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之心学

 读书作乐 2016-05-17
    王守仁之学是孔门大乘,说心外无物,彻顶彻底,一无能贯通三才。当时禅者皆杂学,西来之一枝遂坠地矣。然而王氏之子,却以达磨之真诠起心学,可谓伟也。
 
  用儒家的词汇阐扬禅,主张致良知:良知,不学而知,是心的原态、原貌,是原本的,不是学来的。致良知、存天理、去人欲(私心),就是要追求原本的自我而肯定它。

    王阳明的四料简,又叫四句究竟话头,他毕生讲学,皆以此为指针。四料简第一句  无善无恶心之体  ,跟主性善的孟子,主性恶的苟子并不吻合。心的原态、本体无所谓善恶,善恶是价值标准。原本没有地球、人类,哪来的善恶?'有善有恶意之动',有了分别心时才有相对观念的产生。因此,王阳明的究竞话头,是典型的禅,但恐别人误会,所以才言必尧舜,学宗孔孟,那是护身符、挡箭牌,其实他所说的是佛法。
    
第一节王守仁

   王守仁,字伯安,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尝筑室于越城东南二十里阳明洞,学者称曰阳明先生。幼颖悟,每读书,静坐凝思,深志圣贤之学。明孝宗帝弘治二年,年十八谒娄谅,学宋儒格物致知之义,奋然怀为圣贤之志,弘治十二年登进士第,授刑部主事。武宗帝正德元午,阁人刘瑾专权,害忠直之士,守仁抗疏救之,触瑾怒,下狱廷杖四十,谪为贵州龙场驿
丞,既至龙场,建龙冈书院教授子弟,学术大进,遂自得良知之学.时正德三年,守仁三十七岁也。正德五年,刘瑾等伏诛,任用守仁为庐陵知县,由是历吏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升进南京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时闽地有巨寇,兵部尚书王琼,特举守仁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以巡抚南赣,未几年漳南,横水、桶冈,大帽、猁头诸贼。正德十四年奉敕勘处福建叛军,至丰城,闻宁王宸濠图叛,返吉安,起兵讨之,三战,俘濠于樵舍,因功进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时正德十六年,守仁五十岁也。世宗帝嘉靖六年兼左都御史.征思田二州,平定之,同七年府卒南安,年五十七。

第二节守仁之性善说

    守仁学术精髓在其《大学问》.守仁以性为至善,为绝对善.是仿禅来之谈心性也.故云:

    至善是心之本体。(《传习录》卷上8页右)
    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日至菩.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 (同上24页)
     断谓至善非善恶相对之善,至善不与恶对,故云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 是谓至善。(同上27页左)

  性固无善恶,但其发用上,不免有过不及,是所以有善恶之名。
  
  问:“先生尝谓善恶只是一物,善恶两端如冰炭相反如何谓只一物?,”
  先生曰:'至善者心之本体,本体上才过当些子,便是恶了,不是有一个善,却又有一个来相对也。”故善恶只是一物,直因闻先生之说,则  知程子所谓善固性也,恶亦不可不谓之性。
 
  又曰:“善恶旨天理,谓之恶者本非恶,但于本性上过与不及之间耳,其说皆无可疑。”(《传习录》卷下7页左)
性固无善恶,然所以有性恶之说者,著眼于其流弊故也。故云:

    性之本体,原是无善无恶的。发用上也,原是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的。……孟子谈性,直从源头上说来,。。。荀子性恶之说,是从流弊上说来。(《传习录》卷下25页右)

 第三节  良知说
 
是以守仁认人皆有良知,其说云:
    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王阳明全书,卷二十六7页左)

这个良知,人人皆具足,故云:

    这良知人人皆有。(《传习录》卷下6页右)
故无私欲之浮云则良知之光明炳然矣。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传习录》卷上8页右)
良知是无凡圣之别。
    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认得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虽人而在我矣.(《传习录》卷中19页右)
圣贤与凡愚之差违,惟在为私欲之所蔽与否。

    圣人之知,如青天之日,贤人如浮云天日,愚人如阴霾天日;(《传习录》卷下20页左)
良知是人心本体,虽有私欲之蔽。常无不在.
    良知者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 (《传习录》卷中21页左)
良知之为物普泛广大。
    良知之昭明灵觉,圆融洞彻,廓然与太虚同体。(《王阳明全书》卷六14页左)
故以良知为本体之心性之外,无有何物。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传习录》卷上14右)

