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怎样“签名”

 夢羲筆談 2016-05-16


写在前面


现代人的“个性签名”其实在古代早已有之,尤其是古代大书法家,他们将汉字写到了极致,自己的名字更是写得如行云流水,比现代的签名精彩若干倍,极具美感和标志性。


对于以下图片资料中出现的“羲之白”、“羲之报”、“芾顿首”、“献之再拜”等字眼,相信有一定古文基础的朋友都理解它们的意思,其实都是关于古代书写礼仪的一些基本知识,不明白的朋友还是自行翻阅资料或问度娘吧,没有什么比自学更有乐趣了。就像我一年前发表的《书法中“势”的存在及产生》,其中只有二十几张图片,和一段极简的文字,原文如是说:“选了一部分‘势'比较强烈的单字和字的组合,来找寻‘势’的产生。我想我不必多讲,有心的人自然会发现其中奥妙。”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图片可以很好地和语言形成互补。




羲之


先看“书圣”王羲之是怎样写自己名字的吧。


王羲之顿首


羲之报


羲之白


羲之报

羲之

羲之



羲之

羲之

羲之


如何?我是给跪了。




献之


羲之的第七子——王献之,和王羲之在书法史上并称“二王”。献之的字写得真是……像我这样整天泡在字帖中的人,每次看到他的字都会在心里感叹一遍“真厉害!”。

看看他将自己的名字写成了什么样子,真叫人惊艳!


献之再拜


献之


献之


献之


刻帖部分来自于《淳化阁帖》




苏轼是个千古奇才,是古代最杰出的跨界艺术家之一,集政治家、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美食家等等集于一身。写字与他们来说真的是“小道”,越是“小道”,越是信手拈来。


苏轼


轼再拜

轼顿首

轼白;轼又上


一个“轼”字能写出花儿来。




苏轼的门生——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在书法史上与蔡襄、苏轼、米芾并成为“宋四家”,自魏晋以来独树一帜。


庭坚


黄鲁直

鲁直


庭坚顿首


涪翁





于'宋四家'中,蔡襄年龄最大,苏轼次之,其次是黄庭坚,最小的是米芾,最任性的也是米芾。




米黻;黻顿首


黻;黻

米芾初名为黻,看这个“黻”字写得,几千年来,也就只有他了。


芾;芾顿首;福顿首




天下一人


皇帝中的文艺青年——宋徽宗赵佶,花鸟画自成“院体”,自创的“瘦金体”至今被世人称道,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与其所画工笔重彩相映成趣。其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他的签名花押“天下一人”千古风流。





青藤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 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


倘若袁宏道25岁(1592)那年,没有去陶石篑家,就不会翻到徐渭的诗集《阙编》,袁宏道没有机会为徐渭写传,这位集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于一身的旷世奇才,恐怕就不会被后人了解得这么立体了。


天池徐渭

天池山人徐渭


天池,文长

天池,文长


天池道人徐渭

渭宝




哭之笑之


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的明宁王朱权后裔——朱耷,本名由桵,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 、驴屋等,中国画一代宗师。其书画款识“八大山人”字样如“哭之”又如“笑之”,是不是臆断,只有他自己说得清楚。








苦瓜老人


石涛,原姓朱,名若极,明靖江王朱亨嘉之子,幼年遭变后出家为僧,法名原济,半世云游,以卖画为业。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陈人等,作品天真烂漫,清气袭人。


苦瓜老人

老涛

原济


清湘老人济

清湘小乘客济

石道人济


瞎尊者原济 半砚斋头

瞎尊者原济

清湘老人济



看完后有没有要把名字写好的冲动?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