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周书单丨时间永远分岔,通向无数的将来

 真友书屋 2016-05-16



有疑曰:


博尔赫斯在《小径分叉的花园》中说:“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并不存在;在某些事件,有你而没有我;在另一些事件,有我而没有你;再有一些事件,你我都存在......时间永远分岔,通向无数的将来。”


所有土地不会连在一起,人与人之间却都是相逢的孤岛,平行时空里的故事不得而知,你我都存在的时刻也不容易遇到。有幸的是我们也许会拿起同一本书,用同一声惊叹,同一种目光,来证明彼此的存在。


《S.》

作者:J.J.艾布拉姆斯;道格·道斯特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推荐指数:★★★★




这本书的诱惑力,如同小时候夜晚躺进被窝里,等待着妈妈翻开故事书的第一页。


十多年前,作者之一的J. J.艾布拉姆斯在旅途中邂逅了一本陌生读者留下的书,扉页写着:“看完请留给下一个读者。”他的创意脑袋深受启发,开始想象一本书能通过何种形式,连接起两个素未谋面的读者。于是,艾布拉姆斯联手道斯特,二人谋划了《S.》这样一个纸本游戏


打开《S.》,你将看见一本1949年出版的旧书《忒修斯之船》,它讲述的是一个名为“S.”的失忆男子被拐骗到一艘陌生的船上后开启的一段冒险旅程,他的作者石察卡是一个身份成谜在作家。有一天一个文学系的女生珍在图书馆偶然找到了这本书,书中有一位陌生读者的批注,而这些批注引起了珍的兴趣,她也在空白处给这位读者留言。他们的讨论围绕着书的译者柯岱拉的译注展开,他们惊奇得发现,这些译注的背后,通往的是一条幽深神秘的道路。这样书中书的形式,预示着故事的轮廓必然是一个局中局,谜中谜。在泛黄的、布满咖啡渍、霉斑的内页上,写满多种颜色的手写字:铅笔、蓝、黑、橙、棕黑……此外,还有23个材质各异的附件:信笺、机密档案、旧照片、明信片、罗盘、餐巾纸……这不仅是一种对于故事的嵌套式布局,也是一次对于阅读的交互式尝试,这种捧在手心里的阅读游戏,是纸质书品的一次反击,承载着电子文档无法复制的美好。


《S.》在本年度的烧脑排行榜中,一定会成为势头强劲的尖叫。在美国一经首印上市,20万册瞬间断货;台湾版则占据当年诚品书店、博客来全年畅销榜总冠军;全世界纸书爱好者、悬疑推理小说爱好者为之疯狂。目前中文典藏复刻版亚马逊正在预售当中,预计6月出版,7月发售。


《孔子》

作者:【日】井上靖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推荐指数:★★★★★



孔子自己当然不会想到,千百年后自己早已不在江湖,而江湖还编排着他当年侃大山的传说。《论语》如今已是三岁小孩都能吟诵几句的经典,然而很多时候,我们除了那些子曾经曰过,其他的一无所知——甚至子曰过什么都不重要。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对于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异乡太陌生,对于孔子这个异乡人身上的故事毫无兴趣。


也许,同为那段悠悠岁月的守望者与边缘人,一个日本人眼中的孔子能为我们敞开更多介入、理解他者的可能性。井上靖是一位深深扎根于中国史传文学的日本作家,他七十岁开始读《论语》,八十岁时决定写一部关于孔子的小说。在书中,孔子故事的讲述者是一个作者虚构的,在孔子身边打杂的人物——蔫姜,一个身份低贱的蔡国遗民。时逢蔡国沦亡,孔子周游列国,途经陈蔡,二人生命的机缘便如此契合而上:一个是遭遇亡国之殇的普通生民,一个是面临理想受难的孔门领袖,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意外得遇见了共苦的彼此,蔫姜决定追随孔子。


我们读孔子始终无法忘却他是“圣人”,是“先师”,因此我们无法与他做朋友,彼此间永远只是陌生人。然而神坛之上得有神在,任何试图把神拉下神坛的做法都是愚蠢的。井上靖的智慧之处正在于,他透过蔫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照孔子的眼光。孔子还是那个孔圣人,而蔫姜追随的那个孔子,可以被歌颂,也可以被安慰,甚至需要被原谅。而到最后我们可能会恍然大悟,如果想要了解孔子,便不能把自己当做孔子,而要把自己当成蔫姜,因为你我都是蔫姜——不知身在乱世还是盛世,不知是该扎根还是逐流。诚然,理解痛苦和困惑远比想象崇高和清醒容易得多。


《虽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但我就是要逃避》

作者:【日】山口路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