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暴躁,愤怒,压抑,低落...都源自何处?【讲座全纪录】

 昵称33370700 2016-05-16

刘博士再次强势来讲,昨晚虽然在春假期间,但依旧很多宝爸宝妈听了直播,精彩无比~

没听到的不要遗憾,小妹陷在为大家奉上全部音频与文字:

(照旧,由于微信语音长度设置,看完上篇请看下篇)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29:56 家庭系统与情绪 来自牛不吹



亲爱滴牛人讲堂的各位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感谢大家在春节这个合家团聚的日子还抽出时间守候在手机旁边听我的讲座。在这里也给大家拜个年,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都可以顺心如意,一切顺利,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跟着自己的节奏,活出自我。给大家简单的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刘忻宇,因为女儿的原因我走上了心理学这条道路,机缘巧合的接触了家庭系统这个概念,也就是今天想与大家分享的主题。我想在听课的各位,也都是宝爸宝妈,大家应该都有曾经跟我一样的困惑,就是学了很多育儿理论,知道很多育儿方法,但依旧在问题来临的当下,或者说在你面对孩子顽皮的某个时刻,依旧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不可避免的发生一顿吼叫,打骂。而冷静过后又后悔无比。如此这样循环,始终不得解决。其实不光是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爱人,面对家人都更容易情绪失控。有很多我以往的学员也经常带着这样的问题而来,经常说,即便我学了某某育儿理念,我读了几百本的育儿书,我上了正面管教课程几次,我依旧在对孩子的管教上感到无力,感到对自己越来越失望,于是情绪就越来越容易爆发。

 

其实在所有关系里面,无论是亲子关系,亲密关系,我们都最容易忽视的就是自我。尤其是自我情绪,所以今天与大家着重的分享情绪与我们的潜意识。

首先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情绪是可以控制的吗?在你感到愤怒,或者低落,或者压抑的时候,你可以控制住吗?在讲解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给大家读一段文字来自于网络,据说是一位心理医生的文章:


良好的情绪可以成为事业和生活的动力,而恶劣的情绪则会对身心健康产生破坏作用。在情绪易于剧烈波动的时刻,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严防偏激情绪的爆发。人的情绪和其他一切心理过程一样,是受大脑皮层的调节和控制的,这就决定了人是能够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的,可以理智驾驭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现在读完这段话,不知道大家都认同吗?其实对于以上的观点,我只想问一个问题,既然用理智就可以控制情绪,那么,你不开心的时候,只要用大脑下一个命令:我立即开心!不就得了吗?!还需要发泄需要疏导吗?


情绪,是心的功能。它在你之内,却非你所能控制。当你过于压抑和克制,那么,就会产生报复性的、破坏性的表达。这其实如同治水,只能去疏,去堵的话,那你就等着泛滥成灾吧。要不李白为什么感叹: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呢?

理性,在一个人的生命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但凡事都有一个平衡点,如果一个人的理性过度发达,以至于认为自己可以完全用理智操纵情感,那么,从心理上来讲,就会制造出心理问题。


当一个人的童年遭受过某种与情绪表达有关的伤害,比如,当你自然地表达、展现情绪时,被父母给予了负面评判:“男孩子要有个男孩儿样儿”、“你这么说别人会不喜欢你的”、“不许哭,憋回去”、“小孩懂得什么,不许乱说话”……就这样,让你认为展露情绪、表达情绪是不安全的、不成熟的、不利于生存、不被接纳和鼓励的,是软弱的,等等,这时,你就出现了克制情绪的倾向。


举个栗子。

当一个孩子不小心摔倒,那么,他自己会对摔倒这件事有自己的感觉:可能他会感到膝盖疼,也会感到害怕,所以可能会自然而然地哭,然后自己爬起来……当他自然地循着自己的感觉面对了这个事情,这件事就会过去,而孩子也学会了走路更加当心。


但是,如果家长的处理方法不当,比如夸张地去扶孩子,或者指责,或者强调要勇敢,不要哭……这样,孩子就被迫切断了与自己真实感受的联结,内在持续不断的战争开始了。

社会的存在常常是以剥夺个性、忽略个体感受为前提的(越是文明的社会会更为宽容),一个人从出生,就会身不由己地进入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为了生存,父母会对你进行社会化改造,比如,否定你的感性,忽视你的情绪,鼓励你理智的行为。


