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贵”法帖:曾巩《局事帖》

 家有学子 2016-05-16

“唐宋八大家”曾巩唯一传世墨迹《局事帖》,在5月15日的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拍卖中,以1.8亿元落槌,加佣金成交价为2.07亿元。《局事帖》全篇包括上款、日期,总共124字,距今已有936年,曾被历史上多位名人收藏,并经徐邦达考证著录于《古书画过眼要录:津隋唐五代宋书法》。7年前,这件作品以1.0864亿元成交,成为第一件过亿的中国书法作品。以此次成交 价格计算,单字价值167万元,可谓一字值百万。


▲曾巩局事帖




《局事帖》,宋纸本,纵29厘米,横39.5厘米,曾巩手书。内容如下:“局事多暇,动履禔福。去远诲论之益,忽忽三载之久。跧处穷徼,日迷汩于吏职之冗,固岂有乐意耶?去受代之期。虽幸密迩,而替人寂然未闻,亦旦夕望望。果能遂逃旷弛,实自贤者之力。夏秋之交,道出府下,因以致谢左右,庶竟万一。余冀顺序珍重,前即召擢。偶便专此上问,不宣。巩再拜。运勾奉议无党乡贤。二十七日。谨启。”

本札包括上款、日期,不过124字,然叙事不少,内蕴丰富。从起首的平静致意,至自述近况后的沉郁苍凉,再至要远离“穷徼”的急迫,最后又理性地表达感谢。文字畅达一波三折却又干净利落,与他晚年的文风同出一辙。


《局事帖》的历代收藏者



局事帖》鉴藏印

鉴藏印:

项元汴(1525-1590):项元汴印、墨林山人、项子京家珍藏、得密、项墨林鉴赏章、檇李项氏家宝玩 
安歧(1683-1742):仪周鉴赏、翰墨林鉴定章 
张珩(1915-1963):张珩私印 
曾燠(1759-1830):盱江曾氏珍藏书画印 
张文魁:涵卢鉴藏、张氏涵卢珍藏、张文魁 
费念慈:(1855-1905):西蠡蕃定 
王芑孙:(1755-1817):芑孙 
何良俊(1506-1573):清森阁书画印 
其它:源来、闻岳心赏、天泉阁、宫保、无恙 

根据古书画鉴定家尹光华的介绍,在900多年中,《局事帖》被多位重要收藏家珍藏,包括何良俊、项元汴、安仪周、王芑孙、曾燠、费念慈、许源来、张珩、张文魁等。

收藏家朱绍良在《我读张葱玉》一文中提到,人们青睐北宋曾巩的书札,源于此幅作品曾由张葱玉收藏。据朱绍良透露,从作品的收藏印可见此幅作品确实源于鉴定泰斗张葱玉之手。后来,他因为赌博,将《局事帖》输给了收藏家谭敬,随后被带到美国。

1996年,《局事帖》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50.8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51.91万元)被著名收藏家尤伦斯夫妇买下。而后,在2009年北京保利秋拍“尤伦斯夫妇藏重要中国书画”专场中,曾巩《局事帖》再次现身,当时估价为1200万元至1800万元,不料最终以1.09亿元成交。13年间增值23倍。根据朱绍良分析,曾巩这件书法曾经受到过质疑,但是经过著录的分析比对认定为真迹,因此其价值也经历了迅速提升。

收藏者简介

项元汴,明代收藏家、鉴赏家。字子京,号墨林。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毕生致力于收藏古今金石遗文、书画名迹,富甲天下。亦能绘画,兼擅书法。

何良俊,明藏书家。字元朗,号柘湖。华亭(今上海市)人。以岁贡生入国学,授南京翰林院孔目。喜藏书,建清森阁于海上,专藏书籍、名画、金石。著有《何氏语林》《四友斋丛说》《柘湖集》等。

安岐,清藏书家、鉴赏家。字仪周,号麓村,别号松泉道人。天津人,一作朝鲜人。以经商为主,早年曾代明珠经营盐业于淮南,声名显赫一时。极喜收罗古籍、书画,精于鉴赏。画学著作有《墨缘汇观》为同行所推重,称他为“博雅好古之士”。

王芑孙,字念丰,一字沤波,号惕甫、铁夫、云房、楞伽山人,江苏苏州人。乾隆五十三年召试举人。官至华亭教谕。书仿刘墉,诗工五言古体。尤以书法闻名于时。

曾燠,字庶蕃,号宾谷。江西南城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进士,选庶吉士,改主事,累官两淮盐运使。著《赏雨茅屋集》,又辑《江西诗征》《骈体正宗》等书。

