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戏 图/文:边城 乡里做戏是儿时记忆里的重要一幕。海陆丰地区整年都有乡村做戏,不管是正字、白字还是西秦,台上精彩台下热闹。那时候,乡亲们会早早的带上草席去占个好位置,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席子上看戏,小孩们坐不住,到处跑,嘴里叼着冰棍却想着晚些时候的夜粥。 老人们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他们看得懂台上演的是什么,比如:戏里的角色来了多少人,几匹马,因为戏里的将军都骑马,有时演员出场骑马来,下场时没骑马走,这些都逃不过老人们的眼睛,他们会固执地要求演员们重新出场把马牵走。年复一年,看戏伴随着他们的一生。正是这种乡土情怀,多少游子念念不忘,梦里几度回到故土家乡睇戏。 小时候的村里做戏会分两场,上半夜武戏,下半夜文戏,一直演至天亮。两军交战先破兵阵,红军、乌军轮番上场,你追我赶,最后总是红军赢,武戏都这么演。我偏爱文戏,喜欢文戏的唱腔“嗳咿嗳”,喜欢文戏的配乐,直至今时我依然爱听。每每去看戏总会关注吹打乐手,醉心于这美妙的本土特色音乐。 如今戏剧已走进正规剧院,有了更好的灯光,更好的视听效果,走出汕尾,走向国际,算是登堂入室了。我为家乡的这方文化瑰宝而自豪。 海丰著名乐队“五条人”唱到:(方言)远远睇到戏棚台,我又想起了“嗳咿嗳”,李老三娶鬼某(妻),户(雨)来恶(淋)秀才。这正是我们这代人的关于睇戏的记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