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陆丰县知县王之正上惠州府文
2015-07-05
海陆丰
惠州府陆丰县王.为大节久昭志乘.功德深入人心.敬请制主入祠.以励风化事.窃照名宦乡贤二祠.逅年春秋致祭.其典兴文庙并垂.诚为表扬前烈. 惠州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设置惠州府,惠州府下设归善、博罗、海丰、永安(紫金县原名)、龙川、长乐(五华县原名)、兴宁、长宁(后改连平州)8县以及连平州属下的河源、和平2县。 清袭明制,惠州府下设博罗、归善、海丰(析置陆丰县)、陆丰、河源、永安、长宁(新丰县原名)、龙川、和平9县及连平州(清雍正十一年割出五华、兴宁两地置嘉应州)。 历史沿革 惠州是广东省历史名城。1990年在区内出土的一窝近30个恐龙蛋化石,证明7000万年前,这里已是陆地沼泽地带。全市考古发现山岗遗址、古窑址等古遗址28处,年代最久远的是三栋瓦窑岭春秋遗址,其出土文物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器时代,即有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惠州境内设有傅罗县,隶属南海郡,至汉初近一个世纪为赵氏南越国治理之下。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後,为南海郡博罗县(傅罗县改)地。普代因之,331年析置海丰县,368年析置欣乐、安怀两县,傅罗县境开始缩小。 南朝宋时属南海、东官二郡地,南梁时置梁化郡。隋初撤梁化郡,开皇十年(590年),在榆山(今中山公园)设立循州总管府,辖归善、博罗、河源、新丰、兴宁、 六县。隋大业三年(607年)改龙川郡,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兴宁县。唐武德五年(622年)复循州总管府,管循、潮二州,循州辖归善、博罗、海丰、安陆、河源、石城、兴宁七县。唐嗣圣元年(684年)改为雷乡郡,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雷乡五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海丰郡,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雷乡、兴宁六县。唐乾元元年(758年)复循州,辖归善、罗阳、海丰、河源、雷乡、齐昌六县。五代南汉乾亨元年(917年)改为祯州,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四县。 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3月,为避太子赵祯讳,改祯州为惠州,自此有了「惠州」之称。1120年赐名博罗郡,1133年复名惠州。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称惠州路,仍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四县。1368年(明洪武元年)设惠州府至清末民初。清雍正九年(1731年),惠州府辖归善、博罗、海丰 、陆丰、河源、龙川、长乐、兴宁、和平、长宁、永安11县即连平州。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长乐、兴宁划归宁应州,惠州府辖九县一州,直至清末。此即「惠州十属」,今海外惠州社团一直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