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多有桃花诗】

 江山携手 2016-05-15

    桃花迎着多情的春雨盛开。古往今来,桃花在诗人笔下,可谓绚丽多姿,褒贬纷呈。
把桃花喻作恋人美容的当推唐代崔护。
他曾写诗一首: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据载,少年的崔护于清明节踏青独游,偶遇一村姑。两人几回启齿欲言,却又含羞而止。第二年清明节,崔护去寻找那村姑,但桃花朵朵,景物依旧,却不见佳人。崔护惆怅不已,于是写了上面那首诗。

 

     中唐著名诗人刘禹锡,吟咏桃花,别出心裁。诗人被贬朗州,一去十年后奉召回京,观玄都观桃花,触景生情,挥笔在墙上题诗一首:
《赠看花诸君子》:
紫面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有诗人谓桃花轻薄的。
杜甫有诗云: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诗中“轻薄桃花”既是借物比人,又是托物讽人。

 

明人丰坊也有也有诗骂桃花轻薄:
开时不记春有记,落时偏道风声恶。
东风吹树无日休,自是桃花太轻薄。

唐李商隐干脆把桃花说成是“得意负心”的象征。
他有一首诗云:
无赖夭桃面,平明雪井东。
春风为开了,却拟笑春风。

 

然而,也有不少诗人对桃花表示向往的。
白居易的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处觅,不知转入此中来。

 

    一诗即是。陶渊明则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写了一个世外桃园——桃花源。文中描述了诗人在桃花源那种“怡然自乐”的情景和诗人憧憬的“秋熟靡王税”的生活。

 

宋末诗人谢枋得写过一首《庆全庵桃花》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诗人看了庆全庵的桃花后,没有遣责桃花的“随水流”,而别具匠心地把庆全庵比拟做桃花源。意在表达诗人对“桃花源”的向往。

 

世界汉诗协会朱光潜/铃歌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