可以见三界唯一心,心外无别法之旨。良知不但共通人类,且共通万有。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传习录》卷下17页左)
良知是人性,同时为天命,故: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旨从此出,点是与物无对,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见,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问更有何乐可代。(《传习录》卷下14页左)

第四节  格物致知与心即理之说
  《大学》所谓格物是在去私欲之蔽,而复其本体之良知。故云:

    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 (《传习录》卷上6页右)

又所谓致知,即致良知非他,故云:
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同上卷中6页右)

良知即天理也,天理与人欲非有二心。
    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同上卷上2页)
    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同上)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同上7页左)

曰心、曰理.曰性原是一物,故云。
    心即性,性即理。(同上卷上14页右)
    性一而己,自其形体也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于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心之发也。遇父便谓之孝……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同上15页左)

守仁所谓心即理,与禅家所谓心即佛同趣。此守仁所以说。
    良知……二字真吾圣门正法眼藏。(《王阳明全书》卷五11页左)
 
圣经贤传不过是说这个心。
    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故易也者,志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书也者,志吾心之纪纲政事者也,诗也者。志吾心之歌咏性情者也,(同上卷七40页左)
    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传习录》卷上14右)
是非与禅者常谈,四十九年之说法,不过说一心字同耶?
第五节  知行合一说
   守仁有知行合一之说,是固不自守仁始,既言之矣。但详密力说之无及守仁者。如云: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传习录》卷中3页左)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 方可称他知孝知弟。(同上卷上3—4页左)

未行不可谓知,未知不可谓行,知行所以一也:
   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向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耶。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
  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所而已先知路歧之险夷者邪。(同上卷中2页左)

守仁所以说知行合一,为救学者偏知不重行之病也。且彼立言宗旨,有一念不善,直以与行一不善同,务在克服去之。故云:
    问知行合一,先生日,“此须识我立言宗旨。……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在胸中. 此是我立言宗旨。’(同上卷下7页右)
    
第六节  静坐与事上磨练之说

   守仁为学工夫,在先以静坐澄清心念,复于天理.然主静坐时,不免沉于寂静之病,故云:
   吾昔在滁时……姑教之静坐……迩来只说致良知。(同上卷下15页左)

又教事上磨练之工夫。
    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日:“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同上卷下12页右)

子事事物物上致良知,是主一之工夫也。
    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同上卷上10页左)
    以良知一贯万法,是所谓一贯之大道也。
    一以贯之,非致其良知而何?(同上卷中12页左)
如斯良知则同于禅家之本来面目:
  
  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佛氏之常惺惺亦是常存他本来面目耳,体段工夫大略相似。(同上卷中26页左)

所云暗示其工夫之仿禅。
    第七节  良知与形骸  
    良知者心之天理,真个之目己也,而形骸亦真己之躯壳,二而不二也。故云:
    心之本体,原只是个天理,原无非体。这个便是汝之真己,是躯壳的主宰。若无真己,便无躯壳。(同上卷上34页左)
    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同上卷下l页右)

禅家所谓身心不二之旨,又可见也。
    守仁为学,以透脱死生为事,其极与禅无异,故云:
  
  学问工夫。于一切声利嗜好,俱能脱落殆尽,尚有一种生死念头.毫发挂带,便于全体有未融绎处,人于生死念头……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同上卷下18页左)
守仁之学,孔门之大乘也,故有胜于佛家之小乘,乃云:
    先生尝言,佛氏不著相,其实著了相,吾儒著相。其实不著相。请问.曰:“佛怕父子累,却逃了父子……怕夫妇累,却逃了夫妇,都是为个君臣、父子、夫妇著了相,便须逃避。如吾儒有个父子还他以仁…--
    有个夫妇,还他以别。何曾著父子、君臣、夫妇的相。“(同上卷下9页左)

    第八节  禅学之素养
 
   与讲友守仁禅学之素养,据彼所自语人而明也。
    萧惠好仙释,先生警之曰:”吾亦自幼笃志二氏.自谓既有所得,谓懦者为不足学,其后居夷三载,见得圣人之道若是,其简易广大。(同上卷上35页右)因求诸老释,欣然有会于心,以为圣人之学在此矣。
  立说太高,用功太捷,后生师傅,影响误谬。未免坠于佛氏明心见性定慧顿悟之机。(《传习录》卷中2页右)

加之守仁有讲友湛甘泉,为陈白沙之高弟,其说最近禅,守仁尝评甘泉之学云:

    甘泉之学务求自得者也,世未之能知,其知者且疑其为禅。(《王阳明全书》卷七8页右)

有此讲友,有此素养,守仁人禅乃自然之势也。守仁高弟王畿
云:“我朝理学开端者是白沙也,至先师而大明。”白沙之学,其为王学之陈(胜)、吴(广)可知也。

第九节禅学之造诣
 
    次所录诗,可测守仁禅学之造诣:
    
无题
    岩头有石人。为我下嶙峋。脚踏破履五十两,身披旧衲四十斤。
  任重致远香象力,餐霜生雪金刚身。夜寒双虎与温足,雨后秃龙来伴宿。
   手握顽砖镜未光,舌底流泉梅来熟。夜来拾得遇寒山,翠竹黄花好共看。
   同来问我安心法.还解将心与汝安。(《王阳明全书》卷二十57页左)
   
    咏良知
    问君何事日憧懂,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同上68页左)
   
    答人问良知
    知得良知却是谁,自家痛痒自家知。着将痛痒从人问。痛痒何须更问为?
    答人问道    饥来吃饭倦来眠,此是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诨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同上69页左)
   中秋
    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月。(同上7l页右)

   第十节 王门高弟及其末流(第一)

   王门有钱德洪、王畿,宛然如五祖门下有神秀、慧能.
德洪之学渐修,畿之学顿悟。故德洪于彻悟不如畿,畿于持循不如德洪。前者不失儒者之矩镬,后者所以评为入禅去也。至其末流,乃没入禅海,而王学失其传。
    一、钱德洪
   钱德洪.字洪甫,号绪山,余姚人,王守仁门人。嘉靖十一年始赴廷试,补国子监丞,寻升刑部主事,次迁员外郎,因事下狱,讲《易》不辍。至穆宗帝时致仕,在野三十年,无日不讲学。万历二年卒,年七十九。
    德洪尝言及良知与太极之关系云:

    充塞天地间,只有此知,天只此知之虚明,地只此知之耀聚,鬼神    只此知之妙用,四时日月,只此知之流行,人与万物只此知之台散,而    人只此知之精粹也。此知运行,万古有定体,故曰太极。原无声臭可即,故曰无极。太极之运无迹,而阴阳之行有渐,故自一生二生四生八,以至庶物露生。极其万而无穷焉。是顺其往而数之,故日数。往者顺自万物
    推本太虚以至于无极,逆其所从来而知之,故曰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世,盖示人以无声无臭之源也。(《明儒学案》卷十一8页左)

   良知之普泛本王学之通义,而适用之于从太极、无极,阴阳之消长,万物之生灭,则可验德洪之力量。
    
     二、道破王学之真髓
     又论良知云:

    良知广大高明,原无妄念可去,才有妄念可去,已自失却广大高明之体矣。(周上12页右)
    知善知恶,为知之极,而不知良知之体,本无善恶也。有为有去之为功,而不知究极本体施功于无为乃真功也。正念无念,正念之念,本体常寂。(同上11页左)


所示能契合王学之本义。又:

    至菩之体,恶固非其所有,善亦不得而有也。至善之体虚灵也,犹目之明,耳之聪也。虚灵之体,不可先有乎善,犹明之不可先肯乎色, 听之不可先有乎声也。日无一色,故能尽万物之色,耳无一声,故能尽万物之声。心无一善,故能尽天下万物之善。(同上18页右)

       如所云是能遭破王学之大头脑者。德洪不重事上磨炼,故云:

    吾心本与民物周体,此是位育之根,除却应酬更无本体,失却本体便非应酬,苟于应酬之中,随事随地不失此体,眼前大地,何处非黄金。者厌却应酬,必砍去觅山中,养成一个枯寂,恐以黄金反混作顽铁矣。(同上17页右)

       应酬万变而不失心之本体,是事上磨炼之板也,应酬万变而不失心之本体,则如德洪之言,脚下步步踏著黄金地,王学所以为孔门之大乘也。

    三、王畿
    王畿,字汝中,号龙溪,浙之山阴人,王门高弟也。以嘉靖五年举进士,及王守仁门人益多,畿与钱德洪不廷试而归。嘉靖十一年与德洪同廷试,授南京兵部主事,进郎中、给事中,后称病归休,由是务讲学四十余年,足迹遍东南,吴楚、闽
越.江浙皆有讲会,无不以畿为宗盟。年八十余,犹周流不倦,万历十一年卒,春秋八十六。

