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抓牛股想必各位已经热血沸腾了,其实各种各样的牛股在股市中已经屡见不鲜,而我们真正能抓住的没有几只,有的人抓住了牛头却被牛身甩了出去,而有的人更是看着自己的自选股变为大牛股却迟迟没有下手,为什么?
我们看图一算不算牛股?29个交易日上涨200%,肯定是牛股,但是当时有多少人拿住了呢?首先在下跌的时候敢买的人不多,在拉起来以后敢追的人也不多,如果你无意间买进去了能不在阴线时洗出去的估计更少,为什么?因为我们不了解这只股,我们对它的家底以及背后的主力都不了解。
那么在我们不了解的情况下这样的牛股就抓不住了么?我们看到图二会发现如果我们跟着操盘策略的提示买入和卖出那就真真正正抓住了这只牛股,但是市场上2000多只股票操盘策略都会提示,那总不能说所有股票都是牛股吧,怎么办?首先我们注意到牛股的产生也是需要环境配合的,低位时之所以没人愿意买是因为整体趋势还是下架通道,而此时大盘依然处在下跌中,而操盘策略提示开仓时也是建立在大盘开仓的情况下,其次就算大盘和个股都开仓了我们依然无法确定它是一只牛股,所以我们还要看看是谁在培养它。
从图三右侧可见,五大私募联合出击,介入其中栽培牛股,可惜大势并没有向着他们,所以当大盘开始下跌五大私募悉数被套,之前的文章里我们强调过私募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赔不起,由于资金量庞大一旦亏算就不是小数目,所以在这种大势不利的情况下唯有逢低补仓,摊薄成本后带行情企稳再做拉升。
而从图五中可见,其中的两大私募进行了加仓,在成本摊薄的情况下大盘12月4号开仓了,而此时正是9.20的位置,随后的拉升如果我们配合着操盘策略基本上就赚了个盆满钵满。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得到了一个安心持股的理由,那就是私募的集体介入以及由于大势导致的低位加仓,都向我们证明了这些私募不会就此收手,而由于他们的资金量庞大培养出来的自然要比其他股票要强,由此一来我们就可以换个角度抓牛股了。
|
|
来自: 斐睿 > 《席位私募高管大宗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