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倾情教育写春秋
2016-05-18 | 阅:  转:  |  分享 
  
倾情教育写春秋作者:通讯员黄德望秦飞来源:孝感日报2016-05-13第03版:科教天地?从教26载,潜心钻研教育教学,学生说:周
老师的课“最过瘾”;任职25年,致力学校建设发展,同事说:周校长是个“大忙人”。5月10日,笔者走访了安陆市第七届人大代表、接官
乡中心小学校长周同元。一?1990年,20岁的周同元从安陆师范毕业,他断然拒绝父母给找的“体面”工作,回到接官乡高庙村当“孩子
王”。旧瓦房、破门窗、断腿的讲桌、掉漆的黑板……眼前的一切,他再熟悉不过。“一定要改变山村的教育落后面貌。”浓厚的家乡情结,让他
暗下决心。当时的高庙小学,民办教师、聘请人员居多。为人和善,事业心强,又是科班出身的周同元,工作刚满一年便被委以重任,担任该校校
长。在那个寂静的山村小学里,他和同事们潜心教书,精心育人,度过了整整12个春秋。2002年,该乡中小学布局调整,金台、界岗、高庙
等7所村小拆并,组成接官乡中心小学,周同元执掌“帅印”。更广阔的空间,更繁重的担子。“学校要生存,必须先发展!”周同元意识到,如
今的家长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教育,学校安全、校园环境、教育装备和教学质量样样都马虎不得。在党和政府的项目支持下,接官乡中心小学迎来飞
速发展的14年。教学楼、综合楼、学生食堂、学生公寓以及各种配套设施设备逐步得到完善。“别说双休日,就连寒暑假都很少落屋。”妻子秦
忠丽说,学校搞建设,数他最积极。二?“那次下雨,校长披着雨衣,戴着草帽给足球场的草坪追肥,地道的农民形象。”教师袁家强说,顶着
烈日给花草树木浇水,拎着配好草酸的水桶冲洗厕所,很多事情他都亲力亲为,是学校的“大忙人”。“有些事情,请人来做,除了花钱,还真不
放心。”周同元说,全市仅有7个“特色校园足球”项目指标,接官乡中心小学幸运获批,“不能让草坪死掉了,否则我们是‘罪人’”。去年1
1月,学校“少年宫项目”验收在即,正在襄阳开会的周同元惦记着刚装修的6间教室还未清理,返程途中,他电话通知校委会成员和中青年教师留
下,晚上“有紧急任务”。赶回学校,周同元顾不上吃饭,带领大家抹窗台、擦墙壁、拖地板、搬桌子……直至深夜,才将少年宫项目分配下来的
器材归类摆放到相应教室。“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来之不易。”周同元说,学校的发展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近几年,该校投入7万
余元,用于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以“忠孝雅行”为主题的文化体系,投入25万余元建成留守儿童亲情聊天室、多媒体教室、舞蹈室、书法室、美术
室、棋艺室、音乐室、图书室以及足球、篮球和校外羽毛球训练场等,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提升。三?“教学是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任
校长25年,周同元工作再忙,都会挤时间钻研教育教学,信息技术,做到与时俱进,常教常新。他说:“校长不是职业,教师才是‘老本行’。”
为上“活”语文课,他开动脑筋想点子。像“智力大比拼”、“成语接龙”、“一日一谜语”、“拟人句快乐城”……都曾出现在他的课堂上,孩
子们说:“上周老师的课,比看动画片还过瘾。”近几年,在他的带领下,该校掀起一股“课内比教学”热潮,学校综合排名,长期位居全市农村
小学前列。“学校有6个年级共11个教学班,每个班8至13门课程,站讲台的教师仅33人。”该校教务主任董成伟说,近两年,周校长帮因
“伤病”、“孕产”、“培训”等原因而不能上课的教师代课达5次,涉及语文、数学、思品等多个学科,是学校的“超级替补”和“多面手”。
“没有‘官架子’,对老师非常好,特别关注年轻新分配的教师。”青年教师徐蕾说,周校长不仅在教学中给予年轻人许多帮助,还关心大家的住宿
、伙食等,“在这里工作,有家一样的轻松和温暖”。目前,投资55万元的教师周转房正在建设之中。“建成后将优先满足‘85后’、‘90后’教师入住,给志在山村的年轻人‘筑暖窝’。”周同元对青年教师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献花(0)
+1
(本文系溪枫典藏图...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