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句耳熟能详的话,究竟是出自哪里呢?剩下的两条有是那两条呢?小编今天就带你来了解一下。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出自于《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十三经注疏》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 一、父母家人有错误,你不及时指正,还阿谀奉承,使得亲人父母陷入不义之中,这就是第一种不孝。 二、父母都已经老去,你却不去上班(当官),没有俸禄供养父母,这就是第二种不孝。 三、到了一定年纪,不娶老婆生孩子,(并没有说现在的丁克家族啊)断绝后代,这就是第三种不孝,而三种不孝之中,不娶老婆生孩子为头等不孝,可见古人对传宗接代这件事情是多么的看重。 其实这也恰恰反应了当今时代的一件事情,父母不需要你指正他的错误,也不需要你用你的工资去赡养他(一般情况来说父母的退休金比自己工资都高),唯一希望的就是你能结婚生子,在他们看来结婚生子之后的你才算是真正长大了,也算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吧。 中华文化五千年,并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释明白的 添加私人微信号:cynanhong 用眼去仰望历史的走向,用心去感受文化的跳动 或者添加公众号:chunyun69 |
|
来自: 昵称31002957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