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刘禹锡所作的【竹枝词】——部分解析

 江山携手 2016-05-15
    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正月至长庆四年(824)夏在夔(kuí)州任刺史,作《竹枝词》十一首。十一首《竹枝词》分为两组,前九首为一组,称为《竹枝词九首》;后两首大约是诗人前组九首完成后,又重新创做完成的,又不想在前九首后面再加上十首、十一首之题,故又题为《竹枝词二首》。

其一: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折叠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陌上动乡情。

赏析:
   《竹枝词九首》是吟咏风土人情的民歌体乐府诗,此诗为《竹枝词九首》中的第一、竹枝词刘禹锡首。 一二两句写山水雄阔隽秀之美。“白帝城头春草生”写高处。白帝城在濒临长江的白帝山上。时值春天,城头百草茂盛。一个“生”字写出百草依视线次第出现,又写出百草滋生之广。草因城脱俗,城缘草而含生机。“白盐山下蜀江清”写低处。蜀江即指白盐山脚下的一段长江:江水清澈倒映云天,又有耸入长空的白盐山作背景,山水互映,各尽其妙。 “南人上来歌一曲”写当地人以雄山碧水为背景放声高歌。

    本句虽未直接写歌的内容歌的悦耳,但因了一、二两句雄阔灵秀山水的烘托渲染,读者自然能体会出歌声的优美。 四句笔锋一转,写路上的异乡人受那歌声的感染,触发起思乡之情。此句当为全诗主旨所在。 
全诗之妙,

其一在动词传神,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耐人品味的人物形象。第三句中,“上来”既可理解为“登到高处”亦可理解为“出来”,无论作何解读,歌声那情绪饱满、难以自禁的形象呼之欲出。而第四句中一个“动”字更是传神。“北人”即外乡人。春日雄奇秀丽美景,他无心欣赏,只顾匆匆赶路,忽然,当地人一曲高歌令其驻足而听,心为之怦然,神为之飞越。一个“动”字写出北人神情,又引起读者共鸣。

其二在一景两用,烘托渲染人物形象。山高草绿水澄明,春日美景烘托渲染当地人不吐不快的蓬勃之情,也烘托渲染异乡人心不在此的旁骛之意,一景两色一石二鸟。 

其三在意味的绵长婉转和境界的高远。诗人第三句,由景及人,此一转;至第四句,以当地人的高歌反衬异乡人的乡情,此二转。同时,写乡情以大江大山和滋生无限的春草来烘托渲染,写出来的当然就不是儿女情长,小家碧玉,而是浩荡乡思,人所共识的那份故园情结了。

其二: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 折叠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赏析:
   《竹枝词》是巴渝一带的民间歌谣,刘禹锡在任夔州刺史时,依照这种歌谣的曲调写了十来首歌词,以本篇最为著名。

   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用歌声来传情,这或者是单方面的,或者是双方之间的。细想起来,这一种歌声真是很微妙的。它不像普通的语言表述,需要合适的气氛,恰当的处理,并且要考虑一定的后果;它可以凭空而来,轻妙地游动着,闪烁着,忽远忽近,似是而非;它犹如心情的触须,彼此试探,相互打量,或一触而退,或纠缠不休。你不能够简单的把歌词视为明确的约定,却也不能说它只是虚情假意的游戏——歌不过是一个开头,后面的故事还有待双方来编写。

    爱情是难以言说也难以持久的东西,当它正处在朦胧状态,正处在有情无情之间时,也许是最令人心动的吧?曾经相恋的人,最终反目成仇的自不必说,就是结成了夫妻的,日子亦大抵是趋向了平淡;“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回想起来,真是缥缈如梦。

大意:
    这是一首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大意是:江边杨柳,树叶青青,江水平缓地流动,一叶轻舟在江上行驶。岸上少女忽然听到舟中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她从歌声获得的印象是,对方虽没有更明确的表示,却似乎有些情意。这真好象黄梅季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是雨天吧,东边还出着太阳,令人捉摸不定,是无“情”还是有“情”呢?


下面再看看另一种注释:
1. 竹枝词:巴渝(今四川省重庆市)一带的民歌。歌词杂咏当地风物和男女爱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一优美的民间文学形式,曾引起一些人爱好并仿制。刘禹锡仿作的《竹枝词》现存十一首。 

2. 晴:与“情”同音,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表面上说天气,实际上是说这歌声好像“无情”,又好像“有情”,难以捉摸。

赏析:
  这首诗摹拟民间情歌的手法,写一位初恋少女听到情人的歌声时乍疑乍喜的复杂心情。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即景起兴。这是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江边杨柳依依,柳条轻拂着水面;江中流水平缓,水平如镜。  