费念慈,字屺怀,一字君直,号西蠡,晚署艺风老人,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擅鉴赏,工书法,出入欧褚,兼通魏晋各碑。著《牧归集》。

许姬传,字闻武,号思潜。浙江海宁人,晚年定居北京。长期任中国剧协和梅兰芳剧团秘书,并致力于文物鉴赏和收藏,工书法,亦擅楹联。许姬传与弟许源来(字崇齐)二人皆喜鉴藏,与吴湖帆、张珩、韩慎先等南北大收藏家多有交往。天泉阁是许氏兄弟共用的斋号。许姬传一直对许源来呵护提携,故其某些藏品多归许源来“天泉阁”名下。

张珩,字葱玉,别署希逸。祖父张均衡、伯父张乃熊,均为著名收藏家。在他十几岁时,就已对中国古代绘画颇有心得,交往者多为画家、书法家和收藏家。他在书画鉴定方面造诣很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曾被聘为故宫博物院鉴定委员。1961年文化部组织以张珩为首的书画鉴定小组,到全国各地巡回鉴定书画有近10万件之多,发现一批湮没已久的书画珍品。

张文魁,字师良,上海浦东人,故居涵庐,早年经商,颇有成就。分事之余,醋好书画收藏,与沪上收藏家庞莱臣、吴湖帆、谭敬、张珩等过从甚密。其收藏的惊人之处在于宋元信札多至四、五十通之多,故宫博物院曾入藏十几通。张氏后移民南美洲,五十年代张大千到巴西,双方多有来往,大千先生颇得其关照。


《局事帖》艺术赏析


《局事帖》字形修长,笔画劲挺,明显带有欧字及锺绍京小楷的格局与笔意。“妍美遒劲”“精劲严重”虽是对锺、张小楷的赞美,但用来衡量《局事帖》,其实也很恰当。

我们将欧阳询的《灼艾帖》《付书局帖》《致端明留台帖》《行书诗文稿》及《集古录跋》诸帖与《局事帖》比对,虽结体有宽严疏密之别,字画有粗细拙巧之分,但在用笔上,二人的确有相似的地方。尤其是横笔与捺笔的尖入劲出以及顿挫的方折处,都可见欧书(特别是欧氏后三帖)对曾巩的影响。所不同的是,《局事帖》更峭拔痩硬些,更峻洁、爽垲罢了。


欧阳询《灼艾帖》


《局事帖》钤印


钤盖在“二十七日谨启”上的一方印章,是“曾巩再拜”四字朱文方印,小篆,四字离开边框都有一定距离,是宋印的特点。用水印,淡而不匀,印色多的地方有晕化的现象,皆与元以后的油印不同。宋人书札钤印的确实不多,因为不常见,其钤印在日期上的习惯或说规律,也一直未被历来研究者发现并予以记载。原因是作为藏品,它们历代都分散在南北各藏家之手而秘不示人,大家无法把他们集中起来研究。如今,由于资料的公开,给了我们汇集研究的机会,才在偶然之间注意到宋札钤印位置这一少见而又特殊的习惯。


《局事帖》的书写用纸



前文说到“曾巩再拜”四字印有晕化现象,说明它在书写盖章时是一张未经裱背的生纸。此纸质地薄而紧密,间有长而硬的纤维,当是楮与竹的混合料所制,是北宋的特产。后面隐隐有木版印刷的字迹,很多研究者从背面若有若无的字迹认定这是《三国志·魏志·徐弈传》的残页,但却有北宋版与南宋版的不同意见。不过两种意见都不能作为判断此帖真伪的主要依据,因为北宋版《三国志》虽然至今还没有发现,但曾巩用此版的废页写信并非没有可能。而背面若印的是南宋版《三国志》,当然也不能论定《局事帖》是伪作,因为用前人书简或公文纸来印书,南宋时期的本子已屡有发现。上海博物馆王南屏旧藏的《王文公文集》便是其中著名的一本。


小  结


曾巩手墨历来难得一见,除《局事帖》外,宋元以后绝少见于诸录。原因是曾巩自卷入党争并因之外放,十多年中为求自保几乎不再与人通信,更不主动给京中旧友通信。返京后,直至去世,更专注于他的“顾问”之责,为整朝纲,除弊政出谋划策,仅在任中书舍人的一百多天之内,就书写有制诰、诏、策二百余首。一心国事,私人通信自然无暇顾及。而其前半生因勤于治学,书札手墨也不会多,在文字狱炽烈的时候,一定又人为地被毁。无怪稍晚于他的朱熹,一生留心曾巩的文字:“五十年乃得见其遗墨。”如今,这历劫不磨、依旧墨光灿然的千年遗珍、人间孤本再度问世,能不为曾巩庆?为中国文化界庆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