这当然会造成很多人不爱自己,不懂得尊重自己的内在感受。

过度理智的背后,是自我控制。然而,控制本身是一种分裂,是能量的内耗。

情绪作为一种能量,它有自然流动的权利,如果你过于去用理智压抑、克制它,只会如同被憋住的堤坝,变身成更大的破坏性能量,暗中吞噬你的身心健康,不仅平时活得很苦、很累,往往最终还会付出身体、精神健康方面的巨大代价,也会在我们的生活里制造破坏性事件——比如导致抑郁症,甚至现代医学已经证明:癌症的发生是与情绪有关的。过度控制情绪本身是一种对自己的攻击。物极必反,过度控制的另一面,就是失控。

用理智控制情绪的正常流动,是违反人类的心理规律的。


另外,现代医学也证明,压抑的情绪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作为爸爸妈妈们,我们也都知道,在孩子3岁之后的生病,有很大程度会受情绪的影响。判断一个成年人是否情绪压抑,从身体方面都能察觉出来。比如,睡眠质量、各器官功能是否在正常的运作等等,这些是客观表现出来的问题,是人的主观不能左右的。


世界心理卫生组织也指出:70%以上的人,会以攻击自己身体器官的方式来消化自己的情绪,消化系统,皮肤和性器官是重灾区。


有些人非常注意养生,冬吃什么、夏吃什么,但如果你的情绪总是压抑,估计也健康不到哪里去——因为身体如同我们心灵的显示器。


一个与自己真实的情绪、感受失联的人,不仅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无法与他人建立起能真正流动起来的关系。


比如,当一个妈妈带着辛苦工作一天的疲惫、委屈回到自己的家,身体和情绪都提醒她需要休息和放松,但是,如果她忽略自己的真实感受,理智地去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洗衣、做饭……长此下去,她的委屈与疲惫并不会消失,而会转化成怨气,对家人、孩子无法自制地抱怨、发脾气,甚至身体出现问题。


所以,当一个人超越自己的真实感受,只片面地强调道德,而忽略了自身生理和心理的承受能力,不及时化解,就容易造就逃避、虚弱、自欺欺人的“你”。

因此,其实情绪不是用来控制的,是用来感受的。

当然,不忽视情绪,并不是让你不分场合地去发泄自己,而是说,作为社会人,要懂得学会给自己的情绪找到真实表达的机会,找到健康的疏导渠道。起码,不要演得太过入戏,连自己都骗了。

你得对自己说真话。这,也是心理世界的规律。

 

那么在感受情绪的时候,很多人会想去探究我们情绪的来源。比如说愤怒,到底为什么某个事件某个行为就那么容易触怒我们?或者具体点说,为什么孩子磨磨蹭蹭的容易触怒我?或者为什么孩子大哭大闹躺地上打滚的时候我特别容易发火?其实这些爆发的很猛烈的情绪,尤其是那些容易让人丧失理智找不到自我的情绪,其实往往来自于原生家庭的记忆,原生家庭的对你潜意识设定的影响。


那么提到了潜意识,大家可能都听过那个冰山理论,意识占5%,然后潜意识占95%。举个例子,比如说,你看见孩子哭闹,可能情绪逐渐就会崩溃受不了,于是开始发火,这个时候你的意识觉得是孩子哭闹任性惹怒了你,然而啊,然而,也许是你的潜意识被激发了,看到孩子哭闹,投射的却是童年时候的你!被父母责骂的你,于是怎么样啊,你的潜意识指挥着你去重复了你童年的模式。而这部分,咱们是不知道的,咱们只是意识到,哎呀我又跟孩子发火了,好后悔啊,但其实都是潜意识在指挥呢,有95%甚至更多地内在动力导致的。

 

让我们从一个心理学实验讲起,也许你已经听过了,不妨再听一遍。

 

猴子实验

 

科学家做了这样的实验,把一个猴子放进一个装有香蕉的笼子,每当猴子要去拿香蕉时就会被冰水袭击,这样它就不敢去拿,重复几次之后,猴子已经产生了拿香蕉有危险的信念,即使之后也没有冰水袭击了,但猴子再也不敢去拿那个香蕉了。

 

 实验的第二阶段更为惊人,科学家之后又放进了一个猴子,它也能去拿香蕉,但不能接触第一只猴子,这只猴子并没有看到之前发生的,它们之间也没有语言可以沟通,但当新来的猴子正要走向香蕉的时候,之前的猴子自然地做出了恐惧的反应,它觉得新猴子要被冰水袭击了!就在之前的猴子开始恐惧的那一霎,新猴子也产生了恐惧的反应,它停下来脚步,不再去拿那个香蕉。其实,再也没有冰水了。


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傻猴子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我们每一个人的。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从无限可能的状态,进入深受制约、自我设限的状态。

