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揭秘:小米内部全工程师的投资队伍,如何在两年投出4个估值超10亿美元的独角兽

 北极熊788 2016-05-18

2013年,小米内部组建了一支由清一色的工程师组成的投资队伍,2年多时间他们投资了55个团队,形成了一个涵盖手机周边、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化传统白电、极客酷玩和生活方式五大品类的小米生态链。


邦哥之前发过一篇《2年55个团队,小米清一色的工程师投出了一个包含4家独角兽在内的蒙古军团》,里面收录了小米副总裁刘德参加创业邦创新中国春节峰会的演讲实录。今天,邦哥整理了对刘德的采访实录,让我们来看一下小米的投资经。


邦哥对小米联合创始人刘德的采访:


邦哥:小米的新品选品逻辑是什么?


 刘德:第一个逻辑,以手机为中心,先选离手机最近的,移动电源、手环已经差不多了,就做其他产品。


第二个逻辑,产品是否符合小米的用户群,因为小米已经有了1.7亿的用户。


第三个逻辑,最好是大市场,80%的人需要这东西,相对刚需的产品,而且最好通过手机的连接,与传统的产品有不一样的产品体验升级,所有都是To C的。

 

邦哥:小米自己生产和生态链企业如何定位?


刘德:除了手机、电视、路由器,除此之外都是生态链公司做

 

邦哥:小米手机、电视、手环积累的数据,未来将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刘德:首先,这些数据真正成为大数据才有意义;


第二,小米与生态链共同分享这些数据。


所以我们需要做到海量的硬件销售、被使用,当数据足够大,数据本身的特征才会告诉你它到底能帮你干什么,这个优势越往后越强大。

 

邦哥:现在还是数据积累阶段?大概需要多久才能生成有效的信息服务反馈给用户?


刘德:其实小米的大数据的话,现在就可以。以空气净化器为例,你每天用多长时间,哪个区域的人用的更多,什么时候需要换滤芯这些都能检测到,甚至比国家统计局还先知道哪个区域的空气质量差。     

 

邦哥:现在的数据的厚度已经能够达到比如说给他推荐商品或基于消费行为推荐?


刘德:是的,最终数据会让电商的方式变成千人千面的电商。以米家商城为例,当你用过小米的产品,再一次选用小米产品的机会就会很大,通过这个方式,我们了解到你喜欢哪一类产品,通过哪个产品成为我的第一用户,完后把相关的产品推荐给你,最终让电商智能化。


更重要的是,以电饭煲为例,联网后,智能家庭APP可以进行相关数据整理,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渠道来卖大米,推荐菜谱等。


智能硬件一旦广泛被使用就有了渠道的属性,今天渠道属性不凸显是因为没有达到海量。所以我们所有的产品都追求单品、海量,最便宜的门槛让你成为我的用户,我给你带来方便的同时,渠道本身也会蔓延开,这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邦哥:那这里有一个悖论式的东西,如何平衡专注和产品形态多?


刘德:大众不知道小米背后的开发结构是什么样,2000人做3款产品(手机、电视、路由器) 这还不够专注吗?。剩下的都是生态链公司在做,每个公司只专注一个品类,小米只提供平台渠道,是孵化器,所以小米生态链中的每个点都是专注的,每个点都是专业的。

 

邦哥:所以小米生态链化解了专注和品类丰富的矛盾。


刘德:对,他可以让我们保持效率和速度,让每一个领域都更专注,同时也延展了小米的创业期。任何公司过了创业期成长就慢了,但不断有新的创业团队加进来,这种创业状态会返回来影响老团队的状态。像紫米第一年就有超过10亿收入,当时才20个人,都是这样的速度。

 

邦哥:有考虑过这个生态链的上限吗?


刘德:我的用户群来决定我来干什么,假设随着用户群年龄提高,中产阶级加进来,他们会为子女、父母买东西,所以用户群决定边界在哪里,而不是像传统企业靠市场和运营来做产品边界。只要是1.7亿这个高密度、稳定的用户群喜欢的、需要的,我们都有机会干。

 

邦哥:我们的确在为硬件搭建一个渠道平台,那真正核心的是什么?我们目前看到的是产品的设计感。


刘德:对,颜值高,是一个相互match的系统的产品群。

 

邦哥:感觉现在家里的东西还有些是父母那一带在用的,比如说冰箱这么多年没什么变化,但人们对产品的颜值要求提升了,看传统白电时就不满意了。那您觉得除了颜值,还有其他哪些?


刘德:除了颜值,第二就是技术制高点,所有公司盯自己的领域,保持专注,每个领域的公司都挖来最强选手,比如专利持有者,通过全民持股的方式集合起来。


第三,系统性价值,当你用手机控制净化器的时候,你发现这只是小体验而已,忽然间当你可以用手机连接一切的时候,你发现,手机可以控制空调、净化器、冰箱等等,这种综合体验完全就不一样了,你会觉得这是进入智能的时代了。


第四,智能产品量足够多,就是全新的渠道方式,他会预知你的购买意愿,比如净化器的sensor就会通过App告诉你需要更换滤芯。


第五,智能硬件是基于技术的,很难被追赶。任何单一硬件,门槛都很高,当你系统性地布局了若干个公司,在各个硬件领域里,累积门槛就会很高。

 

邦哥:小米开始做净化器等之后,觉得传统家电的企业在进入互联网之后,实际并没有把体验提升起来。


刘德:这是由一个公司的基因决定的。传统家电的企业,就是制造,没有把网络的体验加进来。所以基因很重要,不要看现状,要看他的基因。传统白电企业技术、供应链控制能力、公司管理能力都非常强,但是你让他互联网化,在基因层面是有不足的。但我们会相互学习,结成联盟,一起做这件事情。

 

邦哥:生态链在实际那有没有什么劣势?


刘德:因为这些公司既不是我们子公司也不是控股,在利益分配等方面就会存在问题,哪怕管理不同部门都会有问题,更何况我们生态链。但是,我们会尽量找价值观一致的企业;其次,通过全员控股,建立利益一致性;此外,我们不追求永久的利益,有阶段性利益已经很好了,到最后他有独立意志很好啊,所以心态和格局超级重要,我老觉得这是一个庞杂的机器,大家在波涛骇浪中维持着平衡航行,像纸牌屋搭起来的,每个地方都要掌握微妙的平衡。


但也有一个优势就是这些公司一旦多了以后,他们之间的配合和商业合作变得简单。联姻关系让系统间的公司信任度提高。雷总讲的实现了打群架的境界,上来就是我党的同志,我肯定会照顾你。在恶劣的商业环境下,他们是有组织的,会美好很多。

 

邦哥:他们现在有独立意志了吗?


刘德:大点的都有独立意志了,如果没有就是有问题的,就像小孩儿到20岁还没独立意志就是傻子。


邦哥:那小米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退出还是财务投资?


刘德:第一,小米会保持阶段性利益;


第二、我们同意每个成员有独立意志成为一家大公司;


第三、我们系统是动态活的,不断保持新的涌进来,没必要永远捆在一起;


只要你想控制它,不是它的错是你的错,那痛苦都是因为你想控制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