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另一个普利策奖:罗琳斯和她的牛仔们

 昵称535749 2016-05-17

2016-05-16 04:00 | 豆瓣:果麦文化

前段时间美国最新一届普利策奖揭晓,其新闻奖得主是四个女记者,她们在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将东南亚一带渔奴的血腥遭遇报道出来,赢得了全世界人道主义者们的喝彩。

这让人想到另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美国女作家玛·金·罗琳斯(1896-1953)。她曾以一部《鹿苑长春》(1938)赢得1939年普利策奖,在美国她的名字家喻户晓,常被称为 “佛罗里达女梭罗”和一个“生活在佛罗里达牛仔中的女作家”。她出生在华盛顿,除童年时期在父亲和祖父的农场里度过的短暂时光外,其前三十年都在大都市中度过。


另一个普利策奖:罗琳斯和她的牛仔们

罗琳斯 美国纪念邮票

她是如何写出获奖作品《鹿苑长春》的呢?这样一部优美的作品,又传达了作家怎样的呼唤?这要归功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踏上了佛罗里达中北部的荒野地区。那里到处是橘林、丛莽、沙地、松林、沼泽和各种野生动物,只有十几户人家零散地居住在荒野中。在20世纪资本主义在美国已大行其道之时,这里却仍然保持着原始的物物交换模式。

这些生活在荒野中的人即是“佛罗里达牛仔”(Florida Crackers)。罗琳斯第一次来到这里,就爱上了 “这片神奇的土地”,1928年,她在克罗斯小溪村定居下来。

罗琳斯热爱这片荒野,而牛仔与荒野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尤其引起了她的浓厚兴趣。接下来的十几年中,她不仅融入了这个共同体,而且怀着热爱和同情之心,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了长篇小说获奖作品《鹿苑长春》,深情再现了这里的荒野和牛仔文化。

罗琳斯笔下的牛仔们淳朴且充满生命的活力,他们在与荒野的密切接触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态智慧:他们敬畏自然,懂得通过观察天象来安排农事、预测天气和追捕猎物;狩猎和捕鱼是他们的基本谋生方式,但他们从不滥捕;虽然生活艰辛,他们却始终对自然保持着一种审美意识。最具代表的牛仔形象就是《鹿苑长春》中父亲彭尼。


另一个普利策奖:罗琳斯和她的牛仔们

电影《鹿苑长春》截图,格力高利派克饰演父亲彭尼

作品中有一章是写大丛莽九月间发生的一次历时一周的暴风雨。这场大雨导致彭尼一家的农作物受到严重损毁,各种林木和动物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伤害。一个月后,瘟疫又扫荡了丛莽中的几乎所有兽类。在大雨下到第七天的时候,彭尼对妻子说,“恐怕是上帝在提醒我们,得更加谦逊些,那就是说,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以算是你自己的。” 从中不难看出这个丛林牛仔对天空怀有最虔诚的敬畏。

在长期丛林生活中,他们还掌握了根据气候、季节安排农业种植的技巧。他们对“四季的划分不是靠日历”,而是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判断时间和安排农事。《鹿苑长春》中,彭尼知道春季时地下茎作物需在月色阴沉时下种,阔叶作物则最好在月亮快圆的时候播种,知道 “夜莺初啼,玉米下地。”

彭尼还是预测天气的能手,“当上弦月出现时,彭尼就高喊着妻儿,那银色的新月几乎是垂直的。他感到很高兴”,因为那预示不久将会下雨。

狩猎和捕鱼是彭尼一家最的重要谋生方式,但他们绝不滥捕,他们“不遵守什么联邦法律,因为他们明白自然的极限,尊重动物的权利本身”。《鹿苑长春》里多次写到,彭尼带着儿子狩猎时,告诉他如何尊重自然。他们严格狩猎和休猎季节之区分,也不会在动物求偶的时候猎杀它们。当儿子乔迪钓到一条小鱼时,彭尼让他赶紧放回水中,要等鱼长大之后才能去钓:“不论打猎或钓鱼,彭尼非常严格,除了能吃或者能饲养的,一概不许滥捕”。


另一个普利策奖:罗琳斯和她的牛仔们

丛林中的牛仔生活

当彭尼被蛇咬伤后,他告诉儿子说:“即使是那咬我的响尾蛇,也是因为我惊吓了它,它不过是自卫罢了。”这传达出一种真实自然的人与一切动物平等的观念。

远离工业社会的丛林生活,宁静又饱含生命的智慧和活力。彭尼一家善于利用周围荒野制作生活用品或药物,会采摘棕榈叶子做成扫帚用以打扫房间,或制成帽子来遮挡炙热的阳光或频发的雨水;他们用晒干的寄生藤或玉米皮做床垫;用硬木灰烬和动物脂肪制成肥皂。

乔迪妈妈更是充分利用雨水。她会用木桶接雨水洗衣服,“阴天洗衣服比较容易”;她还用雨水凝结牛奶使其变成酸奶,“逢到热天,她往往靠几滴雨水使牛奶凝成酸奶……从胡桃树上滴下来的雨水,凝结牛奶最有效。”丛林生活当然还有其他不够方便的地方,例如看病就医,但他们学会了运用各种植物治病,乔迪的妈妈就会用蛇根草补汁或者合欢草制成清血的药;用退热草的根退烧,还会用毛蕊花茶治疗麻疹等等。


另一个普利策奖:罗琳斯和她的牛仔们

目前中文图书版本

罗琳斯很欣赏佛罗里达牛仔与自然紧密联系的简单、淳朴的生活方式。但伴随的工业产业的飞速发展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人口不断涌入,这片充满原始美和活力的丛林和当地的牛仔文化日渐消失。

在一次题为“一个看不见的佛罗里达”的演讲中,罗琳斯说:“真正的佛罗里达牛仔几乎要消失了,为此我深感遗憾,因为他们是那片荒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他们很美,因为他们安详、高尚、自尊。生活对他们来说从来都没有容易过,但他们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慷慨。”

罗琳斯深切意识到,“他们有过去和现在,但却没有未来”,这也是罗琳斯不断书写佛罗里达牛仔,再现他们美丽与高尚的重要原因。

在当下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全球化、现代化导致人性异化,消费至上、人类不断丧失归属感的背景下,重新阅读罗琳斯的佛罗里达作品,更具有另一番呼唤的意义。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