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守仁之《传习录》(上)1

 读书作乐 2016-05-17
只是整理别人笔记:

   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

  《传习录》是阳明先生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中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可以称之为“心学圣经”。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传习录》作为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也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书中包括了王学所有重要观点。

    上卷阐述了知行合一、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意之所在即是物、格物是诚意的功夫等观点,强调圣人之学为身心之学,要领在于体悟实行,切不可把它当作纯知识,仅仅讲论于口耳之间
    中卷有书信八篇。回答了对于知行合一、格物说的问难之外,还谈了王学的根本内容、意义与创立王学的良苦用心;讲解致良知大意的同时,也精彩地解释了王学宗旨;回答了他们关于本体的质疑并且针对各人具体情况指点功夫切要。另有两篇短文,阐发阳明的教育思想。
    下卷的主要内容是致良知,阳明结合自己纯熟的修养功夫,提出本体功夫合一、满街都是圣人等观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四句教,它使王学体系齐备

   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他所提出的“致良知”说是对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发展。 “心即理”本来是陆九渊的命题,《传习录》对此作了发挥。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他说:"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人心能够知晓行为的善恶,也能自觉地去为善,这就是本心的"明觉",这是对程颢思想的发展,人心的这种明觉,可以说是心学功夫的基石中的基石。在这个基础上所用的格致工夫不是去认识外物,而是去掉本心的私欲之蔽。

  通俗讲解哲学著作,尤其是这种中国古代谈论很抽象的心性问题的哲学著作,是比较难的,哲学的著作和科学上的著作,往往就是艰深、晦涩、不食人间烟火的代名词,以至于当年霍金在写《时间简史》这本书时,出版商就明确的告诉他,这本书中假如多一个数学公式,就会吓跑多少多少读者云云。以至于霍金在写整本书的过程中都在拿捏着如何能在尽量少用数学公式的前提下更明畅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以达到不吓跑出版商的上帝的目的。谢天谢地,霍金做的很好,他的那本书很成功,为出版商赚了个盆满钵满。讲解《传习录》的过程中,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举个例子,也许传习录中随便拿出一段就只有曲曲几十个字,但是为这几十个字所下的注解往往就有十几条,上百字之多。往往一段话中会出现一种“无一字无来处”的情况,就是每个关键的字词都是大有来头,每个词都是爷,你有一点打点(理解)不到,就别想在这段的文义上弄通过去。更令人头疼的是,有时即使你看了注解仍然是一头雾水,因为那些出处的原文同样是“界面很不友好的”,就是说引文同样艰涩难懂。看这样的书,就算有一点古文功底的人看了几页也会筋疲力尽。更别说那些没有多少古文基础的人数更多的大众读者了。

    现在已经出版的翻译《传习录》的书也有不少版本,我为什么还要在这里做别人已经做过的工作呢?现在市面上翻译《传习录》的书是不少,但是我发现他们有如下毛病,他们的注解很精细,翻译也可以做到信雅达的境界。这样看来也没有错,这也是我们对待古代文籍的一贯方法,注解完翻译完也就万事大吉了。但在我看来,这样还不够,心学本来就是注重体悟与实践的学问,用语言来表达,也是为了传播而不得已而为之。对《传习录》只是做到能通顺翻译为现代文这一步,功夫依然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将其中的含义用现代人能理解的方式阐发出来,其实就算做到这一步,也依然还是纸上谈兵。因为心学的核心功夫在于融入个人的骨髓和血液,形成一种本能和习惯,就是说啥时候你做到面对天理时就像西门庆遇到潘金莲一样,那就恭喜您,您已经基本学成了。到了这一步,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变化气质”了。真的将心学的精神实质领悟了,即使把《传习录》上所写的内容全部忘掉也没有关系了。

