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針之秘在【解剖】

 并不hy 2016-05-17

      董門第一代嫡傳弟子王全民醫師撰

 

先師董公景昌今年五月廿三日就是他老人家百歲誕辰。自從董公為響應「復興中華文化,發揚我國傳統而優良之醫術」,將董氏針灸「祖傳之秘,公諸社會,貢獻人群」,發揚董氏先祖「濟世救人」傳統。於196371日收林菊先師兄為第一位徒弟以來,業已53年。而董公親自編著的《董氏針灸正經奇穴學》講義(1968)、試刊本(1972)及教科書(1973版),也都問世40多年。

我們如果仔細研究這一系列董氏針灸書的自序,可以發現其中最為遺憾事,就是「先祖遺著於兵燹(災)」。而最幸運的事就是「先祖面授之針術尚能牢記要訣」,從要訣到1973《董氏針灸正經奇穴學》的出版,是董公重建了董氏針灸的內涵,這個重建不是幾天幾月憑空重建起來的,而是董公到台灣卅五年間,從臨床中驗證出來的,即「因三十萬人次之臨床驗證,董氏針術之療效乃無可置疑者也。」故這本1973年的教科書,是毀於兵燹的董氏針灸遺著的再現人間,董氏針灸的療效,「臨床驗證,橫空出世。」震憾了世界針灸界。

然不幸的是,董公卻在六十歲時,溘然仙逝,未能及時將董氏針灸之秘傳出,這個董針之秘包應包括在董公經其先祖口授記下的「要訣」裡。但幸運的是,董針之秘却被董公藏在其編著的三本書的【解剖】項下,即肝神經、心神經、脾神經、肺神經及腎神經的術語,這些術語都不是西方解剖學所理解的「神經」術語。

這個對董公藏在【解剖】裡的「五臟」神經,就是中國傳統醫學裡所稱的肝經、心經、脾經、肺經、脾經等。筆者是在1994年就讀脊骨神經醫學博士(Doctor of Chiropractic)學位時,從脊骨神經醫學理論時,經比對董氏針灸背圖後,才逐漸悟解出來。直至20095月,袁國本師兄,即董公1973教科書的助編,贈其珍藏的陳渡人師兄《景昌奇穴及醫案》講義(1964~1965)給筆者,從陳師兄書中董公在論董穴及解釋醫案時,都直接以「肝經」、「心經」、「脾經」、「肺經」及「腎經」論述其用針之道,而非用「肝神經」、「心神經」、「脾神經」、「肺神經」、「腎神經」等西方解剖學的術語,才得以確立董針之秘「五臟針灸理論」藏在【解剖】項下。

其實早在賴金雄師兄(1941~1985)的遺著《董氏針灸奇穴經驗錄》(1987515日初版)裡,已對【解剖】項下的「五臟神經」做了初步的解讀。可惜筆者1989年移居美國時,尚未及目睹此書,以致繞了一大圈後,1999年才購得賴師兄的書,讀過後更加肯定「五臟神經」就是董氏針灸的「五臟正經」。賴師兄書中的「導言」裡結合掌診與五臟理論,說明如下:

「董氏掌診的具體方法是察看手掌青筋或紅筋分佈的部位,從而審知病因之所在而據以用穴治病。因為各臟腑皆有經絡到達手掌,若臟腑有病,便會反應到手掌上;又因為董氏奇穴所言某臟某腑神經或身體某部位神經,具有與該臟腑或該部位的相應關係,(並非即一般所指的解剖神經);透過這種臟腑與手掌及臟腑與穴道的連繫關係,便成為一種診斷與治療的體系。例如某人患坐骨神經痛,其掌上肺區出現青筋,即可斷知為肺虛;而靈骨、大白又有肺神經通過,可調整肺功能而治肺虛,則穴此二穴便一定有顯效,且往往針到病除,效果穩定。

又如診其手掌二、三尖瓣部位或心區有青筋,則相關疾病便可用有心神經通過的穴道來取效。本書經驗病例中所述董師用通關、通山、通天治下利清榖的例子,便是該患者掌上心區青筋明顯,斷定其為心弱,乃爰用上述穴組補火生土而治癒。總之,董氏奇穴言某臟腑神經通過的穴道,即指可治癒該臟腑的疾病;而欲知病在何臟腑,透過掌診便可以辨知。

