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新闻 最近,一组以《一个纽约华裔家庭13年的蜗居生活》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在国内走红。 2004年,林氏夫妇和三个孩子Michael,Franklin,Cindy 一名摄影师花了13年的时间,用相机记录下史蒂芬和雪莉夫妇和三个孩子在美国的生活。 这个拥有五口人的中国家庭,蜗居在纽约唐人街一个32平米的公寓里。林先生史蒂芬在一家进出口公司工作,林太太雪莉则是一位家庭主妇。 2012年,Cindy和爸爸躺在一起,哥哥正在一旁打游戏 2014年,夫妇离婚。父亲搬离纽约,大儿子Michael上了大学。 2014年,Cindy正蜷在妈妈身边,Franklin在玩电脑 这组摄影作品也让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那些在国外求生的华人们。 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 这个问题,得去华人聚集的唐人街寻找答案。 加拿大“大多伦多华人及东南亚社区法援中心”最近发布了一篇报告,直言华人打工者,特别是中餐馆的员工是加拿大经济最弱势的群体之一。报告揭露了在唐人街工作的华人们受到的压榨和剥削: 他们一周平均工作时间长达50-60小时,工资却达不到最低工资标准,加班费、休假补贴对他们来说更是天方夜谭一般。 除了工资低、工作时间超长、无加班费、节假日继续加班之外,华人员工面临的问题还有以下几点: 29%的员工曾在工作中看过有人受伤或认识到工作环境存在健康安全问题; 58%的员工表示工伤未上报安全和保险机构; 53%的员工表示薪水全部由现金支付,或以部分现金、部分支票的方式结算; 41%的员工没有收到工资单; 11%的员工表示他们见到或听说劳工部(ministry of labour)曾监察自己的工作岗位。 该调查的负责人 Avvy Go 称这次调查的结果与该中心30年前曾经做过的调查结果类似。这说明在过去30年间,中国餐厅员工的待遇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但是世界却大不一样了。 北美《VICE》杂志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对那些在加拿大多伦多唐人街餐馆工作的华人们进行了采访。 多伦多唐人街街景 这些华人年龄参差,背景各异。他们当中有专职服务生、厨师、勤工俭学的兼职人员,也有工作多年的经理和老板。 他们似乎认为华人繁重的劳动和所受的不公平待遇视为理所当然。虽偶有抱怨,但并不打算反抗。 (文中人名皆为化名) 第一位受访者:苏,28岁。(服务生) VICE(以下简称V):你来多伦多多长时间了?为什么会来这儿? 苏:我们全家从北京搬到这里两年了。因为这边有人说能给我爸爸提供一个工作机会。但是结果事情没成。 V:为什么? 苏:他是个电脑工程师,英语不好。那个答应给他工作的人其实还答应了别人。我爸爸等了很长时间,最后决定自己开店算了。我家也因此欠了很多债。 多伦多唐人街 V:你在唐人街工作,你主要的工作是什么? 苏:我是个服务员,工作量很大。一周要工作50个小时。我和我妹妹都基本见不到面。我想过段时间去上学。 V:按照你的工作量,你的工资是不是太少了? 苏:我知道工资确实很少,但也没有办法。我没有工作签证也不是学生。我不像别人那样有很多选择机会,在这里如果英语不好,找工作太难了。 V:英语不好,就是你寻找更好工作的阻碍吗? 苏:是的。而且在中国人圈子里生存很舒服。我不习惯在外面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我无法想象自己在星巴克或麦当劳里工作。 第二位受访者:乔恩,24岁。(厨师) V:作为一名厨师,你觉得自己的工作比服务员更难吗? 乔恩:难,难多了。但这就是工作嘛,我不抱怨。 V:你是不是觉得出生在加拿大的人生活更容易? 乔恩:是啊。你们大多数人一周都不用工作几天,也不用加班。唐人街有很多工作很辛苦的人。我爱加拿大,我只是认为这的人生活的太容易了。 V:但有个轻松的工作不是好事吗?你会不会觉得自己被不公平的对待了? 乔恩:按照加拿大的标准来说,是的。老板只按照最低工资给我们钱。每周老板给我记录的工作时间是40个小时,而其实我工作了55、56个小时。