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订阅最懂生活的刹车专家 此前阿信与大家聊了《关于刹车片你所不知道的8件事》,很多小伙伴已经对刹车片的维修保养、行车安全有了新的认识。今天咱们来看看与刹车片息息相关的事儿,也是每一位司机都会关系的问题--刹车距离,那么在日常行车中都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刹车距离呢? 1/10 路况。 首先对刹车距离影响最直接的就是路况。不论是你开的新车还是跑了10万公里的二手车,不同的路面同一辆车的制动效果天壤之别。比如湿地刹车距离比干地刹车距离明显增加。 德国汽车媒体AUTO BILD曾对东洋Toyo Nanoenergy 2轮胎进行过制动测试,测试路段分为湿滑路面及干路面,测试车速分别为湿滑路面80km/h、干燥路面100km/h,结果湿地制动距离为41米,干地制动距离为38米。湿地测试速度比干地测试的速度低20km/h的状况下,刹车距离还比干地刹车距离多出去2米多,这要是同等时速下,湿地的刹车距离可想而知。 此外,除了湿滑路面,当车辆通过冰雪路面、泥泞路面等特殊路段都会减小轮胎与路面的摩擦系数从而增加刹车距离,所以不论是新手还是老司机,都应该提前减速,避免发生意外。 2/10 轮胎尺寸。 轮胎尺寸不同对刹车距离也比较明显,主要是因为宽的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更大,摩擦系数随之增加,也可以更好的提供抓地力。 同一款车型,若一款使用215mm的胎、一款使用245mm的胎,那么后者能够提升的制动能力还是比较明显的,像100km/h-0的制动距离缩短1-2米都是有可能的。所以想要提升刹车能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更换4条性能好点的轮胎。不过,宽的轮胎在经济燃油性方面会有所降低。 3/10 轮胎花纹。 不同的轮胎花纹也会存在差异,即便两条轮胎都是夏季胎,不同品牌的轮胎花纹也大不相同。比如,优耐陆的某款轮胎,采用号称了“鲨鱼皮科技”,排水性能非常好,非对称和特殊花纹的配合提高了轮胎在水面上的附着力,所以同样是在湿地刹车,使用优耐陆刹车距离会更短。 4/10 轮胎压力。 对于调整轮胎气压来获取更大湿地摩擦力的观点在圈里一直都有流传,有的人认为提高胎压有利于轮胎排水,提高刹车性能。也有人认为降低胎压能够获取更佳的接地面积。 但在阿信看来,高胎压情况下确实有利于轮胎排水,但是较小的接地面积使得轮胎的摩擦极限降低。低胎压的情况下能够获得较好的抓地力,因为排水槽被挤压所以排水能力太差,轮胎的高极限无法保持。最佳的刹车距离还是使用标准胎压,集合了前面两者优点与缺点的平衡点。 5/10 刹车盘尺寸。 刹车盘的尺寸也直接影响了刹车的力度,不少车主买车后会感觉自己的车辆刹车“偏软”,需要大力制动的时候心里总是没底,如果你仅需要改善这一点的话你完全没有必要花费大价钱去改装整套刹车系统,只需要小小的改动即可满足你的需求。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摩擦系数太高的刹车片不太合适街道使用,改装后刹车会变得异常灵敏,对于行驶舒适性极为不利! 6/10 制动液。 制动液的类别也直接影响了制动效果,选择适合自己的刹车系统标号的制动液也非常重要。关于制动液阿信在《关于刹车片你所不知道的8件事》文章里有过详细的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查看。这里要提醒各位小伙伴,制动液是需要经常检查与添加的,一定要定期检查。 7/10 主动刹车系统。 主动刹车系统最近今年开始普及,它是汽车主动安全配置之一,它的作用是帮助驾驶员减少追尾的风险,在驾驶员未作出反应的时候会主动采取制动,从而变相的缩短了刹车距离。 8/10 加装脚垫。 买车后自己加装脚垫是国人的特色,就像买车一定系红绳一样,买了车自己不去淘宝买个炫酷的脚垫就总感觉对不起自己的脚丫子。但是市面上很多脚垫都是小作坊自己做的,脚垫的尺度规格良莠不齐,很多都超出规格,导致当车辆紧急制动时刹车踏板不能完全踩到低,从而增加了刹车距离。 9/10 超载。 超载这事很容易理解,车辆越重,制动距离就会越长。所以阿信一直跟小伙伴说见到大车一定要躲开,因为在国内不超载的大车太少,紧急情况下,不是大车司机不想停,而是根本停不下来。 10/10 司机判断力。 司机的判断力属于影响刹车距离的主观因素,每个人的判断力不同,对突发情况的处理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路上遇见打着右转向灯往左走的车辆一定要小心了,这货的刹车距离也肯定飘忽不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