    阳明在《传习录》刚出版的时候,就说过这样的话“圣贤教人,如医用药,皆因病立方,酌其虚实、温凉、阴阳、内外而时时增减之。要在去病,初无定说。若拘执一方,鲜不杀人矣。今某与诸君不过各就偏蔽,箴切砥砺,但能改化,即吾言已为赘疣。若遂守为成训,他日误己误人,某之罪过可复追赎乎?(《传习录.序》)这一点是所有读《传习录》之前的人所应该首先了解的。可惜的是,我现在连一本能比较通俗的把“兵”谈好的书都没有发现,所以自己不揣浅陋,原意冒着被板砖拍扁的危险,来写下自己读《传习录》的心得。我主要是写给自己看的,但是,就像古人吃了芹菜,觉得味道还可以,就送给朋友两捆,称之为“芹意”一样,我就把自己的这两捆芹菜晒在这里,和还能够看到眼里的同道中人分享。

  讲解《传习录》,必然绕不过引文和注释这一关,但是就像霍金在《时间简史》中生怕一个数学公式就吓跑若干读者一样,我也生怕枝蔓过多的引文和注释也搞得读者寥无兴致,尽量在意义表达清晰的前提下少用学术气息浓厚的引文及注释,引文是为了更好的表达文义,而不是为了显示作者知识面的渊博,(而事实也是,好多引文我也是现用现查的)。在翻译上面,我的做法更会让严谨的古文译者嗤之以鼻,但是我还是要坚持自己的做法,我不求翻译上的字句的严格对应。只求能最贴切的将阳明所要表达的意思用现代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又尽量去除催眠剂的副作用,因为读枯燥的讲抽象道理文章,很容易让本身兴趣就不大的朋友十分钟后就睡意盎然。甚至一些在今天读来都没有理解障碍的文字干脆就不翻译,直接就原文进行探讨和发挥。


  下面说下我研读《传习录》的基本方法,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以经解经,什么意思呢,阳明心学的概念思想,在《传习录》本身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阐释和说明,只需要精读《传习录》本身上下文的内容,足以透彻了解其内容。这一种研读方法是从南怀瑾先生那里学习到的,在此表示一下对先生的感谢。

  《传习录》是一种语录体的师生之间答问的记录,如果单独看其中一段,有时候会对一些概念摸不着头脑,但是往往在书中的其他章节,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如此,我们联系不同章节的内容,就可以对《传习录》的主旨思想有一个最贴近阳明先生本意的把握。

  另外,在读《传习录》时,我十分认同钱穆先生对阳明学的看法,即“脱弃训诂和条理的眼光,直透大义,反向自心”,洵可谓能得王学“事上磨练”之著精神处,因此对于《传习录》中有关训诂考据方面的内容,不做过多纠缠,钱穆先生又言“讲理学最忌讳的是搬弄几个性理上的字面,做训诂条理的功夫,却全不得其人精神之所在。次之则争道统,立门户。尤其是讲王学,上述的伎俩,更是使不得。”因此,“直透大义”是我在谈谈《传习录》中的另一特点。

  最后,在说下《传习录》文体的特点,我读《传习录》时,碰到的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是同一个字,就是像“理、心、性、气、物”等等这些字眼,在不同的段落,甚至在相同的段落,都会有不同的意义。比如这个“物”字,按照阳明的说法就是“意之所在便是物”,但是有时候,他谈到的这个“物”字也会游移到类似我们今天唯物哲学中对“物质”所下的定义上面。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阳明在说“意之所在”的时候,那就等于是说世界上还是存在“意所没有在”的事物的,那么这个“意所没有在的事物”,也必须给他取个名字吧,而汉字也就那么多,所以还是得叫它“物”,这些节点,是读《传习录》的人必须用心体会才能领会到的。所以有时候看到我对同一个字在不同的段落里有不同的解释,也不用奇怪,字义都是脱离不了上下文的意思的,不同的语境下,其意义也必然不同。

上卷  

  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7年)八月,王阳明的门人薛侃刊刻《初刻传习录》于江西赣州。刊本内容包括正德七年至十三年的阳明先生语录,分“徐爱录”、“陆澄录”和“薛侃录”。此初刻本正是今本之上卷。 