賴師兄猝逝於1985年,遺著是其夫人召集其弟子整理出來的,據其弟子在「出版緣起」所言,此書是賴師兄於19846月講課的內容,也就是說賴師兄早在1984年,就已認知到「董氏奇穴言某臟腑神經通過的穴道,即指可治癒該臟腑的疾病」因此,筆者嘗言,若上天多假賴師兄數年壽命,賴師兄應是第一位以「五臟理論」來建構董氏針灸理系統的董門第一代弟子。也不致於讓其他非董門的外來理論,硬拼硬湊的來講董氏奇穴,又妄稱【解剖】項是糟粕了。

除了賴師兄外,筆者於2001年時,又托人在台灣購得胡文智師兄的《最新實用董氏針灸奇穴全集》(198791日編定)。胡師兄在其「緒論」中,直接提到【解剖】項的內容:

「談及【解剖】部份,恐為一般人最疑惑的問題,董氏針灸之【解剖】,有別於一般針灸之解剖,除其中一部份屬於人體解剖學之解剖外,部份與人體解剖結構不同。蓋董氏針灸將人體分為【五經】,即『心經』、『肝經』、『脾經』、『肺經』、『腎經』等五經,將六腑併入五經之中,如『心合小腸』、『肺合大腸』、『肝合胆』、『脾合胃』、『腎合膀胱、子宮、脊髓、腦』,以五經列入解剖之中,其中有一穴屬一經者,有一穴屬數經者,均分別予以詳細列出,因此董氏針灸之解剖部份,包括該穴與某一臟腑有直接或間接關連,或該穴之功用與那些臟腑有直接或間 接之關係,譬如通關穴、心之神經,則其主治大多偏向心臟本臟或與血液循環有關係之病症,故其【解剖】着重於作用之分類,與反應區之顯示,而非一般人體之解 剖學。」

胡師兄知道董公【解剖】項的「五經」意義,但並未嘗試用「五臟理論」解釋董氏針灸理論,至為可惜。惟其親弟弟胡丙權先生,隨胡師兄學習董氏針灸,曾編著《董氏五行刺絡針法》一書,已提及「五行針法運用」之理,也是初開董氏針灸「五臟理論」探索的先河。那么,董公自己又如何論及用類似西方解剖術語來編著他的董氏針灸書呢?在1968《董氏針灸正經奇穴學》筆記「自序」時提到:「爰用現代語文,撰述本書,旨在宣揚國粹,廣起沉疴。」這個「爰用現代語文」,驗之【解剖】項下的「五臟神經」,即為董公爰用「神經」之名,以述其「五臟正經」之名。

此外,董公在其《董氏針灸正經奇穴學》三書裡,都曾提到宋仁宗時,有兩樣舉措,使「針術更為昌明」。一是針灸「天聖銅人」的製定,二是「五臟圖」的頒佈。1973年教科書「自序」言道:「針灸治病,歷史悠久,至宋仁宗時,鑄有『俞穴銅人』,確定十二大脈,設三百六十五針穴,頒行『五臟圖』,供世人參證,針術更趨昌明」。「俞穴銅人」即中外皆知的「天聖銅人」,對針灸的貢獻,不言可喻。但「五臟圖」呢?「五臟圖」又稱「歐希範五臟圖」,是當時在廣西解剖宋朝認為的囚犯歐希範大體,畫下的「五臟圖」,關鍵是,這「五臟圖」在宋仁宗之後的中國針灸史上,幾人知道?據筆者查證,目前僅明朝的《循經考穴編》錄有此圖而已。那麼為何董公如此著重「五臟圖」呢?筆者認為,董公就是用「五臟圖」來隱言董氏針灸的來源。即「天聖銅人」所確立的十二大脈,三百六十五針穴,是代表傳統的「六經」針灸,而「五臟圖」代表的是「五臟」的董氏針灸。故董公言道:

景昌 先祖所傳針術,異於『十四經』脈絡所設穴道部位亦與『三百六十五穴』者大不相同且重針輕灸,治法簡便而功效顯著,甚多診斷為難治之症,均經景昌以祖傳針術神速治癒。吾董氏針灸另有淵源,自成一派

