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浦各地明的由来你都知道吗

 海青门浦 2016-05-16


一、青龙镇



青浦区的青龙镇,它是上海地区最早的港口集镇,形成于三国时期。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在吴淞江沪渎之口,建造青龙战舰,战舰驻扎之江称为“青龙港”,江边的集镇也由此得名“青龙镇”。宋末,青龙镇因松江上游日益淤浅,下游日趋渐窄,大船难以直接出入,原有港口贸易活动便遂趋衰落。明嘉靖年间(1522~1566),曾设县治于青龙镇,后又移青浦县治至现青浦城厢镇),青龙镇故有旧青浦之称。现已取消建制,并入白鹤镇。

二、香花桥


相传,明朝有位曹太师,儿时曾在家门口种了牡丹花。每年花开之际,文人墨客们便会来到桥上赏花作诗,渐渐地,后人就把这里取名为“香花桥”。

三、金泽镇



金泽位于青浦区的西部,当地人视水为宝,有“穑人获泽如金”之说,故得名。境内江
湖河港交织,桥桥有庙,庙庙有桥,古迹众多。尤以宋、元时代建的“普济桥”、“万安桥”、“迎祥桥”和建筑宏伟的颐浩禅寺、东岳庙、西林禅寺闻名。

四、 商榻镇


商榻位于淀山湖西岸,南倚急水港,西接汪洋荡,北临连河江,原是一个小村落,明初成镇,崇祯年间开始兴盛。因其位于苏州、松江两邑之中,常有经商船傍晚到此下榻,遂得名。

五、练塘镇


练塘位于青浦区西南,呈长方形,东西走向,东起惠世庵,西至西虹桥,东西南北各设水栅为障,三里塘河贯串全镇,上有古桥10座。相传曾因三国时张帆练军于此,得名“张练塘”,又传,五代闽国高州刺史章仔钧与妻练氏居此,故名“章练塘”。

六、朱家角



朱家角镇位于青浦区西部淀山湖畔,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就已形成村落,宋、元时形成集市,名“朱家村”,后因水运便利,商业日盛,遂形成集镇,它历史悠久,留有文化遗存多处,沪上最大的五孔石拱桥――放生桥,还有现存中国古代五大灯塔之一的泖塔都在那里哦。

七、白鹤镇


青浦区北部有个白鹤镇,毗邻吴淞江和东大盈港,它历史悠久,物产丰富

,在唐宋年间商家云集,井市繁华,曾有“小杭州”之美称。古时因当地白鹤成群而得名,沿用至今。

八、赵屯


赵屯东接白鹤镇,南邻青浦镇,西靠昆山市石浦镇,北与昆山市花桥镇

交界。曾名“汉城里”,后因南宋赵构在此屯兵抗金而得名。

九、凤溪镇


凤溪位于青浦区东北处,始建于南朝,原因此处的观音堂而得名“观音堂镇

”,后来因为镇边有条凤溪塘,故又称“凤溪”。

十、华新镇


华新位于青浦区东北处的华新集镇,原是个小村落,因以华潮庙址为驻地,

西邻华潮浦,故得名“华潮”。(华潮庙建于明朝,传说古时吴淞江潮急浪大,两岸人民深受其害,便在沿岸建庙,以镇江水。)1980年全国地名普查时,因与上海县“华漕”同音,为防混淆,遂更名。

十一、徐泾镇


徐泾位于青浦区东首,南连沪青平公路,北依崧泽大道,西靠徐乐路,东接华徐路。现以徐泾港得名,曾因两岸的遮天大槐被称作“槐树里”,后几经战火,大树被毁,遂更名。

十二、小蒸镇


小蒸据《蒸里志略》记载:汉濮阳王墓葬大蒸东北半里,葬时以酒醋蒸土,地下不生蝼蚁,因此得名。它位于青浦区西南,又名贞溪,元代书画家管道升、赵孟頫都曾在这里生活。

十三、崧泽


古崧泽位于沪青平公路南侧。相传晋代吴国内史袁崧牺牲后葬于村上,他的后代子孙便在此处建宅定居,名为“崧宅”,此处又是松江下游的一泽,故又称“崧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