  心 即 是理  徐爱录  
  
  徐爱(公元1488——1518年),字曰仁,号横山。浙江余杭人,王阳明的妹夫,也是阳明先生的第一位学生。曾任南京工部郎中。王阳明痛惜其英年早逝,曾叹曰:“曰仁殁,吾道益孤,至望原静者(陆澄)不浅。”参看《明儒学案》卷十一。

  【原 文】
  先生于《大学》① “格物”诸说,悉以旧本②为正,盖先儒③所谓误本者也。爱④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参互错综,以质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人见其少时豪迈不羁,又尝泛滥于词章,出入二氏⑤之学。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不知先生居夷三载⑥,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爱朝夕炙门下,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十余年来,竟未能窥其藩篱。世之君子,或与先生仅交一面,或犹未闻其謦欬⑦,或先怀忽易愤激之心,而遽欲于立谈之间,传闻之说,臆断悬度,如之何其可得也?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⑧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⑨。故爱备录平日之所闻,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考而正之,庶无负先生之教云。门人徐爱书。
  ①《大学》,原为《礼记》的一篇,宋时从《礼记》中抽出,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后来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四书”之一。
  ②旧本,指《礼记》中《大学》篇,程朱认为《礼记.大学》有讹误,就改了抽出后的《大学》的章句。称旧本是为了和程朱改后的版本相区别。
  ③先儒,指程颐、程颢兄弟二人和朱熹。
  ④爱,即徐爱。
  ⑤二氏,指佛家与道家。
  ⑥居夷三载,王阳明因为得罪宦官刘瑾,于正德二年(1507年)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正德五年(1510年)升任江西庐陵县知府,在贵州龙场前后三年,因当时龙场的地理位置偏远,民尚未开化,所以称之为“居夷”。 ⑦謦欬(qǐng kài),原意是咳嗽,比喻人的谈笑。
  ⑧牝牡(pìn mǔ),雌雄。
  ⑨骊黄千里,出自《淮南子.道应训》,秦穆王使伯乐求马,使者报以牝而黄。使人取之,则牡而骊(深黑色),穆公不悦。伯乐叹谓人只见其外而不见其内,见其粗而不见其精。及马至,果千里之马。
 
  【解析】
  这段话实际上全是徐爱说的,算是《传习录.徐爱录》的一个序言,说明一下成书的原因以及介绍一下自己老师阳明先生的形象和学说。字里行间充满了一种对于阳明先生无限的崇敬和爱戴之情,用语行文颇像我们的友邦朝鲜的人民在谈论他们伟大的领袖。但是不同的是徐爱这里的语气和他的内心感受是完全一致的,他没有虚誉之词,字字句句发自内心肺腑的真情实意。

  整段翻译后,结合注释,理解上就没有什么障碍,唯一有牵扯的是那个《大学》的版本问题,这个细谈起来话就多了,希望了解背景细节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一直以来,宋明理学领域,阳明学说和程朱学说之间的恩爱情仇一直都是大家所津津乐道的话题,现在的主流观点都是挺阳明踩程朱的,朱熹在当代比较不被待见。但是我们须要知道,阳明学是在朱熹学说那巨大的身影之下成长起来的一家儒学主峰,换句话说,阳明是踩着朱熹的肩膀才爬到顶峰的,无论是从学说的血脉联系还是从个人感情上,阳明学说和朱熹学说都有着斩不断的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阳明本人也从不会公开举起颠覆朱熹的旗帜,反而是在阳明晚年,他还企图从朱熹的后期著作中找出一些能为这位朱圣人打个圆场的学术根据。