董公在這裡點出:(一)「董氏正經」非傳統的「十四經」絡脈。(二)董氏奇穴亦與『三百六十五穴』者大不相同。(三)董氏針灸重針輕灸,治法簡便而功效顯著。因此「吾董氏針灸另有淵源,自成一派。」

那麼,從實際臨診上,又如何證明董公是用「五臟理論」來診療病人呢?最直接的證據,不是陳渡人師兄的講義內容,也不是賴師兄或胡師兄在書中所論。最直接的是看董公自己編的醫案,第一個董公自編的醫案有二,第一個是:《董景昌應約為高棉總理龍諾元帥治癒半身不遂用針紀錄》(1971113~ 1971, 1126)。

 

    在十一月五日第一日的首次診療裡,董公的診斷就是依「五臟理論」的診斷:

    (一)肺經神經麻痺;(

    (二)腎虧;

    (三)脾稍衰;

    (四)肝衰;

    (五)心經無病。

而第一天的治療用針,即針對腎虧及肺經病變+

    (一)下三皇及通腎穴留針廿分鐘:針對腎陰陽雙虧。

    (二)靈骨大白快針:肺金快針點補腎水。

也就是證明了,直至一九七一年,董公仍然是以「五臟理論」做為診療的標準。也證明「五臟理論」是董氏針灸診療的理論。

此外,董公在他的《董氏針灸正經奇穴學》筆記(1968)、試刊本(1972)、教科書(1973)三書編著過程中,也透露出了「五臟正經」的玄機。一一部位,在1968的講義中只有6個穴(五間穴和還巢穴),1973的教科書裡增加到27個穴。但在1972試刊本裡又是如何呢?1972試刊本,一一部位一開始列了7個穴(五間穴及鳯巢和凰巢穴,即還巢穴擴大為這兩個穴,但在1973年教科書裡又改為只有還巢穴)。但在前胸部位的穴都介紹完後,又多加了指駟馬、指五金和指千金、心膝穴、肺心穴、二角明穴、胆穴、指三重穴、指腎穴及火膝穴。這幾個穴都沒有列【解剖】項,而是平鋪直敘,但有幾個穴在說明穴性時,就沒有用「神經」的名詞,而是直接用「經」。如:

指駟馬穴:肺經;

指五金和 指千金穴:肺經;

心膝穴:心經;

二角明穴:腎經。

而這幾個穴在1973年教科書的解剖項裡,則用的是肺神經、心神經及腎神經之名。這就是董公「爰用現代語文,撰述本書」之意,也就是爰用「神經」一詞來說明董氏「五臟正經」之意。這都是因為當時台灣的醫療環境,昰以西醫為主,中醫及針灸在當時還是弱勢,不得不「爰用」西方解剖之名,以期達到「宣揚國粹,廣起沉疴」的目的。

因此巴頓師兄在英譯《董氏針灸正經奇穴學》為”Tung’s Acupuncture”(1973, 9),也在譯者的前言裡提到此點:”Effort has also been made to translate the book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e Western medical knowledge of the human body in order that the medical profession in the Western can develop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knowledge of Acupuncture contained therein and apply it correct and properly. “ 也就是爰用西方醫學名詞的說明,讓西醫能了解及接受董氏針灸。

最後,當再回頭去研讀董公親自編著的三書【解剖】項時,可以發現,在【解剖】項有既有西方的解剖名詞,又有「五臟神經」名詞,大多都在一一部位到五五部位。自六六部位開始,乃以「五臟神經」為主,西方的解剖名詞己少見。至七七部位,西方解剖名詞更鮮見,到八八部位以後,幾乎在【解剖】項下找不到西方解剖名詞,只有「五臟神經」的名詞內容,由此更可證實:董公是藏董氏針灸之秘「五臟理論」於【解剖】項下。

然時至今日,仍有人妄稱董公書中的【解剖】內容為「糟粕」,實為可嘆,令人扼腕。先師董公泉下有知,當深以為憾。  

 

【參考書目下載地點】 

董公編著《董氏針灸正經奇穴學》講義(1968http://ww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148&highlight=1968 

董公編著《董氏針灸正經奇穴學》試刊本(1972

http://ww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6150&highlight=1972 

董公編著《董氏針灸正經奇穴學》教科書(1973

http://ww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472&highlight=1973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