我不能反抗,因为都这样。任何人都能取代我。 第三组受访者:切尔西,21岁;李,19岁。(兼职服务生) V:你们喜欢在这儿工作吗? 切尔西:不喜欢。这里的工作压力很大。我还因为工作哭过鼻子。我不是在加拿大长大的,但也待了几年了。我妈妈想让我找一个能用上汉语的工作,正好她认识这里的老板,我就来了。我不想要这份工作,但现在只能这样先干着。 李:我觉得不错啊。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我喜欢磨砺自己,这样才能变得更强大。 V:在餐馆工作最难的是什么? 切尔西:厨房的人都不太好打交道。他们总是冲我大声叫嚷,我不太能接受别人总是批评我。除了必要的时候,我都不太和别人说话,所以有时候会感到有点孤独吧。 李:我觉得客人都不太友善。他们可能认为中餐馆的食物便宜,服务员也不值得尊重。 V:那你的小费多吗,李? 李:挺多的,但我不能自己留着,得交给老板。 V:你们拿的是最低工资吗? 李:那是多少?10加元一小时(约51.5元人民币)? 切尔西:不,是11加元一小时(约56.5元人民币)。 V:是11.25加元(约58元人民币)一小时。你们拿的是这个数吗? 切尔西:没有这么多,我们拿的是服务员工资。 李:是的,我的工资是9加元一小时(约46元人民币)。 V:你会觉得不公平吗? 李:会。但我觉得我这么年轻,根本没有资格抱怨这件事。 第四位受访者:米歇尔,30岁。(经理) V:你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米:我很愤怒,而且很累我记得。但我现在已经在这里工作很久了,我很尊敬我的老板和员工,我喜欢让别人感到开心。 V:你的工资是不是比男同事要少? 米:我没有问过,但我想不会。我不喜欢在背后议论老板。我有个加拿大朋友在酒吧里工作,她挣得比我多,而且工作很轻松。 V:她也是经理吗? 米:不,她是个服务员。我知道这听起来很不公平,但这就是不同的文化嘛。 第五位受访者:布鲁斯,45岁。(老板) V:你在餐馆工作多少年了? 布鲁斯:在这家工作了5、6年了。我已经在唐人街工作二十年了。 V:你的工作量很大吗? 布鲁斯:我每天都在工作,我不喜欢缺席。 V:一天工作七天?那家庭怎么办呢? 布鲁斯:我和妻子儿子每晚都能见面,一起吃饭,喝茶。每半年,我们还会搞一次家庭旅游。 我知道你觉得服务生们拿的工资很少,我年轻的时候也是一样的。但现在我当了老板,钱就多了。 V:那你的服务员呢?你不会觉得他们很可怜吗? 布鲁斯:不啊,我就那么过来的, 他们为什么不行。 (采访结束) 对于在加拿大求生的中国人来说,被克扣薪水已经是家常便饭。但让人无奈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还要遭受人格上的侮辱。 曾有在加拿大打工的中国人上网发帖,描述了自己在加拿大打工的悲惨遭遇,直言如同回到了万恶的旧社会。 这名网友说:“我先后在几家食品厂打工,最底层的工作,最低的薪水。工头严厉、蛮横,对工人没有起码的尊重,呼来喝去,无端指责。感觉不是在温和、有礼貌的加拿大,而是穿越时空,回到了万恶的旧社会。又感觉如同回到了奴隶制社会,工人干活没有任何尊严,而只是被当奴隶驱使。” 征稿启事 为了纪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三位伟人逝世四十周年,《战友》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特别推出一系列纪念活动。第一轮有奖征稿活动于2016年5月5日正式启动! 活动细则如下: 1、投稿文章必须为本人原创,所选用视频、音频、图片无版权纠纷。 2、投稿文章未在其他任何平台上发表过,本公众平台不接受一稿多投。 3、投稿文章内容不得有违反宪法、反党、反社会主义以及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4、投稿文章类型:时政评论、历史、文化、军事、文学、财经等类原创文章。 5、本次投稿活动负责人以及编辑人员有权对文章敏感内容进行修改和删减,并进行合理排版以及原创声明申请。 6、 6、投稿须是电子稿、文章须注明作者简介、真实姓名、有效快递地址、手机号及支付宝账号。有特殊要求请留言。 |
|
来自: skysun000001 > 《社会结构阶层贫富劳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