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金方》里的美容药方

 若水rsskyls55q 2016-05-18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记载有专用以美容的地黄酒、枸杞酒、桑葚酒等,认为地黄、枸杞、桑葚、何首乌、黄芪等均属有利于面部皮肤保养的内服中药。相传唐玄宗李隆基的女儿永宁公主原先曾多病体弱且肌肤不丰,后在安史之乱避居冯翊县沙苑(今陕西大荔县马坊头)时,由于经常以其地所产沙苑子(又名潼蒺藜)泡水饮服,坚持两年后就体态丰盈,容颜姣美了。从此,沙苑子便被皇上列为珍品,纳入进贡之列。据药书记载,沙苑子为黄芪的种子,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容颜悦色。现代科学分析也证实,沙苑子含有促进青春发育、延缓衰老的微量元素锌和硒以及维生素A的脂肪油等物质。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六专辟《面药》一节,又在《千

金翼方》卷五辟《妇人面药》一节,共载以悦泽、白嫩皮肤为目的的药方120首,其中“澡豆方”是由白芷、白术、白敛、白茯苓、白鲜皮、白附子、羌活、芎等19味中药制成的一种美容方。据说长期使用此方洗手浴面,可使肌肤“白净悦泽”。而“玉屑面脂方”、“令人面白净悦泽方”和“治面黑不净、澡豆洗手面方”等,皆能“令光润”。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还把民间专门用来洗面净肤的皂荚、猪胰、猪脂、羊胰、羊脂以及鹅脂等写进面容保健的药方里。比如其书所载“治面黑不净、澡豆洗手面方”,除了用白鲜皮、白僵蚕、白芷、白檀香等20种中药为原料外,还要先以猪胰和面晒干,然后加进诸药捣成粉末;又以白豆屑2升为散。这种制成后的方剂,“旦用洗手面,十日色白如雪,三十日如凝脂,神验。”(《千金要方》卷六)有关这种胰脂,其实在民间用以洗涤去污的肥皂中就早以采用,制法是把胰脂和碱混合一起,然后反复捣成块状而成。所以至今还有一些老人将肥皂特别是香皂叫作胰子。
  唐代民间还流传过著名歌女庞三娘用云母粉与蜂蜜敷面返老还童的故事。一次,庞三娘去汴州演出,有位歌迷慕名去庞三娘处拜访,因为敲门声来得突然,庞三娘来不及打扮就去开门了。那歌迷见开门的是位上了年纪、且面带皱纹的中年妇女,就客气地称她为“婆婆”,并问:“庞三娘可在家里?”庞三娘情急之中随口应道:“三娘有事刚出去,请你明天再来吧!”翌日,那歌迷又来拜访,这回庞三娘早有准备,让他进门,彼此寒暄之后,那歌迷即开口赞叹道:“果然年轻貌美,名不虚传。你家昨天那位婆婆呢?”庞三娘听后乐不可支:“你昨天见到的那位婆婆,就是我庞三娘啊!”原来,庞三娘已经用面糊化了妆。她的面糊是用云母粉和蜂蜜拌在一起制造的,用时只要匀涂面上就可以了。
  众所周知,人体美是世间最无可挑剔的美;而头部面容为人体之首,当然就最引人注目。中国汉语语库里便储存有关于它的可谓琳琅满目的佳句,如“羞花闭月之色,沉鱼落雁之貌”、“花面丫头十三四”、“人面桃花相映红”、“山花如秀颊”、“艳若桃花”、“樱唇桃腮”、“童颜永驻”……身体健康则容光焕发有美颜;同样的道理,面带美颜,肌肤丰润而富光泽,也即是健康的标志。难怪孙思邈要在《千金方》里收录“彭祖导引法”(“调气法”)与“妇人面药”一类,向人们展示出一系列由表入里的抗衰老法,以“悦泽驻颜”。
  有唐一代,上自武则天、杨贵妃、永宁公主,下至庞三娘等民间歌妓甚至普通村妇村姑,都不约而同地去要求修饰并展示自己的健康美、形体美、面容美(难怪孙思邈会在《千金要方》卷四论曰:“凡妇人欲求美色,肥白罕比,年至七十与少不殊者……)——这个事实从侧面说明了处于封建社会全盛时期的唐人(包括唐代妇女)对作为人的本体的无比自豪与自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