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证海陆丰倭寇属性

 海陆丰文化遗产 2016-05-17

考证海陆丰倭寇属性

2015-07-14 海陆丰

倭寇一辞的由来,是从‘高句丽广开土王碑’(西元414年)碑文上所记载“倭寇○○(某地名)”而来,在此“寇”当动词,即“日本侵略(某地名)”之意,而之后“倭寇”二字作为名词独立,用以称呼来自日本的侵略者。倭寇一般指13世纪至16世纪期间,以琉球、台湾为基地,活跃于中国东南沿岸的海上入侵者。曾经被归于海盗之类,主要由假扮日本人的中国人组成。除沿海劫掠以外主要从事中日走私贸易。但实际上其抢掠对象并不是船只,而是陆上城镇。
明朝初年,因为明初的朝贡贸易厚往薄来,登州设防海港(现为蓬莱),1560年造成许多日本人冒充朝贡使者到明朝这里来骗钱。很多到中国来冒充朝贡使者的日本人没有日本政府的管辖,朝贡完了以后他们滞留在中国沿海抢劫。这是明初的倭寇。为防止倭寇朱元璋就颁布了海禁政策。洪武三十年所颁的《大明律》对海外经商限制得很严格,它规定凡私自携带铁货、铜钱、缎匹、丝绵等违禁物下海,及与外番交易者一律处斩,而且禁止私人制造具有二桅以上的出海大船。而对于勾结外族的"谋反大逆"更是异常严厉:凡"谋反大逆",一律首从皆凌迟处死,本宗亲族祖父、父、子、孙、伯叔、兄弟、侄、堂兄,同居的异姓亲族外祖父、岳父、女婿、家中奴仆,凡年满十六岁以上皆斩。为了不被诛九族,海盗及走私者必须千方百计掩饰自己的出身。有明一代,造反起义者往往以绰号来掩饰真实姓名,像广为人知的崇祯时期农民起义,起义领袖都用绰号:紫八大王、不沾泥、扫地王等等,包括著名的"闯王"。在东南沿海,中国人就直接可以假扮日本人来掩饰身份。而对于地方官来说,自己辖区的人起来造反大大拖累政绩,因此也乐于统统以"倭情"上报。嘉靖年间持续到隆庆、万历年间的四十年,是明朝倭寇为害最烈的时期,史学界称"嘉靖大倭寇"。在这一阶段里,从贼中"迫于贪酷,困于饥寒"的中国沿海平民才真正是倭寇的主体,而饥寒贫困的之一在于明朝"片板不许下海"的海禁政策。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中国东南滨海地区人口增加迅速,而土地没增加,人地矛盾突出。从宋朝以来,当地居民一直将出海贸易视为衣食之源,海商、水手、造船、修理、搬运加上种种服务,可以说大海养活了起码百万计的沿海居民。在福建,有句话叫做:"海者,闽人之田。"明朝海禁令无情地把当地居民的"田"给剥夺了,饭碗跟着也砸了。在广东潮州、福建泉州、漳州地区一向是通商出海的发舶口,"潮漳以番舶为利",不许贸易等于断了他们的生计。对茫然失所的沿海居民来说,眼前摆着两条路:要么忍饥挨饿,要么铤而走险进行海上走私。因为在本乡本土,所以倭寇在东南沿海地区拥有令人难以相信的支持。作战时,屡屡发生看似荒唐的一幕:倭寇天时地利无所不占,如鱼得水。而代表正义之师的官军,反而不受欢迎,举步维艰。不少沿海平民百姓甚至直接支援倭寇,参加过抗倭战争的明人万表记录道:"杭州城歇客的店家,明知是海贼,但贪图其厚利,任其堆货,且为打点护送。铜钱用以铸火铣,用铅制子弹,用硝造火药,用铁制刀枪……大船护送,关津不查不问,明送资贼。""近地人民或送鲜货,或馈酒米,或献子女,络绎不绝;边卫之官,有献红被玉带者……(与)五峰(即王直)素有交情,相逢则拜伏叩头,甘心为其臣仆,为其送货,一呼即往,自以为荣,矜上挟下,顺逆不分,良恶莫辨。"所以也难怪谢杰发出这样的惊呼:"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是则闽浙及广之所同也。"曾任南京刑部尚书的王世贞则对潮州、漳州、惠州地区的"民寇一家"断言为:"自节帅而有司,一身之外皆寇也!" 除了总督巡抚等高级官员外,其他的人全是倭寇--这真是一幅令人绝望的场景。全民多寇,问题烂在明朝自己上,难怪防不胜防诛不胜诛。倭寇就是一颗消耗明朝的肿瘤,一直伴随着明王朝走向衰落。—来源于百度


