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松机器人:外资夹缝中长大的“抗衡者”

 踏石留印2012 2016-05-16

  本文根据笔者对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先生进行采访整理,文中讲述了新松自成立以来在外资企业强势的夹缝中艰辛的成长之路。根据曲先生的表述整理如下:

  作为中国成立时间较久的一家机器人公司,由于中国进入机器人行业时,国外已经形成并且完整的占领了整个中国市场,中外实力就好比,一个是刚出生,呱呱坠地的婴儿,与一个健康强壮的年轻人的较量。所以新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注定打上了于外资夹缝中求生存的艰辛烙印。1961年,我在山东青州出生,我出生前的上世纪50年代,美国、日本等国家就开始将机器人应用于生产领域了,而我的老师、“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1973年正式向中科院提出开展机器人研究的建议未果,四年后的1977年,老师蒋新松主笔起草自动化学科发展规划,将机器人研究纳入规划中,从彼时起,机器人研发开始起步,等到2000年我们以逝世三年的老师蒋新松的名字成立了一家机器人公司时,美、日、德等国的机器人已经形成产业化,产品行销全世界了。在群狼围攻和下游客户不信任的双重考验下,我们发展历程的个中艰辛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言说。

新松机器人总裁 曲道奎

  任何行业的成长和兴起都必然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幸运的是,孕育新松的是中国最强大的科研摇篮——中国科学院。所以,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头上成长,而更幸运的是,我们通过多年努力逐渐从夹缝中求生的弱者,变得越来越强大以致让外资同行不可小觑。

  “四轮驱动“战略

  16年前,新松刚成立时仅四十多人,无厂房、无设备、无知名度,而如今不仅成为“中国机器人第一股“,而且公司的总市值位居国际同行业前三位,拥有国内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化基地。成长性在机器人行业位于全球第一。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新松历尽艰险,虽然如今新松早已度过了生死危机,却面对国内外双重竞争格局下,于2015年进入了公司又一个发展的转折点。

  回顾公司发展轨迹,我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995年至2009年上市之前的筹备及初创期,2009年至2015年之前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期,2015年至今乃至未来,则承载着公司从国内领先走向真正的国际龙头的预期。

  我深知,老师生前一直为创办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公司而奔忙,所以新松的成长有着特别的意义,我们要将老师的遗愿化为行动,让机器人成为国家制造业现代化的龙头。

  2015年,面对国外大型企业垄断工业机器人领域和国内机器人企业遍地开花的局面,新一轮竞争开启,这一年,我们开始实施“四轮驱动”战略(四轮即内生、外延、纵向、横向),从内涵式增长转向'内生+外延'式发展,在产业链的纵向布局和并购重组的横向扩张两方面同时发力。着力构建'2+N+M'模式,在全国设立N个区域性公司,下面再建立不同的子公司,完善网络化市场服务格局。

  新松“四轮驱动“战略也可解读为,公司在内生式发展的基础上,重点进行资源整合,集中进行平台建设,以达成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协同发展。

  新松的员工中,75%以上都是创新研发人员,这是我们一直延续的内涵式增长(“四轮驱动“战略之一)的一种直接标志,“只引领,不跟随;只创造,不加工“是我们一直遵守的诺言,我认为,只追求质变,用技术去创造与引领市场,才是一家科技企业应该追求的境界。我们不“玩”资本,但我们是把资本作为一种工具,我们要把这个工具利用好,为技术、为产品、为产业服务。

  2009年上市时我们募资规模不到6亿元,而去年11月公司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共募资近30亿元,这是我们外延式发展、产业链纵向、横向布局的一种综合手段,这笔资金用于工业机器人项目、特种机器人项目、高端装备及3D打印项目、数字化工厂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资金投入使用后,将扩大公司的产业规模,推进新产品批量生产,丰富公司产品线,全面推广数字化工厂,打造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与此同时,我们在产业链纵向布局上,还采取搭建全球化战略合作平台的措施,去年,通过与上游核心零部件的西门子、欧姆龙等国际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形成了数字化工厂决策层、感知层、执行层的优势互补,联手共同推广数字化工厂业务。此外,公司与广州风神物流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汽车行业为示范,广泛向其他行业推广数字化、信息化及智能物流整体解决方案。

  驱动公司发展的第四个轮子即并购重组的横向扩张,以募集的近30亿元资金为基础,完善新松在上海、青岛、杭州、重庆等区域布局,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创新资源,并通过兼并重组,实现跨越式发展。

