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源远根深底蕴厚,千年古港迎新机

 海陆丰文化遗产 2016-05-16

源远根深底蕴厚,千年古港迎新机

2015-07-15 海陆丰

汕尾自古有“南海物丰”之说。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百越先民就已来到这个粤东之滨的港湾聚居生息。多水的自然环境为汕尾文化带来了“水性”的灵动和智慧。而“靠水吃水”的生活习性,也给汕尾人增添了一分清新、柔美的人文情愫。

  近年来,作为社会发展“软实力”的地域文化,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海陆丰文化是汕尾人的根。汕尾政府正在通过大力发掘历史文化底蕴,依托群众文化基础,积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根植民间的传统信仰,异彩纷呈的民系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都将为汕尾文化的提升提供取之不竭的源源动力。



  以海为田

  妈祖信仰系连四海情谊

  偏居粤东一隅的汕尾,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坐拥全长455.2公里的海岸线,占全省海岸线长度的11%,其辖下的海岛数量更高踞全省之首。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汕尾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虽经数千年的演进、整合与重构,汕尾的海洋文化却延续着一脉相承的精神。

  源远流长的妈祖信仰,是汕尾文化生生不息的源头。妈祖原名林默,是宋代福建莆田湄洲的一位传奇人物。她秉性聪颖,在海难中屡施援手,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崇拜。随着名声的日益扩大,妈祖也渐渐成为海上女神的代名词。这一信仰,随海外华侨漂洋过海,传遍世界各地。汕尾的妈祖信仰起源很早。宋元之际,福建莆田一带的移民便将妈祖信仰带到了海陆丰。

  位于汕尾城区的凤山祖庙,守望着汕尾沧海桑田的变迁。民谚称:“先有凤山祖庙,后有汕尾港”。据史料记载,早年的凤山还是粤东的一个小孤岛,福建的渔民漂泊到这里安家落户。《海丰县志》记载,这里早在宋代便是繁华的商埠,到明代中叶形成汕尾港。汕尾港商贸云集,舟楫云屯,渔家商户在祖庙内设立“公秤”、“公斗”进行公平买卖,树立良好的商港形象。清代中叶,汕尾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凤山祖庙也随之不断扩大,形成今天的规模。


  作为海陆丰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信众最多的妈祖庙宇,凤山祖庙堪称海陆丰民俗文化艺术活动的“大观园”:由启功、冰心、钟敬文等大师墨宝铭刻的石雕俯拾皆是;庙内以民间故事、戏剧人物为原型的精湛泥塑和剪瓷雕,令游人目不暇给;祖庙独特精细的壁画工艺,不失为庙宇壁画中的翘楚。屹立山巅的妈祖石雕像,堪称全国规模最大的妈祖石雕之一。


  祖庙每年妈祖诞举行的炮会,更是城中一大盛事。凤山妈祖炮会源自广西少数民族的抢花炮,乾隆期间已颇具规模。农历三月廿三日当天,汕尾街头万人空巷,市民不约而同地朝凤山祖庙奔来,感受竞抢炮头的刺激场面。主办方将十个冠以吉祥名称的彩炮进行竞标,价高者得,善款将用作公益用途。炮会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与各界人士积极参与,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如今,妈祖文化已经成为汕尾文化的一个重要品牌,更是海内外同胞情感联系的一条纽带。它将为繁荣海陆丰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当地旅游业等方面,发挥越来越举足轻重的贡献。

  包容共生

  多元文化融汇文艺之乡

  汕尾素有“粤东桥梁”的称号。作为珠三角地区、潮汕地区两大板块的连接点,汕尾成为岭南三大民系—广府民系、潮汕民系、客家民系的汇聚点。汕尾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多种文化因素不断交融的结果,也充分显示出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其中,客家民系与潮汕民系在地域分布上同属岭东,可谓山水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人文归属上,客家文化是一种“山文化”,而潮汕文化则属于“水文化”。客家人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与潮汕人聪颖灵敏、开拓创新的意识,都融会成海陆丰人的独特个性。