据《海丰县志》记;海陆丰倭寇从嘉靖三十九年(1560)起,倭寇入侵海丰,自此为害多年。嘉靖四十三年(1564),抗敌名将俞大猷以伍端所部为前锋,屡败倭寇,在大德港将倭寇歼灭,俘斩2000多人。隆庆三年(1569),倭寇在本县登陆,经平山往博罗,遭各地发兵堵剿,旋退回金锡夺船逃遁。那么这些被称之为倭寇的海盗等到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呢?


林道乾,又名林悟梁,是明代澄海苏湾都南湾村(今湾头镇)人。青年时代曾当府小吏,有计谋,善机智。及后从事海上反海禁活动达30余年。足迹遍及台湾、安南、吕宋、暹罗、柬埔寨等地区和国家。成为明代拓殖南洋的著名人物。
明嘉靖末年,道乾常公行南海上活动,专以剽略为务。初,偕同朱良宝(澄海人)率众3000人归降朝廷地方官,得食膏腴田千余亩。至“隆庆时朝廷横海将军郭成常调道乾及莫应敷(原许朝光部下,后杀朝光)征战曾一本(大莱芜一战,一本投海死),乾剑斩辛继新老末献。于是军中大事悉咨询乾(明《武功录·林道乾诸(朱)良宝林凤列传》以下称《乾传》)。“乾为人有风望,智力无二,好割据一方自雄。所至辄不忍贪淫之性,掘人坟墓,淫人妻小,蚕食人田土。常擅山海之禁以为利”《乾传》。明中叶,朝廷在沿海实施海禁,严令边民不得引寇入境,不得与外夷作买卖。至明嘉靖年间海禁更严,而道乾则组织200余人与朝廷抗衡,以武装掩护海上商贩活动,骚扰官军。他冲破禁令而获利。其时,“里中皆畏乾,莫敢有后言,偶有人侦伺他,道乾闻知必大怒。‘据膏腴之田,以自安固’。他自谓不能居人下,恒欲收招海上精兵,发动举事《乾传》。嘉靖四十二(1563)在一次抗争中,道乾被朝廷都督俞大猷所追逐,遁人鸡笼(今台湾基隆,见俞正燮《南海癸已存稿》卷五)。后退赤嵌城(今台湾台南)。道乾遂以此为踞点,名北海(《清·一统志》古迹)。嘉靖四十五年(1566)三月,乾监督造船50余只,以南澳为基地,攻福建诏安五都等地,又被闽都督俞大猷所败。是时倭寇扰闽,为大将戚继光所破,倭遁去,居于此,道乾怕为寇所并,又惧官军追击,率众抵占城(越南中部),攘其边地以居(《明史》·鸡笼传),旋又回潮州。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注:旧县志作嘉靖末年,今依《溪东寨碑记》改正)十二月至翌年三月,道乾率众两次攻打澄海藩卫溪东寨,第一次攻寨被陈求默(寨勇)击退;第二次攻寨道乾改变策略,寨遂破。经过几次与官军抗衡之后,道乾回到旧部,他乃深沟高垒,日夜以丝绵为甲,治战舰,派差使飞刍挽粟至海上,此时道乾志在海岛。朝廷官军窥其踪迹,派制置使殷正茂佯宽假乾罪说:“令而得以功赎。”于是隆庆四年(1570)道乾受朝廷安抚,安置于潮阳招收部下尾村。后道乾见朝廷不信任,谋“不意图之”。是时“乾有侄名茂,先在彭亨国(今马来西亚东部)为都夷使,修书约海上商贩乾。乾与参政使陈奎商议,认为业已远沦异域,不复还矣”《乾传》。于是再图举事,将公文17扎,原封交还,率众离去。此后道乾积极造船,悬赏招募,附者日众。万历元年(1573)三月,朝廷派总兵张元勋围攻道乾,此次官军谎称“道乾投水死”。其实,道乾突围后率众抵柬埔寨,拿出囊中装500金,帛50纯奉献寨主,委任乾为“把水使”。后明制置使闻道乾所在,遂下令暹罗、安南索乾,但此时道乾早已回潮州了。回潮州后发掘以前埋的金银财宝,又招募100多名潮人,携财带人直奔暹罗,帆经吕宋[注:时万历四年(1576),至暹罗渤泥(今称大年)住下来。迫于明王朝压力,“暹罗番王授计合擒乾,乾发觉,调动舳舻往佛丑海屿而去,竟莫知所终。道乾之遁已鼠窜也”《乾传》。因乾与同党有矛盾,内部产生残杀之机七“当是时以诸将视缚乾,如缚婴儿,直易易耳”《乾传》。道乾终于被戮杀而死。(后外面谎称他自制土炮炸死)。又据泰侨史资料记载,先是道乾于万历年间率潮属2000余人,白艚船100只,在北大年居下来,这是历史上早期大规模旅泰发展贸易的纪录。道乾受到北大年国王的赏识,将女儿嫁给他,并“划出所属之地若干,使道乾率众居之”(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乾与当地人和睦相处,被尊为掌握大年“客长”。乾死后,当地人把大年港命名为“道乾港”,他的故事至今仍在泰国华侨中流传。—来源于百度