如果,一个人自身伤痕累累,内心充满各种局限,就很难真正畅然活出自己,过好自己这一生。


就像一只鸟,我们逐渐进入自我设置的牢笼,并嘲笑会飞的鸟是一种病。

更严重的是,当我们对人生的体验是很苦,很不容易,赚钱很难,婚姻很无奈……那么,我们哪怕不对自己的孩子说什么,但孩子也会像实验中的猴子一样,能本能地捕捉出父母的真实情绪感受。

而且,我们也会把自己无意识中内在的病毒,以爱之名传递给下一代。

 

记得,有一个案例,说一位母亲,在她的孩子第一次偷回很值钱的东西时,妈妈表扬了孩子。结局当然一点也不意外,那个孩子最后在监狱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成人的世界可能有很多选择,但孩子,却只能被动地去适应世界。而且,父母通常是孩子最信任、最爱的人,孩子很容易被父母塑造、影响。

孩子会倾向于认为父母是对的。

可见,不健康的家长,你可能在很用心地教育孩子,但因为你的内在深受局限,所以,你的教育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在灌输限制与错误。

 

当受限的信念系统被深深地植入我们的心中,会像电脑的程序,一经设定,我们只能被它们暗中操控我们的人生。问题是,我们人生中的这些信念是有毒的,是在阻碍我们创造出幸福、美好的人生体验的。

 

比如,如果你的童年,生活条件很普通,那么,你就会倾向于认同“大富大贵与我无关”之类的信念,反过来,这样的信念,就会真的制造出现实。并不是说“大富大贵”好或不好,而是,人如果自己没有很强的力量和自我觉察力,去突破父母给你的信念重获自由,那么,是难走出这种潜意识里的魔咒的。

再比如,前面提到过的,“我没钱,但我很清白”这样的限制性信念——其实,咱是可以又清白,同时又有钱的,不是吗?

问题是,我们已经对自己的信念习惯了,也很难意识到它们其实是错误的,是在束缚和限制我们的。

 

这些信念是如何植入我们的信念系统中的呢?这与父母、成长环境的影响有关,与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伤害性事件也有关,通常,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

 有的父母把年幼的孩子交由奶奶或姥姥抚养,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有深刻的被抛弃感,会过度渴望与他人的融合感,但又抱持着自己不值得被爱的限制性思维,很容易在两性关系中缺乏起码的辨识力而导致问题,而且会过度严苛地对待自己,过度理性;


还有很常见的母亲为了孩子而维持一个不幸福的婚姻,这样的子女就容易在潜意识中形成“我用我的不幸福来回报妈妈的付出”这样的限制性信念,所以,就很容易碰上不能给予自己幸福的人;

那些在父母的评判、掌控中长大的孩子,就容易形成“爱就意味着评判”的限制性信念,成年后就容易吸引来不停批判自己的人,而且,也不容易活出健全的人格、真实的自我……

 

看到了吗,这就是人类内在潜意识的微妙之处。

当一种伤没有被直面、被疗愈,那么,隐形的伤口是不会真正愈合的。有伤在,有病在,我们就会像一个带着旧伤上场的运动员,外表你可能看不出什么,但伤痛的存在会让我们动作变形,无法发挥出自己健康状态下的水平,有心而无力,甚至不得不中途退场。

当一个人发自内心地认同一件事情,潜意识里就会自动搜索所有支持该种信念的证据,进一步,就会创造出TA所相信的现实。

 

比如,著名的伤痕实验。

 

这是一项由美国科研人员进行的很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具体实验过程是这样的:

 

他们向参与其中的志愿者宣称,该实验旨在观察人们对身体有缺陷的陌生人作何反应,尤其是面部有伤痕的人。

     每位志愿者都被安排在没有镜子的小房间里,由好莱坞的专业化妆师在其左脸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触目惊心的伤痕。志愿者被允许用一面小镜子照照化妆的效果后,镜子就被拿走了。

    关键的是最后一步,化妆师表示需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一层粉末,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实际上,化妆师用纸巾偷偷抹掉了化妆的痕迹。

    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

    规定的时间到了,返回的志愿者竟无一例外地叙述了相同的感受——人们对他们比以往粗鲁无理、不友好,而且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可实际上,他们的脸上与往常并无二致,什么也没有不同;他们之所以得出那样的结论,看来是错误的自我认知影响了他们的判断。

 

     这真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实验。

 

官方得出的结论是:该实验证明了,一个人内心怎样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样的眼光。同时,这个实验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一句西方格言:“别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

 

其实,通过这项实验,也印证了:你相信什么,往往就会在外在的世界看到你所深信的东西。因为,你的头脑会自动锁定所有支持这种想法的证据。

 

