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今后,程腔李韵何处闻

 cxag 2016-05-16


  李世济

  2013年3月4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文艺界别委员小组讨论会上,年事已高的李世济关心国家文化建设,用放大镜看材料。(资料图片 中国文化报记者 卢 旭 摄)

  《荒山泪》

  《锁麟囊》

  《文姬归汉》

  《武则天轶事》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第五至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京昆室副主任,中国文联原副主席,国家京剧院艺术指导委员会顾问李世济,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8日在京逝世,享年83岁。京剧界痛失艺术大家,业内外为之震惊、哀痛。中国文化报特刊发整版文图,以表追思缅怀。

  李世济生平

  李世济,1933年5月4日出生于苏州,长于上海,祖籍广东梅县。她1938年开始学戏,曾得到赵桐珊、陶玉芝、朱传茗、王幼卿、李金鸿等前辈的传授指点,习青衣。1945年,拜程派创始人程砚秋为义父,演出程师亲传剧目《贺后骂殿》,一举博得“小程砚秋”的美名。1953年,她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肄业,组织“李世济剧团”巡回演出。1954年至1955年间,获得梅兰芳的指点。1956年,李世济参加北京京剧团,获得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等的提携,长期合作演出《桑园会》、《三娘教子》、《朱痕记》、《法门寺》等剧目。1957年,她随程砚秋赴莫斯科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并获得银质奖章。1962年,李世济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李世济调入国家京剧院(原中国京剧院),全身心投入对程派剧目的整理复排、移植改编及新创剧目排演。李世济晚年主要致力于程派艺术传承,课徒授业,传艺不息。

  李世济从艺70余年,其艺术人生与程派息息相关,与京剧事业血肉相连,她善于继承、精于借鉴、勇于创新。李世济自幼得程砚秋亲传,她是清醒的思考者,透悟师恩,懂得以严肃的态度继承程派,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创新。她是坚定的实干家,用尽毕生精力,解读程派精妙,打开了程派新局面,展现了程派新气象,是京剧程派艺术的杰出传人。

  李世济演出剧目包括整理恢复的《锁麟囊》、《六月雪》、《牧羊卷》、《贺后骂殿》、《玉堂春》、《春闺梦》、《荒山泪》、《游龙戏凤》、《法门寺》、《三击掌》、《武家坡》、《大登殿》、《龙凤呈祥》、《鸳鸯冢》等,整理改编的《文姬归汉》、《梅妃》、《碧玉簪》、《祝英台抗婚》等,移植改编的《陈三两爬堂》,新编历史剧《则天武后》及现代戏《南方来信》、《党的女儿》、《刑场上的婚礼》、《刘三姐》等。李世济继承程派经典剧目,弘扬程派艺术精神,新时期以来,她演出的剧目呈现出新面貌:演出最多的《锁麟囊》风格独特,芳华永驻;《文姬归汉》突出民族团结的主题,新增“送儿女”唱段婉转深情,成为广为传唱的段落;《梅妃》强化家国气节,营造古典意境,是一出颇具韵味的作品;移植改编剧目《陈三两爬堂》汲取地方戏曲之长,在程派艺术与兄弟剧种的结合上做出了可喜的尝试;新编历史剧《则天武后》成功塑造了一代女政治家的形象;现代戏《刘三姐》运用民歌元素,富有生活气息;《南方来信》音乐构思完整,唱腔设计在现代戏中运用流派唱腔,做出了有益尝试;京歌《蝶恋花·答李淑一》贯穿传统与现代,保持古典风韵的同时勇于探索出新,是一首广为传唱的作品。