林道乾究竟何许人?《辞海》说“林道乾,福建泉州人,一说广东澄海人”,有人说“林道乾,惠来人”,而《澄海县志》历来说是澄海人。“惠来人说”纯属传讹。早在1948年出版的清代李勋《说吷》卷十二载:“林道乾,澄海……人,志称惠来人误”,对“惠来人说”给予否定。“惠来人说”,究竟有何迹象?《惠来县志》无文字涉及。查清代线装本《惠来县志》“兵事”章中,有《吴平之变》、《林凤之变》、《林道乾之变》、《刘香之变》等好几节海寇活动的记载。《林道乾之变》原文如下:“林道乾,沿海掳劫,龙溪一都皆无完乡。因掳海丰石执都生员李棠,时正大比七月,棠束装赴省科举,途中被掳,其妻卓氏抱子入贼舟,赎棠乡试,贼遂释棠,以妻为质。卓氏是夜私抱幼子俱溺于海,及榜发,棠登科名,因上策请兵剿灭,道乾惊闻远遁,而寇贼之患遂稍息矣。”文中没有一字涉及林道乾是惠来某都某乡人,却指出林道乾是“沿海辞海掳劫”至惠来“龙溪一都”,并因海丰李棠与卓氏一案而最后逃循它去。可见近年之“林道乾惠来人”之说,显系沿袭“往帙”之误,纯属以讹传讹。福建人说不妥。—来源于百度

因掳海丰石执都生员李棠,时正大比七月,棠束装赴省科举,途中被掳,其妻卓氏抱子入贼舟,赎棠乡试,贼遂释棠,以妻为质。卓氏是夜私抱幼子俱溺于海,及榜发,棠登科名,因上策请兵剿灭,道乾惊闻远遁,而寇贼之患遂稍息矣。”文中没有一字涉及林道乾是惠来某都某乡人,却指出林道乾是“沿海辞海掳劫”至惠来“龙溪一都”,并因海丰李棠与卓氏一案而最后逃循它去。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三月,率战船50余艘自南澳岛攻诏安,陷山南和厩下等村,为都督俞大猷所败,退往台湾北港(今台湾北港溪下游一带)
据《海丰县志》记;海陆丰倭寇从嘉靖三十九年(1560)起,倭寇入侵海丰,自此为害多年。嘉靖四十三年(1564),抗敌名将俞大猷以伍端所部为前锋,屡败倭寇,在大德港将倭寇歼灭,俘斩2000多人。

在东南沿海,中国人就直接可以假扮日本人来掩饰身份。而对于地方官来说,自己辖区的人起来造反大大拖累政绩,因此也乐于统统以"倭情"上报。嘉靖年间持续到隆庆、万历年间的四十年,是明朝倭寇为害最烈的时期,史学界称"嘉靖大倭寇"。在这一阶段里,从贼中"迫于贪酷,困于饥寒"的中国沿海平民才真正是倭寇的主体。


现在吧友们可以凭自己的判断;烧杀抢掠我们海陆丰和被明朝都督俞大猷所败的“倭寇”是什么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