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什么能跑到10公里?劈拳强肺!

 大海810 2016-05-17

我自幼体弱多病,从小到大都是受人欺负的,所以16岁才开始发奋习武。前面走过很多弯路,接触过少林、拳击散打、太极、八极等功夫,直到我遇见了孙氏唐山一脉的传人李贵江先生,才算是走上了康庄大道。

传统武学是个系统工程,但目的只有两个,即形而上道艺,也即是人生完满解脱;形而下武艺,敌将也,就是技击。李老师有句话:“打人就是强欺弱”。武术于系统训练的过程就是不断强大自我的过程,所以有易骨易筋,也即是脱胎换骨的过程。当你不断地强大起来以后,又掌握了系统的打法,才有可能去敌将啊!而身心的强大,也必然首先是建立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所以强身健体对于武术而言只是小儿科而已。

其实我对动手打人的兴趣,远不如验证前人功夫的兴趣大。郭云深先生晚年将一生心血著于文字,交付孙公禄堂以示衣钵传承,孙公禄堂则将其刊载在《拳意述真》的第一篇予以公开,于是天下人始知形意拳有三步功夫、三层道理。什么是明劲易骨?什么是暗劲易筋?为什么练形意拳的能跑步?孙公禄堂自己说年轻时每天早晨跟着他的师爷郭云深跑步,郭先生骑马,他则在后头拽着马尾巴一跑就是一百多里地,等于一个马拉松还多了。也说自己徒步从保定去北平,也就是一晚上的事。这是跑出来的还是练出来的?

因为自幼体弱,从小最怕的就是跑步,现在知道是肺力弱的缘故。长大了也没好多少,虽然经过多年武术锻炼身体强壮起来了,三伏天最热的时候也可以连续踢2个小时的足球,但长跑还是不行。一直到去年的10月份我搬了新家,而新家附近恰好有个大湖,于是顺理成章的每天晚上到湖边遛遛,逐渐地开始跑了起来。到这个时候我练形意拳大约已经8年了,在这8年里没动过跑步的心思,所以也不知道自己能跑多远,但第一次大约就跑了3公里,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记得从小到大最远的距离也不过1千多米,而且就已经喘得不行了,这多少年不跑步了偶然一跑,轻而易举就过了3千米,想想大约是劈拳强肺的缘故。

就这样我每天晚上下了班都绕着湖跑一圈,当然也不是每天都跑,而是断断续续的。冬天风大基本都是在屋子里跑步机上跑,就这样来到了今年的春天。我每天三遍功,早起劈拳,中午全套五行拳,晚上主要站站桩,再加上跑步。从四月份天气暖和以后恢复环湖长跑,大约一个月时间就突破了10公里,而且是非常轻松自然地突破。其实还可以多跑的,只是不想让身体负担一下子增加那么多。

突破10公里,第二天早晨起来也并不感觉到疲累,这就说明身体恢复的很好。如果感觉很累,就是过度了。突破10公里以后长跑就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了,因为已经没有累或者喘的现象,只是身体在轻松自然状态下的适应而已。自己总结了一下,一个是劈拳强肺,肺强气壮;第二个是混元桩入虚,能把消耗降到最低。更大的意义在于,我验证了孙公禄堂的这段故事是真实的,它不是硬跑出来的,而是五行拳里头练出来的。

我经常与专业搏击运动员交流,他们和我讲到,泰拳之所以硬,倒不在于踢大树什么的,而是人家每天最少15公里的跑步,使得肌腱骨骼极其强健,这就是典型的强打弱的例子。我们传统武术也是要跑步的,最起码孙公禄堂到晚年跑步不辍,李书文带徒弟每天晚上也是几十公里跑步,若说到技击的最基本要素其实东西方并无差别,差别只是在于方法手段而已。

下一步的目标跑到20公里,我相信会很快到来,然后就去参加半马,这一段的验证也就可以告一段落了。最后有句话要交代的,这是过来人的经验。长跑也要有度,当你把脂肪都消耗没了的时候,身体就会开始消耗肌肉,那么你的体重、力量都会迅速下降。那些专业的长跑运动员都是皮包骨头一样,就是消耗太大了。我们练武术的跑步时辅助功夫,是为了长功夫服务的,所以千万不要本末倒置,以“不累”为大原则。也有练武术的朋友问我跑步有秘诀没有?其实只在于“返先天”而已。我在先天里头自炼精神,而你在后天消耗精神,这就是差别。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