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为何会产生史上“最牛钉子户”?

 乘风长空万里 2016-05-15

防止封号失联的最好办法是加编辑的个人号。请长按潘恩肖像,识别二维码,加常识哥为友:


作者:董亚民

来源:董亚民律师新浪博客


2010年7月的一天,我们的东欧之旅来到了柏林郊外的波茨坦,目的地是两百多年前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后被称为腓特烈大帝)的王宫——无忧宫。


腓特烈(弗里德里希)二世,即“腓特烈大帝”(1712-1786)


与到访其他宫殿不同,宫殿前面没有宽敞的马路,只有一条弯弯曲曲还一路上坡的小路,没走多远却被一座古老高大的风车磨坊挡住了去路,绕过磨坊才能看到宫殿的大门。听导游一讲解才知,原来这就是前几年我在北大进修时导师讲过的“国王与磨坊主的故事”的发祥地。哈哈!无意中,我竟然寻访到了“法律的印记”,真是喜出望外。


据说,这座宫殿之所以叫做“无忧宫”,本来寓意的是国王希望从此以后无忧无虑的统治国家,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宫殿刚刚建好就遇到了忧愁,由此还引发了一个被称为“德国史上最牛钉子户”的历史故事。


公元1740年,由普鲁士的国王腓特烈大帝亲自设计的无忧宫修筑在一片沙丘上,而这片沙丘的制高点是一块小小的台地,一座古老的风车磨坊屹立其间,与皇宫前的葡萄园阶梯相映成趣,在讲究奢华的欧洲宫廷设计里独具田园般的诗情画意,让人无不感慨它的设计理念是那么独具匠心。


可历史事实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高悬”在宫殿之上的古老风车磨坊向人们默默诉说的却是另一个离奇的法律故事。




据说这个比无忧宫还年长的风车磨坊属于格拉文尼茨家族的祖业,它笨重的基座,高高的柱塔和硕大的风车叶片完全挡住了王公贵族们站在皇宫屋顶眺望波茨坦全景的视线。不仅如此,当风车转动时产生的吱吱噪声也经常令人难以忍受。于是,腓特烈大帝派人去找磨坊主格拉文尼茨商量,要求买下这座磨坊后即行拆除。哪知道倔强的格拉文尼茨声称他拥有“永佃权”,拒绝出让。腓特烈大帝勃然大怒,立即命人强行拆毁了磨坊。


格拉文尼茨却在一旁袖手旁观,随后他诉诸普鲁士王国最高法院。法院根据法律判决腓特烈大帝败诉,重建磨坊并赔偿磨坊主的损失。三层回廊的荷兰式风车磨坊又被按原样重新修建起来。


数十年后,腓特烈大帝和老磨坊主格拉文尼茨相继去世。磨坊主的儿子却不能子承父业,由于经营不善,濒临破产,于是他写信给皇宫的新主人腓特烈威廉三世,提起父亲与威廉二世之间的往事,希望能将磨坊出让给威廉三世。


威廉三世亲笔写了回信:“可爱的邻人,我怎么忍心让你丢掉这份祖传的产业呢?你应当竭力保住并传给子孙后代,使其世世代代在你家族的主权之下。这件事与我们国家的关系极大,磨坊应当长期保留下来,作为司法独立和裁判公正的纪念。我十分同情你现在的困难,今赠给你6000马克,供偿还债务。你亲爱的邻人——腓特烈威廉”。


老磨坊主的儿子收到回信以后再也不提出售磨坊的事了,因此这座“无忧宫磨坊”保存至今,成为波茨坦地区四十个风车磨坊中唯一保留下来的一个。它现在不仅成为无忧宫景区的一部分,而且成为德国司法独立与审判公正的永久象征。


故事到这儿就讲完了,但我这个学法律的,思绪却怎么也不能平静,记得上大学学法律的第一天老师就讲到“什么叫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好家伙!我脑子里这个从未动摇过的“基本概念”怎么在德国一下子就被彻底颠覆了?真让人搞不懂,难道作为普鲁士王国统治者的腓特烈大帝所制定的法律连他自己的贵族利益也维护不了吗?看来司法独立和审判公正才是德意志民族法律文化的精髓所在!



钉子户


尽管后来有很多中外学者对这个故事中某些情节的真实性提出质疑,甚至不断提出佐证予以修正,但我还是愿意相信它的真实性。这不也正好应验了另外一个西方的法律谚语嘛:“乞丐的家——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什么叫做“史上最牛钉子户”?我们重庆的那位算吗?结局是“牛”了一阵子就消失了。人家德国这个“钉子户”怎么样?“牛”到最后仍然还存在呀,而且从十八世纪封建时代的普鲁士王国一直“牛”到今天法治时代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原来如此,我终于弄明白什么叫做“史上最牛钉子户”了。


无忧宫花园内的“中国茶房”(德皇休闲饮茶之所,房子像蒙古包,18世纪“东方想象”的建筑作品)


威廉一世皇帝(1797-1888)(他于1861年为普鲁士国王,1871年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为其宰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