  就这样吧,这段能说的就这些了,下一段开始,我们进入阳明心学的正式课堂。

001
 
【原文】
  爱问:“'在亲民①’,朱子谓当作新民②。后章'作新民’之文似亦有据。先生以为宜从旧本'作亲民’,亦有所据否?”
  先生曰:“'作新民’之'新’,是自新之民,与'在新民’之'新’不同。此岂足为据?'作’字却与'亲’字相对。然非'亲’字义。下面治国平天下处,皆于'新’字无发明。如云'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之类,皆是'亲’字义。'亲民’犹孟子'亲亲仁民’之谓。亲之即仁之也。百姓不亲,舜使契为司徒③,敬敷④五教⑤,所以亲之也。《尧典》⑥'克明峻德’便是'明明德’;'以亲九族’至'平章协和⑦’,便是'亲民’,便是'明明德于天下’。又如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亲民’。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
  ①在亲民,《大学》古本作“在亲民”,朱熹改其为“在新民”。
  ②新民,朱子曰:“今亲民云者,以文义推之则无理。新民云者,以传文考之则有据,程子于此,其所以处之者亦已审矣。矧未尝去其本文,而但曰某当作某。是乃汉儒释经不得已之变例,而已何害于传疑耶?”
  ③司徒,官名.相传少昊始置,唐虞因之.周时六卿之一,曰地官大司徒.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
  ④敬敷,恭敬慎重地传布实行。
  ⑤五教,五种伦常之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⑥《尧典》,指《尚书.尧典》。
  ⑦“克明峻德”二句,指《尚书.尧典》中的“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克:能。峻:大。九族:以自己为本,上推至四世之高祖,下推至四世之玄孙为九族。
 

