的感触,诗人总能和人生扯在一起。有一种花叫葵花,据说是清晨开花,晚上就谢了,只有坚定地向着阳光,也只有一天的生命。因为生命短暂,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蜀葵花”写道:“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人生不得长少年,莫惜床头沽酒钱。请君有钱向酒家,君不见,蜀葵花!”这是昨日黄花之叹,欧阳修讲的是去年的花、今年的花、明年的花,时空拉得更长一些,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唐朝诗人刘希夷写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由时间的迁移,感叹聚散的无常,和欧阳修的境界较为相似。 
   

 欧阳修号“醉翁”,不是只因酒而醉,有时因花也醉。
【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词、曲可唱,一曲为一阕。唐宋离歌是一曲一曲接连着唱,但请妳只唱一曲就好,不要换新,因为一曲就能让人愁肠寸结。 
 
   唐朝时,长安城里的牡丹最有名,每年三、四月,几乎是家家户户都上街,“载酒买花”,根据白居易诗里的描述,一盆好牡丹的价格是十户中等人家一年的税负。据说女皇帝武则天有一次下令园中百花齐花,牡丹晚了那么一会儿开花,她就把牡丹贬出京城长安。也因此,到了宋朝,洛阳的牡丹成为天下第一,欧阳修还写过洛阳的“牡丹谱”。在诗人眼中,牡丹如果谢尽,代表春天也完全走了,所以对牡丹花的着墨特别多。大抵唐宋之际,牡丹是中国的“花王”,也称为“富贵花”。

 

    “尊前拟把归期说”,喝着酒还没有提到很快就可以回来看妳,妳的花容已经先惨咽了。人生的恨,有时不关风月,其实就是离情别绪,如果想要压低离别的情绪,那就好好把洛阳城里的花看遍,才能从从容容和春天一起离开。毕竟,春天走了、花已谢了,此时离别也就不会怨叹自己没有留住美好的事物。 
    春天代表一切的美好,“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就是代表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而这美好的事物,在诗人眼中就如酒一般,秦少游就有如下的作品: 
【如梦令】
门外鸦啼杨柳,春色着人如酒。睡起熨沉香,玉腕不胜金斗。
消瘦,消瘦,还是褪花时候。  

    酒和春色一样是美好的事物,以前就有诗人写“钱塘春色浓如酒”。秦少游写“春色着人如酒”,着是附着的意思,春色依在人旁,让人好像喝了酒一般的美妙,女郎睡醒要烫衣服,可惜已没有拿起熨斗的力量,唉!就这么会一直消瘦下去,就因为春天会走,花也会谢,人怎么可能不受影响呢? 

    诗人因身旁美好事物之易逝而感伤,所以有欧阳修的“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宋朝另一名家宋祈也有类似的创作。   
 
【木兰花】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欧阳修持酒祷告,留的是春天、东风;宋祈持酒,留的是斜阳。希望斜阳不要走得太快,且在花间多照一些,让我也可以多赏一会儿美丽的花朵。
    “縠皱波纹”是描写水波平静几乎没有皱纹;棹是船。 

 

    宋祁,字子京,官至尚书。前面提到张先、张子野被欧阳修称为“桃杏嫁春风郎中”,宋子京也因写了“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样传诵一时的名句,被张子野称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清末民初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也特别提到,这一个“闹”字,使境界全出,就像张子野“云破月来花弄影”的一个“弄”字。 

 

    王国维讲的是境界,我们现在讲的是“酒”字,是酒的境界。先从苏东坡的“把酒问青天”、到欧阳修的“把酒祝东风”,再到宋子京的“为君持酒劝斜阳”,意境也有,而且逐渐哀婉,已经不只是唐朝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仙家酒徒般狂态而已,多了些人性,也多了些闲愁。

 

    以宋子京劝的斜阳一例,在中国文人眼中,本来就是极其哀怨的,代表美好事物之将逝,词人饮酒,可以伤春伤别,可以感受大自然重种神秘,以及人类的无奈,不是一般人所看到的酒鬼滥饮。

 

谈到斜阳,有一首不错的作品,是宋朝另一词人赵令畤所作: 
【清平乐】
春风依旧,着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霄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隋炀帝开通沟渠,筑堤植柳,所以是“隋堤柳”。鹅黄是指柳色。去年紫陌青门上有宴会,今年却是雨云般匆匆散去。“断送”两字十分悲凉,真的是几个黄昏就能让人觉得一生憔悴,这也是宋子京“为君持酒劝斜阳”的原因。 

    除了祝东风、劝斜阳,诗人们持酒要劝的事物还有其它,心境一样哀婉。

【蝶恋花】
晓日窥轩双燕语,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屈指艳阳都几许,可无时霎闲风雨!
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  

    这又是“无双国士”秦少游的作品,还是一样悲凉。“可无时霎闲风雨”,是指风雨一定会有的,即使是霎那之间的风雨,也会使春色大减,所以才“屈指艳阳都几许”,原来美好的事物是留不住的,像流水、落花,一去都无处寻其踪迹,只有白云,时时去了还来。因此,“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拿起酒杯请白云多留一会儿吧!也只有靠你才能遮断阳光,让春天找不到归路。由艳阳的可贵,到惜春的情怀,一切莫可奈何,人力留春不住,举杯敬酒,白云又过,真能留住春天? 

