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性读者对不起,『数胎动』这项武林绝学传女不传男

 dongchang 2016-05-17

  怀孕,是一场修行。

  把一件事情说成修行显得这件事情既痛苦也苦有所得,如果要比成就感的话,似乎没有哪种修行能比怀孕更有成就感了吧?

  那些怀过孕的人都以过来人的口吻讲述着自己的修有所成,有人总结此次修行共修得七斤六两,有人汇报此次修得六斤八两……总之,修得一身本领的她们可以拿这件事情来炫耀一辈子,最终以五月第二个周日的『母亲节』铭记之。

  在那些孕期习得的各项技能中,『数胎动』可谓武林绝学,它无法言传身教,个中滋味一言难尽,修行者本人第一次感觉到胎动时也不免惊呼:呜呼怪哉!

  胎动到底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究竟有多奇妙?有人说像小鱼吐泡泡,有人说像打嗝,有人说像电动小马达……由于性别所限,我这一辈子是不太可能体验到了,所以今天特地请来老一代『妇女之王』——段涛老师,给大伙儿讲讲『数胎动』这项武林绝学。

  好了(不甩不舒服斯基),开始今天的内容。

  『数胎动』这项武林绝学传女不传男的原因很简单,这里不多讲。男性读者也不必较劲,因为这一篇你们不用背诵全文。

  到目前为止,在各种对胎儿宫内状况进行监测的方式中,数胎动依然是最简单、最经济的。这种母子间的交流可以帮助母亲注意到孩子的每一个动作,从有胎动的那一刻开始,也就注定了母亲将用一生的时间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数胎动看似简单,可实施起来并不容易。说到具体的操作方法,很多准妈妈一问三不知,我这就给大家逐一答疑解惑。

  为什么要数胎动?

  说到底,胎动也是一种BL(不要想歪,我这儿说的是body language)。你想啊,胎儿没手机,没法给母亲发微信,更别提语音了。那靠什么跟母亲沟通呢?只能靠身体了嘛!你动动我,我动动你,你中有我,我在水中……简单来讲,胎动能够最为直接地反映胎儿的情况。

  比如胎儿宫内缺氧时,胎动会减少,通过数胎动可以及时发现并通过进一步检查(包括电子胎心监护或B超生物物理评分)加以确认。

  何时开始数胎动?

  一般情况下,怀孕24周以后,胎儿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胎动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到了这个时候,准妈妈们才真正开始『数』胎动,在此之前只能说『有』胎动。国外的文献多数建议从26周~32周开始数胎动,但我们并不推荐各位过早数胎动,因为数胎动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胎儿缺氧并实施救治。从医生的角度来讲,我们希望一旦发现胎儿缺氧,可以立即通过剖腹产手术取出孩子并救活。受限于国内早产儿的救治水平,一般推荐在30周~32周开始数胎动。

  相关数据和事实

  多数孕妇可以感觉到胎动,只有大约不到10%的孕妇感觉不到明显的胎动,原因无他——不是小家伙动得幅度小,就是母亲肚皮厚。

  与白天相比,胎动一般在晚上会增加,所以医生多半建议孕妇晚上数胎动。不过,具体时间并没有一定之规,有些孕妇胎动活跃的时间未必在晚上,或没有明显的规律。一般来说,在躺下以后胎动的感觉会更加明显,最佳的体位是半卧斜靠。

  如何数胎动?

  研究显示,健康胎儿的睡眠周期一般为20分钟~40分钟,通常情况下最长不会超过90分钟。根据这一事实,专家们普遍认可并推荐的标准是2小时内胎动不低于6次。一旦低于6次,就需要做进一步检查(包括电子胎心监护或B超生物物理评分)。注意,如果胎动比较频繁,2个小时内超过6次,那就没有必要继续数下去了。

  有时候,有些胎儿动起来时间会比较长,但不管动多久,都只算一次胎动。只有胎儿停下来,数分钟之后再动,才能另外计算。孕期准妈妈们多半比较焦虑,尤其是首次怀孕的新手妈妈,细节上没必要较劲,数胎动本身就是粗略判断,了解到大体的趋势就行。

  一般来说,大约有2%~3%的孕妇会因为胎动减少而去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绝大多数孕妇会得到放心的结果,可以安心回家,该干嘛干嘛。

  每个孕妇都需要数胎动吗?

  胎儿宫内缺氧的高危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脐带绕颈、胎盘早剥、脐带断裂、脐带打结等,对于有这类情况的孕妇,建议每天数胎动。其他健康的孕妇如果每天的胎动很明显、很频繁,就不需要每天数。假如到了孕晚期感觉胎动减少,推荐每天早、中、晚各拿出一个小时认真数胎动。

  有哪些奇怪的胎动?

  通常情况下,胎儿的活动是不规律的,孕妇每次的感觉也不一样。对此坊间有很多描述,这里不赘述。

  比较有趣的是有些孕妇说胎动的感觉像电动小马达,对此,有专家解释为可能是胎儿在吃自己的手指,又或许在自慰。总之不是啥大事儿,放宽心。

  如果感觉胎动好像人溺水后的挣扎,这时需要准妈妈加以重视,因为这可能是胎儿窒息的表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