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和三下西洋的秘密在这里!

 lemon0520 2016-05-17

 

你知道明成祖朱棣命为何命郑和下西洋吗?

话说....

这原因跟我们江南第一家有关系哦!

欲知详情且听我慢慢道来..............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起兵反叛,以“靖难”为名,向南京进军。

金川门之变,朱棣得以进入皇城,据说建文帝朱允炆死于一场大火。朱棣登上奉天殿,改元永乐金川门之变,宣告了建文朝的终结。但这是官方宣布的,不这么宣布朱棣就即位不,也就没有后来什么明成祖一说了。


那么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有没有被烧死,答案是否定的,为何这样说?

因为江南第一家的有关资料表明,朱允炆从南京出逃后,就躲在“郑义门”。由于宋濂是朱允炆父亲朱标的老师。朱允炆在位时对宋濂的学生很有好感。宋濂的学生,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被明成祖诛十族的方孝儒,就是朱允炆的得力助手。以“郑义门”八世祖郑洽为代表的江南第一家学子也得到过朱允炆的重用。南京朝廷武将紧缺时,郑洽曾被建文帝封为留守卫都尉指挥史,郑洽和他人组织南京军民与朱棣的军队进行战斗。

据有关史料,“靖难之变”时跟随建文帝的共有22人,其中就有翰林待诏郑洽。当时情况非常危急,众臣提议:“忠臣出于孝义之家,浦江郑氏义门孝义家可居。”郑洽对朱允炆说:“臣蒙高皇隆恩,无以为报,今正其时也。”建文帝就这样乘船一路南下,来到了浦江“郑义门”,江南第一家。

这个颇有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意思。爷爷朱元璋策封,孙子朱允炆避难。

“郑义门”的家长把建文帝藏在万松岭和古树蔽天的东明山西麓这个地方。江南第一家至今留有反映建文帝在这里避难史实的古迹,帮助建文帝羁难脱身的枯井“建文井”,以及供建文帝藏身的小阁楼“老佛社”等。

至今,还有一只朱允炆的靴子供奉在江南第一家,当然真正的那只靴子肯定上交国家了。郑氏子孙们结婚用的礼堂昌三公祠的18块门板上,中间花板雕刻的就是建文帝从继承皇位到退位出逃江南第一家的完整故事。


据说,建文帝避难在郑义门时,一天晚上到街上观灯解闷,被迎龙灯的村民认出,马上半跪行礼,龙头也随着半跪的人下颠,此后,这种意在向建文帝行礼的跷脚灯头行礼灯头,一直在延续。

*
建文帝既然被人认出,告密的人肯定会有。“郑义门”是肯定不能待了,怎么办?一条路——只能继续逃亡。

郑洽护卫着建文帝逃向南方,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建文帝泛舟出海,去了南洋,并在某个小岛上过着自食其力的隐居生活。当时中国去南洋的人很多,据说张士诚失败后,他的一些部下就逃往南洋,拓荒移民。有人考证,建文帝避难福建泉州开元寺,并在开元寺出海,最终隐居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海岸。

为什么说出海避难这个说法有其可靠性呢?我们来看郑洽。郑洽护送建文帝到南方后,他一直隐居在福建宁德郑岐村。而“江南第一家”祭祖时的鸣钟改为了二十五下半,鸣钟半下是何意?原来郑洽忠于建文帝而不顾家族安危,隐姓埋名,随建文帝出奔,郑氏族人怕受牵连,就在家谱中暂时削去了郑洽的名字。郑氏后裔在祭祖时本应先鸣钟二十六下,然因讳郑洽之名,只得鸣二十五下,但后代子孙不甘隐其名,在二十五之后,复鸣半下,以示郑洽随建文帝出奔之意。这一习俗延续至2010年。2010年3月,福建宁德郑岐村郑洽的后裔前来“江南第一家”认祖归宗,重续延脉。

在福建宁德郑岐村郑洽后裔前来“江南第一家”认祖归宗仪式上,600多年后,第一次敲响了二十六下完整的钟声,“失踪”六百多年的郑义门第八世孙,建文帝的从亡大臣郑洽终于归宗。由此可见,建文帝当时没有死在皇宫大院内,而是出逃在外。


由于朱允炆出逃海外的传闻,明成祖朱棣放心不下,他担心建文帝召集当地的中国人,或者是以宗主的身份号召南洋诸国兴兵,因此特意派遣太监郑和数下西洋,主要就是寻找建文帝。正因为寻找建文帝是皇帝家事,朱棣又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相比而言,太监是皇家佣人,更可靠一些,于是朱棣派太监郑和带队出海寻找。


《明史》也是这般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而且在郑和的船队里,还有一部分是锦衣卫,专门负责侦缉,想必是为了探知建文帝踪迹的,否则在海洋当中,要锦衣卫做什么?那可都是特务啊。明朝对周边国家又没有什么侵略的野心,朱元璋开国之初就列有不征之国的名单。

 建文帝的下落,数百年争讼不决,已成历史悬案。但从“江南第一家”郑氏族人提供的资料来,建文帝没有死在当时的火海中,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郑和下西洋的秘密也源于于此吧!


文章摘编自:义乌作家/杨庆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