 

    有人说:“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之词,词心也。”对秦少游很推崇。最主要,他有一颗细腻的心,当别的词人还为男女之情期待重逢、相聚,他已写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句子。北宋词人中,和他一样深于情的,大抵是晏几道、晏小山而已,两人同样痴情。 

    周邦彦有一首作品,评价很高,其中最美的也是想请白云不要遮断西楼的残月。
【浪淘沙慢】
昼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阕。正拂面、垂杨堪揽结,掩红泪、玉手亲折。念汉浦、断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

情切,望中地远天阔,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罗带光消纹衾迭,连环解、旧香顿歇;怨歌永,琼壶敲尽缺。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余满地梨花雪。  

     这是送别的诗。“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讲的是最难忘的就是离别,也才有接下来的“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残月已老,还殷殷期待留住它,真也是悲哀的小小心愿。云能遮月,要不遮,只能是断云。“翠尊”当然是酒,虽然没有讲到“劝”字,持酒“劝云”的味道还是出来了,只是劝云不要太浓。 

 

    可是这也都没有用,我就常常怨恨春天要走之前都不跟人打个招呼,说走就走。断云可以留住月,春天却径自走了,空留下梨花和雪花般的白色月光,这春天,还真是无情已极。 

 

    周邦彦的词,十分铺陈,一层景、一层悲,层层不断,绵绵而来,越读越有意思,越回味也越深沉。起首谈景,先是白天的阴暗,岸草的霜凋,城堞的雾隐,车子已准备出发了,东门外送行的宴会也结束了,她掩着泪,折柳送别。想想看,那鸿雁去了许久,不也是没有捎回任何消息?人走了,不知会不会也如此? 

 

   中阕谈情,难忘最是离别,送行的酒其实还有一些,那就用来劝云,希望留住西楼残月。以前送行也有赠衣带的习俗,怕衣带的旧香久了之后也淡了,我随着哀歌敲着酒壶,壶嘴也被我敲碎了。这一切,都是恼恨春天不跟人商量就走了,留下一地哀怨的月光。 
   
【水龙吟】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片芳意。柳困桃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春长在,原只是,人憔悴。

回首池南旧事,恨星星、不堪重记。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  

 

     这是宋朝程垓的作品。周邦彦讲“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程垓讲“留云借月,也须拚醉”,文字近,悲凉也近,是诗人触景的共同感怀。 

 

    夜来一场风雨,想故乡的花园里一定没剩几朵花了,这一季的春天,难道就这么容易走了?我的愁怨已深,是不是也容易辜负这一年的春意呢?像桃花柳花已经慵懒,我只好对着还没有成熟的杏子梅子,权充赏花。其实,春天还是有的,花也还是有的,只是我自己的心已经憔悴,无法领略这春意。 

 

    回想以前的种种,现在自己满头白发,有些事已经不堪再提了,因为我只剩下老眼和容易掉落的清泪。你看,我不是怕花谢春走,其实怕的是自己老来的情怀。如果花能再盛开,我也愿意拚命喝酒,希望连月儿、云儿都留住,白天晚上都能赏花,永远保住这些美好。 
    程垓这“水龙吟”,起首悲凉,末尾则提振精神要拚醉,意境峰回路转,和周邦彦是不太相同的,反而有点像晏殊的另一作品:
    
【踏莎行】
绿树归莺,雕梁别燕,春光一去如流电。当歌对酒莫沉吟,人生有限情无限。
羽袂萦春,修蛾写怨。秦筝宝柱移雁。尊中绿醑意中人,花朝月夜长相见。

    “绿树归莺,雕梁别燕”是倒装的手法,指绿树的莺已归去,梁上的燕子也已向我告别,所以是“春光一去如流电”。袂是衣袖,羽袂指女子轻盈柔羽的衣袖,当然是留不住春天了。修蛾是女子修长眉毛,尽是写着离别的幽怨。绿醑是指美酒,这美酒和所思念的人啊,希望永远在花前月下能相见。 

    晏殊的优雅,在哀怨中也不失其度,比程垓的“拚醉留云月”,多了一点婉约。 

    古时的筝只有五条弦,秦朝蒙恬改制为十二弦,所以称“秦筝”。到了隋唐时候,筝又增为十三弦,分别代表农历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支撑弦的柱子也有十三个,斜斜排列有点像天上一队雁子,所以称为“雁柱”、“宝柱”。雁子在诗词中原本就有离别的意涵,筝能奏出离别的哀调,两者合一,造成文学上特殊的象征。