  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企业,我们将渴求人才的目光放眼于国际。今年2月初,我们控股的下属子公司并购了德国陶特洛夫职业培训学院,此前公司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联合组建辽宁省超限制造及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的建立标志着新松公司全球化人力资源体系的初步建立。而且,2015年,公司与东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携手培养高端技术人才;公司承办的“2015国际智能星创师大赛”助力公司深度挖掘机器人行业最具潜力的团队。杭州新松公司“浙江博士后工作站”的设立,为公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我总说,我们要有理想,做前无古人,提升国家和民族竞争力,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崇高事业。如果你要是觉得我谈崇高,谈理想,谈伟大,假,那你就不要在新松干了。我们并非只是给技术团队谈理想,更注重人性化管理,说实话,现在时代变了,没有人会长久地勒着裤腰带给你干活。所以,新松是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员工持股最多的企业,几乎所有核心技术骨干都持有股份。这也是公司可以得到长足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技术立企

  从AGV到洁净真空机器人到数字化工厂到如今大热的服务机器人,新松机器人一步步踏实前行。经过十六年的发展,公司的产品已出口20多个发达国家及地区,三分之二以上客户为外资企业,创造了中国机器人应用史。国外机器人巨头公司产品主要集中在单一关节式工业机器人产品线,而新松的机器人产品线包括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洁净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五大类并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洁净机器人方向,国外机器人公司在全球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新松打破国外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垄断格局,是国内唯一洁净机器人供应商,拥有国内洁净机器人市场50%以上份额。在特种机器人方向,鉴于特种机器人对国家战略的特殊意义,属于禁运产品,新松在国内处于垄断地位。在服务机器人方向,新松已形成面向老龄化社会、家庭服务、社会服务的系列化机器人产品和大数据平台,领先竞争对手完成了服务机器人产业的战略布局。

  这与我们最早脱胎于中国科学院并持续不断地投入研发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多年来,新松依托中科院强大的人才优势,形成了以院士、博士及高级专业为核心的国家级联合创新团队。新松拥有2000人以上的高素质创新研发团队,团队规模可以和国际一流机器人公司相媲美;新松拥有从技术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创新管理经验,每年推出新产品几十项。新松公司作为高科技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占公司总体销售额12%以上。公司每年推出新产品几十项,完成重大科技攻关100多项,拥有几百项国家专利,起草制定多项国家行业标准。

  正因为此,这些年,新松为中国贡献了多个机器人领域的第一:中国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样机、中国第一台机器人通用控制器、中国第一台五自由度高压水切割机器人投入使用、中国第一条机器人冲压自动化生产线开发成功、中国第一台洁净(真空)机器人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政务机器人……

  到目前为止,公司创造了中国机器人发展史上108项第一。

  完善有序的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三层科技创新体系机制,首个层次是以机器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龙头的国家级创新平台,主要负责前瞻性、战略性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第二层次是以新松研究院及以主导产业为标志划分的各事业部,主要负责新技术新产品和各专业领域应用性技术的攻关及产业化实施;第三层次与国内外优势企业和研究机构结成的产学研联盟,开展策略合作型研发。各创新层次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成为了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国内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力量。

  以如今大热的服务机器人为例,我们早在2005年服务机器人项目就在公司立项,2006年就诞生公司第一代家庭服务机器人,2010年我就宣布公司正式进入该领域,近两年才陆续将产品推向市场。

  夹缝求生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考试成为我国最早招收的机器人学研究生之一,在中国科学院,师从“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从事机器人研究。几年后的1992年至1993年,被派往德国萨尔大学(UniversitaetdesSaarlandes)做访问学者的我,从事神经元网络在机器人中的应用研究,被机器人尤其是工业机器人在现代工业中发挥的作用和意义深深吸引。

  一年后,我临时受命而回国,前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组建机器人研究开发工程部,并出任机器人国家工程中心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前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王天然则是我的顶头上司。

  那时候,外国人和很多中国人都不相信中国能造出机器人。美、日、德等国的机器人已经形成强大的垄断格局。

  造出机器人产品后,遭遇客户的“闭门羹“,客户一听说是中国产的,连连摆手作免谈状,直到1995年,金杯汽车的机器人采购同样遭遇外资企业的”闭门羹“之后,新松的20台移动机器人(AGV)以高性价比被金杯汽车采用,同时还将技术出口到韩国三星航空株式会社,这个技术转化应用成功的案例直接导致了新松公司的诞生。

  依靠沈阳自动化所多年的积累,我们才在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赢得一席之地。2007年,公司的AGV移动机器人还打入通用汽车的全球采购体系,出口到欧美和亚洲10多个国家。截至去年公司为美国通用汽车提供的智能机器人已超百台,这打破了近30年来中国机器人产品只进口没出口的历史。

  截至目前,新松公司智能移动机器人技术历经20多年的技术锤炼,目前产品种类可以分为装配型智能移动机器人、搬运型智能移动机器人、智能巡检机器人三大类百余种产品。其中搬运型智能移动机器人已经在国内的烟草、电力、医药、化工、能源等领域广泛投入使用;而装配型智能移动机器人目前在垄断国内汽车生产厂商95%市场份额的同时也远销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俄罗斯、印度等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卓越的产品技术精良的产品质量得到了国外汽车生产厂商的一致好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