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为什么把朝鲜的太上皇囚禁在保定?

 我爱祖国爱人民 2016-05-16

清朝为什么把朝鲜的太上皇囚禁在保定?

2016-05-16 客从何来20评

历史上的朝鲜长期是中国的属国。在制度上它效仿中国,实行闭关锁国的国策,一直自给自足,风平浪静。到了19世纪末,危机开始出现。同当时的中国一样,朝鲜面临着列强的巨大压力,尤其是日本和俄国,对朝鲜的觊觎已非一日。在外部压力的催化下,朝鲜内部宫廷的倾轧和斗争愈演愈烈,终于在1882年爆发了“壬午兵变”。

当时统治朝鲜的是建立于明朝洪武年间,持续了近六百年的李朝。李朝与明清两朝相始终,一直同中国维持着良好的属国关系。

1864年,朝鲜国王李昇去世,由于没有子嗣,便以他弟弟之子李熙入承大统。李熙年方十二,不谙世事,由他的父亲以大院君(相当于摄政王)的身份摄政。大院君思想极端守旧,他屡次杀害传教士,坚决不与外人通商。

十年后,李熙长大亲政,权力逐渐转移到其妻闵妃(明成皇后)手中。闵妃较为开明,主张仿效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而大院君贪恋权位、刚愎自用,反对削弱他权力的政治改革,于是,大院君集团和闵妃集团之间的矛盾逐渐深化,兵变一触即发。

1876年,日本以朝鲜拒绝邦交,蔑视日本为借口,出动兵舰,胁迫朝鲜签订了不平等的《江华条约》。清政府在此次事件中懦弱无能,姑息绥靖,完全没有尽到宗主国的保护责任。而日本国势蒸蒸日上,朝鲜王室和大臣中一些人在失望之余,开始把目光从大清转向日本。

1880年,闵妃集团开始借军制改革之机削弱大院君集团的实力,裁撤由大院君亲手创办的“亲军营”,组建了以日本人为教官的新军“别技营”。新军在装备和待遇上都高于旧军,激起了旧军极大的不满。1882年,旧军哗变,激愤的士兵冲进军械库,夺取武器,释放被捕士兵,并跑到大院君府上诉说冤情。

大院君趁机煽风点火,变兵头脑发热,不辨真假,立即去攻打日本使馆,杀死了日本教官,处决了闵谦镐等后党高官,并打进宫里搜捕闵妃。闵妃装扮成宫女,逃出王宫,一时间,政局陷入瘫痪,汉城大乱。

清廷驻日公使黎庶昌得知后,急电直隶总督署,建议“中国宜派兵船前往观变”。与此同时,还在逃亡途中的闵妃惊魂甫定,指示后党成员、正在天津的朝鲜使臣金允植向清廷求救,一场“抗日援朝”的大戏正式拉开帷幕。

安徽庐江人吴长庆和袁世凯受到清廷指派,进军朝鲜。

在出兵前,朝鲜使臣金允植曾建议吴长庆诱捕大院君,归政国王李熙,吴长庆心领神会,命袁世凯“密为布置”。到了朝鲜,大院君赴清军军营回访,袁设计将其众多卫士阻于军营之外。大院君入营与吴长庆寒暄后,觉察气氛有异,吴长庆闪烁其词,不忍发动。而袁世凯则持刀在侧说:“事情已经泄露,迟则生变!”随即督促手下将大院君强行扶入轿子,星夜登上兵舰,押送天津。

之后,清廷发布上谕,命将大院君李昰应安置直隶保定府地方,永远不准回国,随即,直隶总督署选择了保定旧清河道署为羁押治所。现位于保定市兴华路3号,是全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道台衙门,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早是清代河道水务治所,主管保定周边二十余处州县旧有管理河务的地方政府行政机构,后成为军阀王占元公馆,抗战胜利后为国民党28军军部。现存建筑面积1840平方米,建筑保存完好,仍保留着清末官宅的特色。

清军诱捕大院君后,日方更为不满。但清廷此举却得到一些西方国家的支持,尤其是德、英、美等国,各出于其自身的考虑,不愿意日本在朝势力膨胀,以至影响其在朝鲜的权益。故纷纷表示对清廷拘捕大院君、平定朝鲜内乱的支持。

大院君禁于保定之后,尽管有“永远不准回国”和“嗣后不得再行渎请”的煌煌上谕,但1882年11月13日和1883年3月4日,朝鲜国王又两次咨文清朝礼部,要以风土异宜,大院君于“衰老疾病之中,何以堪遣”,朝王“尽宵忧念,寸心千折”为由,恳请清廷释还,结果均遭驳回。而大院君本人也先后三次遣人上书都察院或礼部,为己鸣冤,恳请归国,亦遭到清廷的拒绝。

光绪十一年(1885年)八月,大院君结束了三年的软禁保定生涯,在清朝驻军首领袁世凯的护送下回到朝鲜汉城。

清廷囚禁朝鲜大院君事件,是明清以来传统宗藩关系中从未发生过的大事,它不仅标志着日本侵台后清廷对朝“以夷制夷”政策的改变,而且亦突破了宗主国从不干涉属国内政、外交的传统方针。其后,清廷积极采取了一系列干涉朝鲜国政的举措,对中日两国在朝实力的对比以及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