  王守仁有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钱德洪以之为定本,不可移易,然畿以四句教为权法,以为体用一原,则心意知物,必定只是一件,若悟得心体无善无恶,则意知物亦无善无恶。乃与钱德洪俱质之王守仁,守仁云:“吾教法原有此两种,四无之说,为上根人立教,四有之说,为中根以下人立教。上根者即本体便是功夫,顿悟之学也。中根以下者,须用为善去恶功夫,以渐复其本体也。”由是畿唱四无之说,以正心为先天之学,以诚意为后天之学,从心上说则心意同为无善无恶,先天统后天,从意上说则不免有善恶抉择,是后天复于先天。德洪之学似神秀之见,渐次为善去恶。之学似六祖之见,顿悟本来无善无恶
    
    四、畿之良知说
   畿之说良知较王守仁更一步近禅。

    良知一点虚明,便是人圣之机,时时保住此一点虚明,不为旦昼悟亡,便是致知。(《明儒学案》卷十二12页右)

所云以虚明一片之田地为良知,又说;

    千古圣学,只从一念灵明识取,当下保此一念灵明便是学.“此触发感通便是教,随事不昧此一念灵明。谓之格物。(同上19面右)

所云以虚心应物为致知,故公言;

    致良知只是虚心应物。(同上4页左)

且良知虚明则无而能出有。故云:

    良知原无一物,自能应万物之变。(同上19页左)

是为老子之虚无与禅之心性合而为一者,良知与造化为一物,是与阳明无异。云:

    “良知是造化之精灵,吾入当以造化为学,造者自无而显于有,化者自有而归于无。吾之精灵,生天、生地、生万物,而天地万物复归于无。
    无时不造,无时不化,未尝有一息之停。(同上11右)

良知为造化之精灵,为吾人之精灵,固不待论。

    五、王畿之学风

畿之学贵活泼脱洒之机,故云。

    静者心之本体,濂溪主静,以无欲为要。一若无欲也。则静虚动直,主静之静·实兼动静之义。……无欲则虽万感纷扰,而未尝动也,从容则虽一念枯寂,而未尝静。(同上9页左)
所云要无欲洒脱,又斥沉空守寂。
    近溪解离尘俗,觉得澄湛安闲,不为好恶驰逐。……此非但认虚见为实际,纵使实见,亦只二乘沉空守寂之学。(同上28页右)
畿以为:
    寂之一字,千古圣学之宗。感生于寂,寂不离感。舍寂而缘感,谓之逐物.离感而守寂,谓之泥虚。(同上30页左)

所云与禅家云寂而照、虚而灵同。

    六、三种之悟入

尝说三种之悟入    有人悟三种教法,从知解而得者,谓之解悟,未离言诠。

   从静中而得者,谓之证悟,犹有待于境。从人事炼习而得者,忘言意境,触处逢源,愈摇荡愈凝寂,始为彻悟。(同上20页左)

可以知其与禅家之悟入同其趣。

    七、调息说与知行合一说

畿有调息之说云:

    息有四种相,一风、二喘、三气、四息。前三为不调相。后一为调相。坐时鼻息出入觉有声,是风相也。息虽无声而出入。结滞不通,是    喘相也。息虽无声.亦无结滞,而出入不细是气相也。坐时无声,不结不担,出入绵绵,若存若亡,神资冲融,情抱悦豫,是息相也。守风则    散。守喘则戾,守气则劳,守息则密。前为假息,后为真息,欲习静坐,以调息为入门,使心有所寄,神气相守,亦权法也。调息与数息不同,数  为有意,调为无意,委心虚无,不沉不乱,息调则心定,心定则息愈调,    真息往来.呼吸之机。自能夺天地之造化,心息相依。是谓息惠归根,命之蒂也。一念微明,常惺常寂,范围三教之宗,吾儒谓之燕息,佛氏谓    之反息,老氏谓之踵息,造化阖辟之玄枢也。以此征学,亦以此卫生了。此便是彻上彻下之道。(同上23一24页左)

调息之说出于《安般守意经》,既言之矣。畿不过采用之耳。畿论知行合一之旨;

    知非见解之谓,行非履践之谓,只从一念上取证。(同上16页左)

所道破乃彻底遵从王氏立言之宗旨者。一念恶印一念之恶行,一念善即一念之善行,善恶不必现于行为而后有是非,是王氏立言之宗旨也。

-----摘自《中国禅宗哲学史》日本忽滑谷快天
2013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