【原文】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物物皆有定理①’,似与先生之说相戾。”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②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③’
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④’者得之。”
  ①定理,在朱熹的《大学.或问》中,有“能知所止,则方寸之间,事事物物皆有定理。”
  ②义外,《孟子.告子篇》中,有“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③至精至一,《书经.大禹谟》中有“人心惟危(易私故险),道心(依道之心)惟微(细微)。惟精(不杂形气之私)惟一(专一依据义理),允执厥中。”
  ④人欲之私,朱熹《大学章句》注此句,“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
  【译文】
  徐爱问:“《大学》中的'知止而后有定’这句话,朱熹先生认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乎和先生的说法相违背。”
  阳明先生说:“在事事物物上去求至善,那就是将理义看成在心之外的了。至善是心的本体。只是'明明德’达到至精至一的程度就是至善,但是也不能脱离事物。像朱熹的《大学章句》中的'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这句就很恰当。
  【解析】
  这段非常具有代表性,也是朱熹思想和阳明思想的最尖锐对立之处的直接表述。我们都知道那个非常著名的“阳明格竹”的典故。在阳明先生早年,他还没有建立自己的学说体系,但是立志成为圣贤的理想早就在他心中扎根,在立志成为圣贤的探索中,阳明早年是听信了朱熹的“格物致知”之说,按照朱熹的说法,事事物物上皆有理在,于是阳明就与朋友一同静坐格竹子,他的朋友坚持了三天,就打熬不住了,主动败下阵来,阳明捋起袖子,说:“你歇歇,我上!”阳明的战绩明显比他朋友的要好,他坚持了七天,然后——就累得病倒了。但是同样没有格出竹子的理。从那以后,阳明开始对朱熹的学说产生了怀疑,直到龙场悟道,建立自己的学说体系,才彻底和朱熹的学说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朱熹认为“理”当于事事物物上求之,阳明认为“理”不外乎人之一心,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到底哪个是第一位的,是事事物物,还是人之一心。按照朱熹的意思,“理”存在于事事物物中,只要坚持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积少成多,终有一个融会贯通的时候,具体是什么时候可以通,朱圣人没有说,反正您就按我说的格吧!朱熹就是这么一个套路,“理”在事事物物中,外在的事事物物是第一位的,颇像我们现代唯物主义哲学中讲的承认物质是决定意识的,物质是处于第一位的一样。
  反方选手王阳明举起了“反对”的牌子,我们来看一下他的陈述词:“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阳明的发言中,比较难理解的是“却是义外也”这句,我看了几家对这句的翻译,也是五花八门,没有统一意见,经过比较,我采信了陈荣捷先生编撰的《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中的理解,这里说的“义外”,来源于《孟子.告子篇》中,有这样的句子“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好像是将“仁”和“义”割裂开来来说的,但其实也只是为了表述上的有条理,“仁”指内心对“大道”的洞明无碍,其实就是“明明德”,就是“至善”,“义”就是宜的意思,是“仁”的表现与作用。现在再来看阳明说的“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这句,意思是朱熹将主宾关系弄颠倒了,本来是“仁”的表现作用的外在的“义”,被当做了第一位来表达,下面阳明说“至善是心之本体”,这里说的“至善”其实就是孟子表述的“仁”,“至善(仁)”的境界就是心体发扬正大光明之道到达精粹纯正而又惟一处。接下来就是一句“然亦未尝离却事物”,这句是非常吃紧的,是需要加上着重号的,如果没有这一句,阳明心学将坠入现代哲学中所冠以的“唯心主义”名称的万丈深渊而永不能超生。
  “至善”是心之本体,阳明说的心,当然不是从生理学意义上所表述的那一团血肉之心,而是就心的功用与作用而言的心。关于这一点,在《传习录》后文,我们会具体谈到。心的作用是对外在与自我内在的感知和反映,所以心所包容的内容不是虚无的,那么“至善”就是心对其所能感知之物的一个最切合于事理的能动把握,“至善”的来源依然是世间的万事万物,但是在阳明看来,笼统地说万事万物是世界诸理的来源,却流于“庞杂而缺乏要点”,因为万事万物在没有投射到人心之时其对人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而当万事万物投射于人心之时,当心物融合的那一刹那,人心对事理的反映与本然如此的自然之理重合为一时,那个心之所止的点就是“至善”。说“至善是心之本体”,因为“理”这种东西,按唯物主义哲学的表述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又能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阳明无非是认为这种“客观存在”在被人心能动反映并在不掺杂主观私见的“天人合一”之时,即是“至善”。这也就是他赞同朱熹的另一注解“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的原因。
  问题也来了,“至善”的产生毕竟脱离不了事物,阳明凭什么将第一位的这把交椅赐予心体,而不是世间的万事万物呢?这是个好问题,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所激辩不休的焦点也就在于这头把交椅之争。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唯物主义哲学还是“唯心主义”哲学都可以从逻辑上来证明自己的理论是对的。唯物主义的那套说法,在学校的教科书中我们大家都已经学过,此处不再赘述。现在我们走入阳明先生的内心世界,来探寻他的建立自己学说的肇始心结。
  按唯物主义者的论述,“物质、规律”这些东西是无论人的存在与否,他都是在那里的,这没有问题。但阳明的视角不是这样的,世界的万事万物,甚至还包括了人自身的内外感受,在人本身没有参与进来之时,它只是一片毫无意义的死寂。“物质、规律”这些东西对于一块石头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石头没有感知,没有生命。宇宙万物虽然不是特意为人而存在的。但是没有人的意识的参与,宇宙万物无论是混沌未开还是井然有序,都只是一出自歌自舞自开怀单调乏味的独角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阳明将人的内心对世界感知的能力放在“主”的首位,将具体的万事万物放置到“宾”的客位,也就是阳明认为世界的事事物物只有在心参与进来之后才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这就是阳明看待世界的视角。在《传习录》的后面的内容中,阳明说过这样的话“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去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放在这里,正好可以印证阳明思想立论的根基。
  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主”与“宾”是互依互存的,没有“宾”,你这个“主”又是谁的“主”呢?所以阳明也说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的话,这样表述就可以说是滴水不漏了。同理,没有“主”,你又是谁的“宾”呢?虽然是依存,但是以人心为主,这正是阳明心学的特色,阳明先生本身的事功,也印证了这种世界观所造就的人在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时是多么给力。
  上面所讲述的,也就是阳明心学的最大玄机,而在这段《传习录》的开篇第三段,就已经明白无误地昭示在那里了。这样讲不知道您看明白了没有,没明白也没有关系,在后面的段落中还会反复讲到这些概念,在用多种角度阐释之后,相信是可以体悟明白的。

刘宗周云:“天理人欲”四字,是朱、王印合处,何必晚年定论?(《遗编》卷十三(页一上)“何必晚年定论”。又黄宗羲引.见《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页十三)《晚年定论》附见《传习录》下卷之未。黄宗羲《姚江学案》
所载《语录》,采宗周之《阳明传信录》,并其评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