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赏析】莫扎特的《长笛与竖琴协奏曲》

 昵称28458587 2016-05-17

林声音乐工作室

【经典音乐专注平台】

林声印象|林声微教育|林声说音乐|音乐旅行|经典一刻|视听音乐会消息|有关经典|原创作品




《C大调长笛和竖琴协奏曲》作于1778年4月,那年莫扎特22岁,在法国巴黎结识了当时有名的长笛演奏家——驻伦敦的法国大使济尼公爵,公爵的女儿是一位竖琴演奏家,也是莫扎特的学生。此曲是1778年莫扎特应公爵及其女儿之邀而作,让公爵父女在公爵女儿结婚庆典上共同演奏,旨在表达其父女的良好感情。这部协奏曲既是长笛与竖琴完美绝伦的组合,同时也是二重协奏曲题材的典型样板之一,时至今日它仍然是长笛和竖琴曲目中的佳作。它实际上是二重奏,是两个富有表现力的独特的乐器的相互倾诉和与交响乐队的倾诉。


作品共三个乐章: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I. Allegro Ton Koopman;Amsterdam Baroque Orchestra - Mozart: Concertos for Flute, Harp, Bassoon & Oboe


第一乐章: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有两个呈示部。以演奏C大调分散和弦的第一主题始,以协奏曲常用的方式发展,第二主题在原调下,分配给圆号、双簧管、小提琴、中提琴等,经华丽的尾声引出主奏乐器的呈示部,在竖琴的琶音铺垫下长笛奏主旋律,第一主题结束后转成属调,在第二主题之前有长笛奏副主题。第二主题由竖琴与长笛分别表现后,经快速音群而进人发展部。发展部以A小调的柔美旋律为中心,长笛颤音以渐强方式重复一遍后,进入再现部。再现部在竖琴分解和弦伴奏下,长笛的副主题与第二主题都以原调复现,在四六和弦上经过华彩而结束。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II. Adagio non troppo Ton Koopman;Amsterdam Baroque Orchestra - Mozart: Concertos for Flute, Harp, Bassoon & Oboe


第二乐章:小行板,F大调,省略发展部的奏鸣曲式,只用弦乐伴奏,柔美的第一主题与属调上的两个第二主题一一呈示之后,插入一段竖琴流畅的音群,3支旋律回到原调再现后,经华彩乐段,以弱音消失。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III. Rondeau - Allegro Ton Koopman;Amsterdam Baroque Orchestra - Mozart: Concertos for Flute, Harp, Bassoon & Oboe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C大调。主题先由弦乐表现,管乐重复,合奏主部后,竖琴以新的独奏主题登场,由长笛引出G大调旋律。第一插句在弦乐帮助下,由长笛展示,竖琴重复,第二插句为F大调,对用过的素材作发展处理,第一插句以原调再现,经由合奏中的开头动机形成的经过部,引出华彩,回旋主题第三次再现,最后主和弦以强奏华丽地结束。


长笛和竖琴——都拥有非常美丽而独特的音色,而将两者放在一起作为协奏曲的主奏声部,这在常人看来也许是匪夷所思。然而莫扎特却是无所不能,他不仅如此做了,而且还做得非常漂亮。这是一部清新流畅,抒情性非常强的作品,乐曲的主题均由独奏的长笛与竖琴奏出。长笛与竖琴以对话的形式,在清新优美的旋律基础上,还包含有丰富的华彩与演奏技巧。莫扎特极其精妙的乐思与作曲技法,使得整部协奏曲达到了一种简时不陋、繁时不乱的至高境界。曲中竖琴紧随长笛而作即兴嬉戏之状,真有点依依不舍的样子。



                           

                             

新浪微博@资深乐评人林声

[ 微信号:lsyy_gzs ]


— 林声音乐工作室 —


让我们在音乐中迎接夏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