  山与海的交融,令汕尾文化展现出多元的姿彩。汕尾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地级市为单位的综合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凭借大量具有浓烈地方色彩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誉满天下。谚语“戏棚论千个,戏仔算唔来”、“白字弦、正字鼓、西秦大镲响街肚”,正是“戏曲之乡”的生动写照。其中,白字、正字、西秦、皮影等四大稀有剧种,均有超过300年的历史。渔歌、麒麟舞、钱鼓舞、英歌舞、滚地金龙、河田高景、公平八音、客家山歌等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也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唯一性。它们既是海陆丰民间生活、娱乐、交往的重要方式,也是滋养海陆丰人文精神的重要土壤。

  谈到汕尾独特的民间文化,不能不提到一个特殊的族群:瓯船疍家渔民。俗称“瓯船仔”的瓯船疍家约有10万人,散居在海陆丰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上。他们并非少数民族,却拥有独特的语言和生活习俗。他们捕鱼为生,以船为家,生活简朴,却口不离歌。上世纪20年代,民俗学家钟敬文将搜集到的家乡疍民之咸水歌整理成《疍歌》一书发表,轰动一时。音乐大师马思聪的作品里,也常常回荡着家乡疍歌的旋律。他的《星海纪念歌》就取材于家乡的《师公曲》。著名钢琴家刘诗昆也深受汕尾渔歌的启发,创作了协奏曲《战台风》等名作。

  除汉族文化外,少数民族也为汕尾文化的多元性增添别样的光彩。位于鹅埠镇山区的红罗村,是汕尾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已有数百年历史。尽管当地的畲族村民只有50多户、300多人,这里却保存着全世界最纯正的畲语,每年都吸引海外语言学家的关注。三月初三是畲族的乌饭节。去年,红罗畲村还首次举办“三月三文化节”,吸引省内多支畲族同胞、多位民俗学者的参与,为激活古老的畲族文化营造良好氛围。

  地腴物丰


  黄金机遇助推产业提升

  千百年来,在多民系、多族群的共同经营下,汕尾地区孕育出别树一帜的海陆丰文化。而丰富的海洋资源与优美的自然环境,则为汕尾文化的发展升级,提供源源不绝的能量。

  汕尾海域辽阔,素有“百岛十滩九湾”之谓。大陆架内海域面积2.39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陆地面积的4.5倍。汕尾还拥有大量尚未开发利用的岛屿,发展空间极大。这里既有深水良港,又有大量缓坡地、风格各异的沙滩和岛屿,沿海用地空间广阔,适宜发展海岸旅游。“粤东沿海三大海湾”中的碣石湾、红海湾,就坐落在汕尾境内。其中红海湾遮浪岛,还被选为第16届广州亚运会海上项目分赛区和广东省海上运动基地。

  保持完好的原生态文化,让汕尾成为珠三角地区难得的“后花园”。汕尾全域河流水质达到Ⅱ级以上,空气质量长期居全省前三名。作为省级林业生态县、“中国青梅之乡”的陆河县,森林覆盖率高达64%。海丰县则坐拥上万公顷的国际湿地,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水鸟之乡”。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也为汕尾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不少商机。曾获第2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的20集电视连续剧《春暖南粤》,不少场面就在海丰赤石、莲花山等地进行拍摄取景。
  汕尾凭借自身独有的“五色资源”—红色文化、蓝色文化、绿色文化、古色文化、特色文化资源,选出了五坡正气、玄武灵声、红场星火、遮浪奇观、金厢银滩、莲峰叠翠、有凤来仪、南万椎涛等“汕尾八景”,形成了凤山祖庙旅游区、红海湾遮浪半岛旅游区、莲花山旅游风景区、海丰红宫红场、彭湃故居等近30个滨海旅游景区景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