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垂钓中哪些现象表示已经有鱼进窝呢?

 zhangshengli86 2016-05-17


        很多钓友在日常垂钓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没钓多一会儿,却无鱼问津。有耐心继续等待的,也有急于调整的,更有甚者干脆换钓点。其实佳佳觉得,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首先判断自己的窝点有没有鱼,再做其他的打算。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应该如何判断窝中到底有没有鱼呢?嗯,佳佳就来说说自己是怎么观察的。

一、观察水面是否有鱼翻花

        在垂钓中,需要时刻留意钓点附近的水面。如果发现水面有水波纹交织、水花翻动或是突然有较大的涟漪时,这些现象说明钓点周边的中上层水域有鱼类搅动水面或是翻花。这时就需要进一步尝试区分是不是我们想要垂钓的目标鱼。如果想要垂钓中下层的鲫、鲤等鱼类,而中上层成群的鲢鳙鱼闹窝是很头疼的。当我们发现有鱼类在钓点周边翻花时,就要提起精神来准备战斗了。


二、观察水的浑浊度和水草

        俗话说“水清则无鱼“,浅水区域里,有鱼群聚集的地方大多水色会相对浑浊一些。特别是鲫鱼、鲤鱼这类底息鱼一般都是在水体的中下层游动的,常常在淤泥中掘食、搅动,会使得水底的污泥被搅动起来。当我们在浅水区域垂钓时,尽量挑选光线较弱的暗水区、水色相对浑浊的区域,这些都是渔获的保障。

        有时野钓中会选择有水生植物的周边作为钓点,这也就是“钓鱼钓草”的原因。水中有比较密集的水生植物时,鱼类藏身其中,既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屏障。同时水生植物有极强的光合作用,为鱼类提供氧气。一般来说水生植物较为密集的地方,鱼类的可食用的美食也是最多的。

当我们选择有水草、水葫芦、浮萍甚至是树枝等杂物等钓点做钓时,鱼类游动时会使得这些植物晃动,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些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断钓点周围是否有鱼。


三、观察鱼津和浮漂动作

        “鱼津”(鱼星、鱼泡、鱼筋儿)是鱼呼吸或者游动过程中产生的气泡。通过观察鱼津来判断窝中是否有鱼时,首先要学会区分“鱼津”和地津。地津通常是水底淤泥、杂物、沉积物等等发酵后产生的沼气。一般情况下,“鱼津”通常大小比较均匀,因为鱼类自身有粘液的存在,所以“鱼津”相对于地津而言不宜破裂,位置也不固定。沼气的气泡大小不等,当露出水面以后比“鱼津”容易破裂,且位置是相对固定的。

        当我们垂钓时,如果发现窝子周围有慢慢移动的“鱼津”时,一定要提高注意力。这时浮漂很有可能会有浮沉,说明鱼类在窝子中游动、煽动鱼鳍搅动水体甚至是鱼体蹭到钓线的漂像动作。这时可以说窝中有鱼了。


四、观察小鱼闹钩的情况

        野外垂钓时,野生小鲫鱼通常聚群觅食游动,只有比较大个体的鱼习惯单独行动。于是在野钓时经常发现:往往小鲫鱼进窝就是一群,而相对大一些的鲫鱼、鲤鱼则通常是偶尔才会碰到几尾。

        当我们在野外垂钓大体型目标鱼时,往往先要经历的是蝗虫般的小杂鱼闹窝,这时的漂像会非常混乱,使人心烦意乱。但是佳佳的经验是:只要自己的判断(包括天气因素、钓位因素、饵料因素、浮漂调钓等因素)正确,那么就一定要坚持,即使小鱼闹的再疯狂,也要尝试垂钓一段时间。通过不断的抛投饵料来诱惑大体型目标鱼进窝。一旦原本混乱的漂像趋于安静,那么令人激动的目标鱼很可能已经到窝子周围了。

        嗯,佳佳已经把自己平常垂钓时的观察方法都分享出来了,有其他方法的钓友们也把你们的方法发表给佳佳吧!最后,佳佳提醒你别忘记参加3月的微信活动哦~超值好礼等你来拿哟!公众号主页面回复“活动”二字获取详细资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