我们是在通过自己的心智看世界。而所谓心智,是与我们每个人潜意识中的信念系统息息相关的。

世界本来是同一个世界,但在不同的人眼里却如此不同,原因就是每个人在看这个世界的时候,掺入的主观材料不一样。一个人,首先是生活在一个自己制造的世界里,我们称之为投射的世界。这个世界,隔离了人与真实世界的关系。所以有些时候我们想改善的问题,其实要在我们自己的潜意识层面去做疗愈做改善,你的生活也就会随之改变。

话说,美国动物园曾发生过一次火灾,十几头大象被活活烧死,后来人们才发现这些5吨重大象居然被一根细绳绑着,却无法挣脱。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大象小的时候就被这样绑着,那时候它力气小,一动腿就被束缚了,挣脱不了。长大后,它一直以为自己一动腿就被束缚,因此再也无法挣脱出细绳,即使危险来临,也无法摆脱自己的人生模式。

你的头脑里是否有这样一根根细绳,禁锢住你的心灵,并由此影响着你的人生?

如果有,早晚你会发现,除了面对、疗愈内心,改变个人电脑方程式的设定,别无出路。

 

有一种心理上的运行模式叫做“强迫性重复”。简单来说,当你意识不到自己内在电脑命令——即你的信念系统出了问题,那么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总是一再在你的生命里重复上演:经历了很多失败的关系,换了多次工作但还是不满意,孩子的教育问题百出……甚至是家庭系统的强迫性重复,比如孩子重复父母的命运,父母重复祖父母的命运等等。其实就如同前面提到的大象,它们认为——我不可能挣脱绳子。这样的信念让它们如此深信,以至于不再去做任何尝试。

哪怕现在的绳子对它们而言,根本就不值一提。

 

我之前有一位学员,他是一位画画的艺术家,其实,画得不错,但是北漂尝试多年,却就是无法靠卖画为生。

为了谋生,也不得不去找其他力所能及的普通工作,因为他也算仪表堂堂,再加上特有的艺术家气质,寻一份谋生的工作并不难,但是,他就是从来无法持续做一份工作超过一个月!一个月!一个月!——重要的事情重复三次。

而且,这种情况持续了他的整个人生——目前50多岁的样子。其实,真的,想想他如此频繁地坚持换工作,都挺替他累的。

一方面,他持续尝试画画,其实,他的潜意识里从来就认为自己没有能成功的命,而他吸引来的伴侣也长期如此打击他,对他冷嘲热讽。——重复了童年不被父母鼓励、肯定的模式;

另一方面,他也想好好安心工作,养家,不让妻子一人承担养家的责任,但就是每次的工作,都有这样那样的原因,让他感觉不得不离职。

试想,这样的一生,是会让人多么无奈、无力、心灰意冷——难怪他常常有出家做和尚,一走了之的念头。

但是,我们静下心来想想,他的悲剧是命运的捉弄吗,还是自身的心理原因?

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案例——受困于他童年设定的个人潜意识的魔咒。

而我们中的很多人所遇到的人生问题,与他相比,可能只是程度上的区别。

趋乐避苦是人的天性,在没有学会通过痛苦认识真实的自我、看清自己内在的疾病之前,我们只会去试图推开痛苦,却会发现怎么也躲不开、避不掉、逃不了。

我们总是逃避承认问题的存在,直到某种波澜不惊被外境打破,才不得不去探究生命的结在何处尚未解开;只有忍无可忍,我们才会开始慢慢追溯和分析自身的原因,去寻找那个所谓的问题的根源——不幸的童年,父母、社会的影响,一些生活的不幸造成的阴影……

 

说到这儿,还是想对做家长的唠叨几句:

 

记得有一次,是我线下疗愈课第38期的一位学员,帮一位企业家做个案疗愈——他的问题是,工程干完了,却总也不能及时拿回钱。

在深层疗愈中,发现问题出在他的童年。每当他跟家长提出自己想要什么,家长就会说“等你考个好成绩就给你买”之类的话。

结果,他的潜意识里,就有了“我的要求总是被拖延的”这样的限制性信念。

而这简直成了他生意中的噩梦。于是我们在家庭系统动力中帮他做了一些疗愈工作,

于是慢慢的他就拜托了这个限制性的信念,他的收账工作奇迹般地顺利起来!

这就是自我疗愈,去打开自设的限制性信念的必要性。

心灵上的枷锁:面对一分,解开一分,你就会舒服一分。

 

当然也有一些更严重一些的问题,比如说我有一期的学员,上完疗愈课之后呢,做个案,自己女儿说话结巴的问题,但是做完个案之后,发现,其实她的排列出来的状态,是她没有去直面自己的一些责任,没有纪念他意外死亡的,这个女儿的哥哥,没有面对自己身为母亲的这部分责任,于是她女儿就背负起了这个责任,以这样的形式来纪念哥哥。(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