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诗词大会比赛是按照什么规则产生冠军和亚军的

 赵东华 2016-05-15
 中国诗词大会比赛是按照什么规则产生冠军和亚军的

    看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九场比赛的节目录像。
    在第九场比赛开始前,据节目主持人董卿说,该场比赛的擂主肯定可以进入中国诗词大会最后的总决赛,不是冠军就是亚军。这句话让我们这些观众开始思考,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种比赛,是如何产生冠军和亚军的。
    我们看过很多世界性的体育大赛,例如世界杯足球赛,各支球队先是分为小组,然后小组赛获胜的球队进入半决赛,半决赛获胜的两支球队,才能获得进入最后的决赛的资格。这样,即便小组的划分有些不尽合理,或者某些球队在某些场次的比赛中表现有些失常,但是从大体上来说,这个规则还是比较公平合理的。所以,也没人对世界杯的这个比赛规则提出异议。
    但是,中国诗词大会的规则似乎与人们熟悉的体育比赛的规则不一样的。
    我们现在还不清楚,是否第九场比赛获胜的擂主将会直接进入最后的决赛,而另一名进入决赛的选手,是来自第十场比赛的攻擂者。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个比赛的规则显然是不够合理的。
    中国诗词大会分为十场比赛,每场比赛都有五名选手获得竞争攻擂者的资格,然后选出获胜的选手成为攻擂者,与上一场比赛的擂主进行攻擂守擂的抢答比赛。这样,等于每一场都有一个选手成为该场比赛的最后获胜者。有的选手因为成为擂主,可能持续守擂成功,成为某场比赛获胜者的机会就会更大一些。例如,一位16岁的女高中生李子琳因为水平超众,已经几次成为擂主,也就获得了几场比赛的胜利。但是,从理论上说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一名选手每一场比赛都获胜,因此可能当上第九场比赛擂主的选手只是在该场比赛中才仅仅获胜一次的,而前几场未必就都能胜出。而第九场比赛获胜的选手,无论之前成绩好坏,都可以直接进入决赛,这对前八场比赛的擂主就公平吗?当然,巧合的是,第九场比赛的擂主恰恰是水平特别高发挥特别好的女高中生李子琳,此前她已经几次进入攻擂与守擂的比赛,还蝉联了几场比赛的擂主,第九场比赛又再次守擂成功。那么,假如李子琳第九场比赛不幸失利,是不是就应该失去进入决赛的资格呢?看看第九场比赛一名也是当过两场比赛擂主的选手李四维,由于分数不是第一,失去了成为攻擂者的资格,而论水平他和第九场比赛答题获得300分以上高分的攻擂者,也都有争夺冠军的实力。如果按照我们理解的,因为第九场比赛没有胜出,他们都不能进入最后的决赛,那么就真的有些让人为之惋惜。
    问题在于,第十场比赛如果还是那位几次获得擂主资格的女高中生李子琳获胜,第十场比赛的攻擂者哪怕仅仅是第一次获得攻擂者资格,也将坐享中国诗词大会亚军的殊荣。而第十场比赛的攻擂者假设获胜了,哪怕只当上过一次擂主,也就成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
    当然,中国诗词大会的比赛是按擂台赛的形式进行的,与世界杯足球赛的比赛规则还有不同。但是,这样的比赛规则明显是有缺陷的,对有些高水平的选手来说,是不够公平合理的。
    私意以为,如果采取积分制的话,那么比赛的结果可能要相对合理一些。
    例如,进入某场的前五名,获得某场攻擂者的资格,以及成为某场擂主的次数,都可以设定相应的加权分数。最后以选手得分的高低排出名次,假如选手得分恰巧相同,再进行一次附加赛。这样,十场比赛下来,谁的累计分数高,谁的诗词知识水平就高,可以一目了然,也能排出顺序。而擂台赛的形式尽管可以激励选手,也使得比赛比较好看,但是从选手发挥来看,存在一些偶然因素,也就可能成为规则的不合理因素。就拿第九场比赛未能成为攻擂者的李四维来说,他在全部十场比赛中的成绩是相当好的,但是第九场恰巧没能成为攻擂者,也就只能止步不前了。而如果是实行积分制的话,说不定他还是能够进入前三名的成绩。
    中国诗词大会的比赛可以借鉴《星光大道》节目的比赛规则,让积分最高的前几名选手进入最后的总决赛,然后决出前两名进入抢答赛,最后产生冠军和亚军。
    中国诗词大会的比赛,还剩下最后一场比赛就要结束了。
    众多选手在这次比赛中的表现,都被许许多多的观众看在眼里。如果最后的选手获奖名次超出观众的意料,那么肯定是比赛的规则没有考虑一些偶然因素而设计得不够合理的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