  李世济和杰出的京剧音乐家唐在炘一起,在吸取程派艺术精华和尊重艺术规律的前提下,关注时代发展,尤其面向青年观众审美需求,对发扬程派艺术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对程派艺术进行了审慎的精心整理与发展,尤其在声腔艺术上做出了卓越的独特贡献。李世济天赋亮嗓,音域宽广,高低驰骋,自由灵动,她和唐在炘一方面对程派剧目中原有的唱腔进行了加工润色或较大修改,一方面重新设计部分剧目唱腔,李世济发挥自身嗓音条件,糅合各种声乐技巧,演唱含蓄中见轻灵、沉郁中藏隽秀,将程派唱腔表现得更加丰富细腻,于凝练幽咽、华美典丽中呈现出清新流利、明朗洒脱的程派新品格。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李世济响应国家京剧院号召,担任团长承接承包团,主抓业务建设,培养人才;作为主演,她演出场次多,戏份很重,积劳成疾也坚持完成演出。近年来,李世济因糖尿病身心俱损,但她带病坚持传承、发展、传播京剧艺术。为备战文化部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国家京剧院先后将程派经典保留剧目《文姬归汉》、《武则天轶事》(《则天武后》)纳入重点整理复排项目,李世济多次带病参与整理复排,亲临剧院参加论证会议,提出宝贵意见。炎炎夏日,她坐着轮椅,戴着墨镜(因眼疾)亲自到排练厅给弟子抠戏,并多次到排练现场指导乐队练乐,拿着高倍望远镜审看彩排、演出。为遴选培养后备人才,国家京剧院举行文戏青年演员对口交流考核,李世济带病担任评委,忍着疼痛现场评点考生,并为剧院人才建设提出许多可行性建议,为剧院人才建设严格把关。李世济还邀请青年演员去她家学戏,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外地学生来京学艺,吃住都在李世济家,她负责说戏,丈夫唐在炘同时负责教琴师、说乐队。李世济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让青年演员受益匪浅。

  李世济心系京剧事业,毕生致力于程派艺术的传承、发展与传播,她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崇艺敬业的理想、誓言,她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功勋卓著的程派艺术传承人,是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

  高牧坤:李世济创造了程派的辉煌年代

  中国文化报记者 罗 群

  相识半个世纪的艺术伙伴就这样走了,京剧名家、导演高牧坤感到深沉的失落。

  高牧坤与李世济相识于1965年,共同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文革”结束后相继调回国家京剧院,一起排戏、一起演出。半个世纪的风雨、半个世纪的交情,李世济的艺术、为人都给高牧坤留下极其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有人对世济大姐的艺术有微词,甚至说她是票友,这种看法是不对的。”高牧坤说,李世济是程派创始人程砚秋的义女,从小随程砚秋练功、学艺,对程派艺术的核心、精髓,李世济有非常深刻的领悟和传承,并融入自身的感悟和创造。上世纪80年代,李世济让程派再度红遍了大江南北,吸引、培养了大批年轻观众,创造了程派的辉煌年代。“世济大姐是学医的,水袖、身段练得或许不如科班演员多,但她对程派声腔艺术的继承、发展、创新有目共睹,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她自己也听到过对她的质疑,但她从不争辩,更不气馁,用精湛的艺术当做对质疑的回应。《文姬归汉》中‘送儿女,足陷风尘身披霜’的情真意切,《蝶恋花·答李淑一》的饱满情感、爆发力、臻于化境的气息控制等,非大艺术家不可为。”

  但凡有所成就的艺术家,总是能把深厚的艺术功力和自身的特色完美结合,在高牧坤看来,李世济正是这样的艺术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世济大姐跟他的爱人唐在炘大哥共同移植、创作了新戏《陈三两爬堂》,这出戏有传统戏《三堂会审》的影子,又有所发展,难度很大,她的演唱声情并茂,征服了观众。当时四大名旦等前辈名家都还在世,她就已经这么红了,可见她的艺术功力。”高牧坤说,李世济与唐在炘一道,丰富了程派的音乐,功莫大焉,“我们过去常开玩笑说,世济大姐的伴奏是一堂小民乐队。”

  中国评价艺术家有一条极高的标准——德艺双馨,高牧坤认为,李世济做到了这一点,“世济大姐是个有情有义的人”。高牧坤与李世济共事多年,李世济对同行的帮助、周济,高牧坤见了太多,最让高牧坤印象深刻的,是当初李世济帮助京剧名家杨秋玲捡回了一条命。

  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杨秋玲病重入院,那家医院的医疗条件不理想,杨秋玲生命垂危,她的爱人找到了高牧坤帮忙想办法,高牧坤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李世济求助。“世济大姐接到电话,二话没说就驱车从距离很远的家中赶来,到了医院立刻帮忙联系相关领导,安排换医院、急救,才挽救了杨秋玲的生命。”高牧坤说,“都说同行易相轻,但世济大姐是个‘大写’的人。”

