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择时交易,在我所读过的投资类书籍中,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是:国内出版的投资书籍中,一般认为择时交易是不言自明的,即择时交易不是一个选项,而是必须的。而美国人所撰写的投资书籍中,有推荐择时交易的,有不少认为择时交易其实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有明确认为择时交易不可取的。 我们在前面一篇文章“中证500 V.S. 巴菲特”中,阐述了相对美股来说,A股的大涨大跌更加显著,一定程度上择时交易不可避免。
在剧烈波动的市场中,如果采取买入-持有的策略,账户总值将随着市场上下坐过山车,这对投资者心理素质的考验很大。对于没有充分预计到波动(风险)的投资者来说,尤其在遇见深度下跌的时候,因为战胜不了恐惧心理而投降,在市场底部卖出,造成难以挽回的严重损失。所以对很多普通投资者来说,采取买入-持有的策略,其实真正坚持下来很困难。
就算不增加回报,对于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择时交易也是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
择时交易首先要明确你的时间框架。从日内交易的择时,几日到几周进出的短线择时,几周到几个月的趋势择时,还有几年一个周期的牛熊转换择时,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周期选择合适择时交易策略。
先来看看大牛熊周期择时交易的一些现有做法。
文献(1)提供了一种确定大周期牛熊转换的择时手段,作者创造了“股市仪表盘”的概念,选取8个判断牛市行情的指标,当其中有3个以上指标成立时,就可以开始缓慢增加股市的投入,直到8个指标全部达到。
这8个指标有指数均线系统指标,有股票新高/新低指标,有交易所投资者情绪指标,还有各指数MACD指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
类似的,文献(2)的作者构建了包含基准利率、美联储政策、按揭贷款余额、动量策略等指标的牛市熊市判别系统,在实战中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假设投资者在等待市场底部时有足够耐心,判断市场顶部时有足够小心,再辅以各种通行的判断方法,其实判断大的牛熊周期转换并不难。
投资大师查尔斯·伊利斯在其著作中,一直强调普通投资者应该长期持有指数基金,并进行定期的再平衡。事实上,再平衡策略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强制择时交易的一种。
对于没有特别多时间思考投资问题的投资者来说,能够不受身边朋友的影响,不受媒体鼓噪的诱惑,利用指数估值水平、中长期均线、或者中长期MACD等简单指标,再结合股市运行时间周期和经典道氏理论,扎扎实实地判断出大的牛熊周期,再结合定投、指数投资和动态资产组合等策略,完全可以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
(待续)
备注: 文献(1)Leslie Masonson,熊市赚钱法则,周沅帆,张苗译,中信出版社,2013; 文献(2)Martin Zewig,Winning on Wall Street, revised edition,Waner Books, 19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