 

宋词里有很多这样的写法,像:
【菩隡蛮】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这是张先、张子野写美人奏哀筝,有幽恨、有美态。秋水是指眼神,美人弹奏时,眼神随着心境流转,弹到断肠时,眉毛也低低垂下。诗中像“纤指十三弦”、“玉柱斜飞雁”都是蕴含关于古筝的具象和意象,在诗词中有一定的意义。 

 

    诗人对具体如古筝的事物,可以衍生许多美丽的情怀和文字,对于大自然的事物,感触更多。从“把酒问青天”、“为君持酒劝斜阳”到“持酒劝云云且住”,要留住的美好事物却都留不住,用酒来留,就算留不住,自己还可以一醉解千愁,算是一种自我逃避。  
  
【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大家都知道这是苏东坡赤壁怀古的名作,虽然起首“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有大格局、大气势,却有许多无奈。其实很多诗人和词人无法了解为什么美好事物留不住,只好以酒来逃避,苏东坡或许酒喝得多、喝得深、喝得透,看尽人生如梦之后,还懂得把酒洒地,因为这总总无奈,祭告起江中的明月。 

 

    “酹”,是将酒洒地,有祭拜、祈求的意思。苏东坡懂得“把酒问青天”,叹尽人间如梦之后,这酒其实也不必喝了,“一尊还酹江月”。想想,连江中的月光都是虚幻的,这一酹想来也没有什么用处,大家尽尽人事、听听天命,日子或许会愉快一些。 
   

这样的酹酒还有些豪气,周邦彦的酹酒就十分哀凄了。
【夜飞鹊】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斜月远堕余晖。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相将教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何意重红满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兔葵燕麦,向残阳、欲与人齐。但徘徊班草,唏嘘酹酒,望极天西。  

 

    这是描述别情的名作。凉夜中在河桥畔举行离别的宴会,斜月余晖、露湿沾衣,渡头报晓的鼓声在风中传来,象征别离的参旗星也挂在树梢。天亮后,我送她一程,连马都意会到不能轻易分手,即使扬起鞭子,马儿自己也懂得慢慢走。路弯弯曲曲一路扶携走去,到了一处空旷的平野,已经没有再送下去的理由了,附近的确也渐渐没有送行人们的声音,等妳的声音和影子不见了,我也独自一人带着离愁,往回走了。 

 

   回到惜别宴的地方,落花竟然已铺了满地,妳掉的首饰怎么找也找不着,甚至觉得路都变了,难道一分手,一天内整个世界都不同了?早上送别之后,现在黄昏了,只剩下葵草、燕麦长得像人一般高,风中向着斜阳乱舞。我徘徊在妳昨晚铺草而坐的地方,酒还有,就洒它一地吧,我一个人怎么能再喝呢?现在只能哀怨朝妳所去的方向静静望着。 

 

   周邦彦此处的酹酒,有残酒不敢喝的意思,其实也可以是酹酒祝祷远行之人的意思。不论如何,他这个酹酒,是比苏东坡更无奈、更凄凉。 
    词人也喜欢用酒浇水,或是让眼泪滴到水里,让江水把种种相思情意带给远方人,或是就让种种愁绪随江水一去不复返,和酹酒的意思有些相同。 
   
【临江仙】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这是陈与义的作品。午日指五月五日端午节,榴花五月红似火,如今渐渐不如舞裙红,而七月才盛开的葵花现在也开始要冒出来了,恐怕只有我惊觉到时光的流逝,其它人还浑若不觉欢饮高歌。想想去年喝着酒分手的人,我把酒倒入桥下,希望一些情意可以随着流水到湘中,那个我思念人所在的地方。文学作品中多隐为所思念人的居处。舜的妃子娥皇、女英正在洞庭湖畔得知舜死,投湘江自尽,化为湘水之神,潇湘二江会于湖南零陵,“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是美极的句子,浇酒与酹酒的无奈是一致的。 

 

   酒是奇妙的东西,与人同饮可以乐极生悲,悲极之后只能再饮。如果愁丝终究无可解,诗人只好又想出“把酒问青天”、“持酒劝斜阳”等等自我解脱的方法,还是可以继续喝酒。一直到没有其它办法了,诗人终究也能“一尊还酹江月”。“试浇桥下水”,让流水带走一切,或许此时是酒量已到极限,不能再喝了,酒就用来浇水吧!愁也是如此,酒都浇不动了,只好让愁自己随着江水而去。 

 

    辛弃疾写过一曲“祝英台近”,其中结尾是:“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是春天把愁带来的,现在春天跑去哪里了?为什么不把愁也一起带走。 

    这样的幽怨,在酒和愁的关系中一样存在。敏感的诗人喝着酒引起愁,酒醒之后也不懂把愁带走,真如李清照在“声声慢”的感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世界汉诗协会未知/  铃歌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