  李世济挽救了杨秋玲的生命,却没能留住自己的儿子陪伴晚年。中年得子、老来丧子,这对为人父母者的打击不言而喻,唐在炘因此卧病,腿不能行。这时候,李世济找到高牧坤,“咱们给老唐办场晚会吧”。那场晚会上半场演出程派传统作品,下半场演出李世济和唐在炘创新的作品,晚会结尾,用升降台把行动不便的唐在炘升到舞台中央。高牧坤说:“除了这场晚会,我还帮世济大姐举办纪念程砚秋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晚会,我目睹了她对义父、对爱人的情义,不能不动容。”同时,李世济的坚强与从容也令高牧坤敬佩,直到今年初住进医院的前几天,李世济还在为弟子说戏、排戏,思考着改进、创新。“世济大姐再困难、再痛苦,也没耽误过剧院的事、艺术的事,她把一辈子都献给了京剧。”高牧坤说。

  梅葆玖驾鹤未远,李世济又与世长辞,京剧界接连痛失艺术大家,这是重大的损失,高牧坤既痛心又忧虑。“名家西去,技艺难存,京剧今后的发展怎么办,我们必须思考。”高牧坤说,“我怀念两位艺术大家从艺、为人的准则,也以此激励自己,多为京剧做些事。”

  李海燕:老师叫我“孩儿”

  中国文化报记者 刘 淼

  记者致电采访李海燕时,她正在李世济家小小灵堂里给老师守灵。因为李世济唯一的儿子因车祸早逝,两个孙女年龄尚小,包括李海燕、杨磊在内的弟子们都在家里帮忙操持后事。李海燕说,从老师突然离世,她已经两天没有合眼。“老师就这么走了,我到现在还无法接受……”

  1991年,李海燕拜李世济为师,她说,那美梦终于成真的时刻,她永远不会忘。“在拜师之前,我曾和李老师一起演出过,当时李老师帮我说戏,她的先生唐在炘老师给我伴奏。演出结束不久,我就正式成了老师的徒弟。”

  李世济教给李海燕的第一出戏是《陈三两爬堂》。之后,李海燕从河北唐山调入国家京剧院,又陆续学习了《文姬归汉》、《武则天轶事》等剧目。

  在国家京剧院,李海燕跟李世济学的第一出戏是《文姬归汉》,这出戏凝结着李世济、唐在炘这对梨园伉俪的毕生心血,两人带着这出戏走遍了大江南北,也红遍了大江南北。李海燕也因为这出戏收获了不少荣誉。

  几年前,国家京剧院再次排演《文姬归汉》。此时,李世济因意外摔伤而卧病在床,但她忍着疼痛,让李海燕每天到她家将排练的录音放给她听,然后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指导。“每天的录音至少有90分钟,我和李老师就一起躺在床上,听着录音说戏。老师总叫我‘孩儿’。那时,我真的感觉我们就像一对母女,我依偎在母亲怀里说着悄悄话。”李海燕说,“一给我说戏的时候,老师就忘了病痛,边说边用手势示范,特有精气神。但一说完戏,缓过神来,脸上的痛苦让人看着都心疼。”

  临近演出,李世济放心不下,坐着轮椅专程到现场给剧组说戏。“当时,说着说着,老师突然站了起来,冲着我走了过来。我特别惊讶:‘老师,您怎么……’老师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行动,激动地说:‘海燕,我要感谢你,是你让我站起来了。’我说:‘不是我,是艺术让您站了起来!’”

  2015年初,当人们正在关注电视机里武媚娘的是是非非时,国家京剧院的排练厅里,李世济正在将自己的代表作《武则天轶事》传给李海燕,这也是李世济传授给李海燕的最后一出剧目。她总是叮嘱弟子,演这个戏最重要的就是深入角色内心,把人物演好,“有了人物,几分钟的戏都能出彩。”

  “老师一直非常强调人物,强调表现人物内心。”为了让李海燕更懂得塑造人物,李世济建议她多看话剧,“老师认为话剧非常讲究人物塑造,朱琳、于是之这些大艺术家的表演非常值得借鉴。”让李海燕没想到的是,老师还会跟她提到邓丽君,“老师说,其实邓丽君的演唱方法很好,能用甜美的声音把观众唱哭,值得我们借鉴。”

  今年2月,李海燕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再次演出了《武则天轶事》,这时,李世济已经病重住院。“演出前,我到医院去看老师,她听说我要演《武则天轶事》非常高兴,嘱咐我一定要录下来给她看,还特意给我说了几处我容易出错的地方。”

