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让这个活宝出去当外交大臣,也真是没谁了!

 雲泉 2016-05-15

小编今天和大家讲一位晚清外交使臣中的活宝级人物——刘锡鸿。

清朝让这个活宝出去当外交大臣,也真是没谁了!

为什么说刘锡鸿是活宝呢?我们先从他的身世说起。

刘锡鸿出身贫寒,父亲是卖鱼的。然而虽说家境不好,但是他却接受到了正统的儒家文化教育,这可真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啊!

道光二十八年,刘锡鸿考上了举人。此后,他参加了不少“社会活动”,先是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之后随同张敬修在广州抵抗英军,然后又跟着河南团练大臣毛昶熙围剿捻军。凭借着丰富的“社会活动”经验,刘锡鸿不断升官,被加上道员之衔。

同治二年,因母亲去世,刘锡鸿回家守孝去了。在这期间,他结识了进士出身的郭嵩焘。他们二人的结识影响了刘锡鸿的后半生。起初,郭嵩焘觉得刘锡鸿这个人还不错,便有意栽培他,哪成想到以后居然能那么无赖。

郭、刘二人最开始相处的很好,例如同治五年,郭嵩焘被调到北京。刘锡鸿得知消息后,便对郭嵩焘将,如果他去北京,自己也一定跟着去,这使得郭嵩焘很是感动。

他们二人真正交恶缘于去英国的事,也正是从这时起,刘锡鸿开始演绎了他人生的“活宝”时刻。当时,为了马嘉理一案,清政府派了郭嵩焘作为钦差大臣出使英国,他想起了自己的好友刘锡鸿,于是提议任命他为参赞,一起去英国,这本来是件很好的事情。但是由于副使许钤身另有任用,便使得这一职位空了出来。刘锡鸿一看副使没人,便希望自己能当,这样一来,他就从五品官一下子被提升到三品,而且待遇还优厚。

刘锡鸿自以为凭借着和郭嵩焘的老交情,再怎么说这个职位也是自己的啊。但是没成想的是,郭嵩焘压根就没有要提拔他的意思,这引起了刘锡鸿的极大不满。但是最后由于总理衙门大臣毛昶熙的提议,他还是得到了副使这一职位。为什么毛昶熙要提拔他?我们前面讲到了,当毛昶熙为河南团练大臣时,刘锡鸿曾跟随过他。

郭嵩焘在得知刘锡鸿被任命为副使后,很是不快。于是他上奏,说刘锡鸿不能做副使,并给出了三个理由:对洋务不懂、为人嚣张以及不通事理。刘锡鸿在听到郭嵩焘这么说他后,顿时火了。此后,两人可谓是撕破脸干。

别管怎么说,郭、刘二人最终还是作为搭档出使英国了。但是到了英国以后,刘锡鸿很不让省心,丢脸丢到了国外。此话怎么说呢?原来,由于大清国书上没有注明刘锡鸿的职衔,所以英国相关人员并没有安排他参加谒见英国女王,递交国书的隆重仪式。刘锡鸿为此就开始找事,后来还是郭嵩焘出面与英国反复交涉才最终让他一同参加仪式。但是在出席仪式的各国公使的名单上,还是看不到刘锡鸿的副使职务。于是小心眼的刘锡鸿便开始更加无理取闹了,有时,他竟然会堵到郭嵩焘办公的地方破口大骂,也不管有没有外人在。这使外国人大开眼界,无不笑话他。

清政府一看刘锡鸿在国外这么丢人现眼,老找郭嵩焘的茬儿,这哪行!于是便将他们二人分开了。光绪三年,刘锡鸿被改派为出使德国大臣。

刘锡鸿被任命为出使德国大臣后,更是得意了。在正式任命书还没下来的时候,他就自己私自刻了一个驻德大臣的官印。此外,刘锡鸿四处买器皿、画等礼品,准备到德国去后得疏通下关系。这种人到德国闹出了更为大的笑话。

在到德国后,刘锡鸿要去面见当时的德皇威廉一世。按常理说,作为一国使臣应该举止端庄,在人家皇帝面前得放尊重些。但是刘锡鸿并没有,他总是抱着天朝大国的态度去看待外国。在向德皇威廉一世递交国书时,史书记载“礼节疏阔,有夷然不屑之意”。对于这种傲慢无礼的态度,威廉一世怎么能受得了。为此,两国差点引出发外交纠纷。

要说刘锡鸿作为使臣交涉事物不行,但是找茬绝对是一顶一的能手。

虽然刘锡鸿在德国,但是他并没有忘记英国还有个郭嵩焘。当时,郭嵩焘出版了《使西纪闻》一书,书中夸赞西方文化和先进技术多么多么好。在国内遭到了守旧派的围攻,要把他撤回来。刘锡鸿哪能放过这好机会对郭嵩焘落井下石!

于是他向朝廷上书,给郭嵩焘列了十大罪状,说郭嵩焘穿人家西方人的衣服了,要是他的话,冻死也不会穿之类的。总之,这十大罪状就是说郭嵩焘崇洋媚外。郭嵩焘见状也毫不示弱,便进行反击。

清政府一看,这两大使臣成天在国外互骂哪成!太丢人了。最终便把刘锡鸿撤了回来。而郭嵩焘不久因其他事情也被撤了回来。

清廷能派刘锡鸿这样的人出使国外,还有什么事能办不坏?

本人为严谨的学术文章,另外,限于知识有限,小编认识问题可能有所偏颇,如有不周之处,欢迎各位朋友以文明语言纠正,小编定虚心接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