次句“闻郎江上唱歌声”叙事。在这动人情思的环境中,这位少女忽然听到了江面上飘来的声声小伙子的歌声。这歌声就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江水,溅起一圈圈涟漪一般,牵动了姑娘的感情波澜。  

   三、四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写姑娘听到歌声后的心理活动。她心中早就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明确表态。今天从他的歌声中多少听出了点情意,于是她觉得:这个人的心就像捉摸不定的天气一样,说它是晴天吧,西边却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却又出着太阳。“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句,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  

   这首诗语言平易,诗意清新,情调淳朴,历来受到读者喜爱。

竹枝词:是巴渝民歌的一种,唱时以笛、鼓伴奏,同时起舞。
晴与情:二字谐音,双关妙用。


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下【竹枝词】的不部分作品:
竹枝词二首
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踏歌声 一作: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却有晴 一作:还有晴)

上元竹枝词
朝代:清代
作者:符曾
原文: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竹枝词二首·其二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竹枝词九首·其九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竹枝词九首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信在成都万里桥。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江城子·填张春溪西湖竹枝词
朝代:清代
作者:张惠言
原文:
碧云无渡碧天沉,是湖心,是侬心。
心底湖头,路断到如今。郎到断桥须有路,侬住处,柳如金。

南高峰上望郎登,郎愁深,妾愁深。
郎若愁时,好向北峰寻。相对峰头俱化石,双影在,照清浔。


竹枝词
朝代:明代
作者:何景明
原文:
十二峰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塘。
青枫江上孤舟客,不听猿啼亦断肠。


竹枝词
朝代:唐代
作者:李涉
原文:
荆门滩急水潺潺,两岸猿啼烟满山。 
渡头少年应官去,月落西陵望不还。 
巫峡云开神女祠,绿潭红树影参差。 
不劳戍口初相问,无义滩头剩别离。 
石壁千重树万重,白云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偏照婵娟色最浓。 
十二峰头月欲低,空聆滩上子规啼。 
孤舟一夜东归客,泣向东风忆建溪。


竹枝词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孙光宪
原文:
门前春水白蘋花,岸上无人小艇斜。 
商女经过江欲暮,散抛残食饲神鸦。 
乱绳千结绊人深,越罗万丈表长寻。 
杨柳在身垂意绪,藕花落尽见莲心。


台湾竹枝词·其二
朝代:清代
作者:梁启超
原文:
韭莱花开心一枝,花正黄时叶正肥。
愿郎摘花连叶摘,到死心头不肯离。


湖州竹枝词
朝代:元代
作者:张雨
原文:
临湖门外是侬家,郎若闲时来吃茶。
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


竹枝词(十首选二)
朝代:清代
作者:方文
原文:
侬家住在大江东,妾似船桅郎似篷。
船桅一心在篷里,篷无定向只随风。

春水新添几尺波,泛舟小妇解吴歌。
笑指侬如江上月,团圆时少缺时多。


竹枝词四首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瞿唐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 
水蓼冷花红簇簇,江蓠湿叶碧凄凄。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 
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庆宫春(谢草窗惠词卷)
朝代:宋代
作者:王易简
原文:
庭草春迟,汀苹香老,数声佩悄苍玉。
年晚江空,天寒日暮,壮怀聊寄幽独。
倦游多感,更西北、高楼送目。
佳人不见,慷慨悲歌,夕阳乔木。 
紫霞洞窅云深,袅袅余香,凤箫谁续。
桃花赋在,竹枝词远,此恨年年相触。
翠椾芳字,谩重省、当时顾曲。
因君凝伫,依约吴山,半痕蛾绿。


闻歌竹枝
朝代:唐代
作者:蒋吉
原文:
巡堤听唱竹枝词,正是月高风静时。 
独向东南人不会,弟兄俱在楚江湄。


归朝欢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横江千顷白。
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
盖实梦也。然公诗复云:“扁舟震泽定何时,满眼庐山觉又非。”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
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
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
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
灵均去后楚山空,沣阳兰芷无颜色。
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
竹枝词,莫摇新唱,谁谓古今隔。


蓦山溪(如虞彦恭寄钱逊叔)
朝代:宋代
作者:王以宁
原文:
平山堂上,侧盏歌南浦。
醉望五州山,渺千里、银涛东注。
钱郎英远,满腹贮精神,窥素壁,墨栖鸦,历历题诗处。 
风裘雪帽,踏遍荆湘路。
回首古扬州,沁天外,残霞一缕。
德星光次,何日照长沙,渔父曲,竹枝词,万古歌来暮。


教坊歌儿
朝代:唐代
作者:孟郊
原文:
十岁小小儿,能歌得朝天。
六十孤老人,能诗独临川。 
去年西京寺,众伶集讲筵。
能嘶竹枝词,供养绳床禅。 
能诗不如歌,怅望三百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