  李海燕和老师最后一次同台是去年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办的一场名家名段演唱会上。“我们几个徒弟搀扶着老师走上舞台。老师非常激动,她对观众说:‘我好想你们啊!我老了,唱不动了,但我有学生陪我唱,我唱得不好,请您原谅!’可老师一开口,观众就沸腾了,唱得真的太好了!”李海燕说,那天,她含着眼泪陪着老师唱了三段。

  5月4日是李世济的生日,学生们特意买了鲜花和蛋糕到病房里给她过生日。“老师冲我们点头,她知道是她的生日。”李海燕说,李世济去世后,家属和学生连夜为她穿上她最喜欢的衣服,“师父穿衣服很有品位,有自己的风格,从背影一看就知道是她。这次走了以后,我们特意挑了一件她清唱时经常穿的衣服,中式的大盘扣袍子。”

  “老师一生都在践行着‘德艺双馨’四个字——老师是和蔼可亲的,提携后学不遗余力;老师更是坚强而执着的,在坎坷苦难中始终为了艺术默默耕耘。以前,老师是在身边指导我们,现在她在天上督促着我们,我不能懈怠。”李海燕说。

  吕洋:我一定要替师父圆梦

  中国文化报记者 罗 群

  天津京剧院程派演员吕洋和师父李世济的缘分,早在吕洋4岁时便种下了。

  那时候,吕洋的父亲常常在家放京剧唱段,有一天,吕洋被卡带里传出的声音深深迷住了,就问父亲:“这是谁唱的?什么戏?真好听,将来我也要学这个。”父亲告诉吕洋,这是京剧名家李世济唱的程派名剧《锁麟囊》。从此,“李世济”三个字在吕洋心里扎根了。

  大约6岁的时候,吕洋作为小票友参加一场演出,彩唱《女起解》。演出后台,一位慈祥的阿姨走过来笑着对吕洋说:“小朋友,你知不知道,今天我本来想唱《女起解》的,你唱了我就改戏了。”阿姨还问她:“你想不想学程派啊?等你长大了,我可以教你啊。”后来吕洋才知道,这位慈祥的阿姨就是给自己带来程派艺术启蒙的李世济。

  吕洋正式向李世济提出学艺是在2002年,李世济爽快答应:“好呀,我愿意教你,但是我现在心情不太好,要过一段时间,我再跟你联系。”吕洋对记者回忆说:“因为当时师父的儿子去世不久,我也不敢再贸然打扰。我盼望了半年没有回音,就给师父写了封信,表达我想跟她学戏的迫切心情。”

  信寄出几个月,依然没有消息。直到有一天下午五六点钟,吕洋结束了《六月雪》的响排,回到休息室换衣服,发现手机上有一个北京区号的未接电话。她回拨过去,电话那头传来亲切的声音:“我是李世济,现在我可以教你了,你什么时候可以来学?你想学什么戏?”当时的激动,吕洋一辈子都忘不了。

  与李世济接触多了,吕洋发觉,老太太非常亲切,平易近人,待人真挚、友善,全无架子,但她同时感到,师父内心坚定刚强,有一身傲骨。当时李世济住在北京,吕洋开始了北京、天津两边跑的学艺之路,3年多,李世济教了吕洋《龙凤呈祥》、《春闺梦》、《贺后骂殿》、《祝英台抗婚》等剧目。“只要来北京学戏,我就住在师父家里,师父对我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管吃管住,夜里凉了还会给我盖被子。”吕洋回忆起当初学艺的经历,声音哽咽。

  师父溘然长逝,吕洋悲痛不已。“师父从我幼年时把我引上程派艺术之路,我又跟她老人家学了十几年的戏,继承她的艺术,我责无旁贷。”吕洋说,“师父不论遇到何种困难,她对程派艺术的追求都坚定不移,这一点让我非常钦佩,也要向她学习。”

  吕洋说,李世济有件事一直放不下,自己一定要替师父圆梦。李世济生前一直希望吕洋把改编自程派名剧《碧玉簪》的《玉簪误》一剧排出来,打造成爱徒吕洋的代表作。“师父为弟子花费了太多心血,可是,师父已再不能亲自指导我了,非常遗憾。我一定要把这出戏排出来,把程派的剧目继承下来,把师父待人接物的低调、谦和融入自身,我想这是对师父最大的告慰。”吕洋说。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皆由国家京剧院提供。)

京剧艺术
盛世梨园  戏韵万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