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西方国家,孩子到两三岁时,妈妈就要让孩子自己学会吃饭。饭撒得一桌子也不管。而中国的妈妈都习惯喂孩子吃饭。有的孩子到了六七岁了,妈妈还追在后面喂饭。理由是,孩子不会吃,饭撒得到处都是,收拾起来麻烦,还不如自己喂来得利索。
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妈妈是省事了,孩子却失去了学会吃饭的机会。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孩子对世界有着天然的好奇,他们总想试探周围的事物。不是所有的试探,都是对的;不是每一次试探都能成功,但是正是在一次一次的试探和失误中,孩子学会了很多东西,孩子慢慢了解这个世界。
我们大人有个毛病,看了孩子犯错误着急。我们的逻辑是:如果按照我们的方法,不是一下就成功了吗?还要那样费事干什么呢?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思维方式,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作祟,剥夺了孩子一次次试误的机会,让孩子成了温室的花朵,失去自己生存的本领。
每个孩子都有天然的生命潜力,关键要给他们机会区尝试。我孩子六岁时,奶奶还帮他系鞋带。一天,我对孩子说,你要学会自己系鞋带了。孩子很高兴,自己去系,结果半天也没系好。奶奶在一旁着急了,要替孩子系。我没有让,坚持让孩子系。一周下来,孩子就系得很熟练了。到幼儿园还帮住别的小孩系鞋带,得到老师的表扬,非常自豪。
我们大人往往以爱的名义,做了很多损害孩子的事。
我们一定要切记: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包办只能培养无能的下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